圖為(wei) 恩嘎兒(er) 在措嘎湖出鏡拍攝短視頻,介紹當地人文自然風光。記者 丹增平措 攝
清晨,連夜的細雨還在下著,措嘎湖四周,一片雲(yun) 海傾(qing) 瀉在冰川和森林之中,湖邊的小木屋飄來陣陣炊煙。
木屋裏,阿爸把火爐燒得正旺。前一天,恩嘎兒(er) 從(cong) 紮日鄉(xiang) 徒步翻山7個(ge) 多小時來到措嘎湖,盡管困倦未散,但想著抖音粉絲(si) 的期待,一股拍攝創作的激情湧上心頭。
措嘎湖,被雪山、冰川、森林、草甸環繞,宛如仙境。恩嘎兒(er) 家的草場和放牧用的木屋也在其中。作為(wei) 返鄉(xiang) 的大學生創業(ye) 者,她出鏡、拍攝的展示紮日人文自然風光的短視頻在抖音“圈粉”破萬(wan) ,285個(ge) 短視頻作品獲讚57.6萬(wan) ,這樣的“熱度”不僅(jin) 給大山深處的家鄉(xiang) 旅遊“引流”,也讓自己返鄉(xiang) 創業(ye) 有了更多可能。
位於(yu) 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山南市隆子縣紮日鄉(xiang) ,地處祖國西南邊境一線,雨水充沛、植被茂盛。曆史上,這裏以“紮日轉山”的傳(chuan) 統活動聞名。如今,隨著國道219的暢通,這裏又成了體(ti) 驗高原原生態景觀的重要旅遊線路和目的地,從(cong) 鄉(xiang) 裏到村裏,當地群眾(zhong) 經營的民宿和特色商店隨處可見。
“恩嘎兒(er) ”是紮日一帶對小女孩的“愛稱”,主人公的原名叫紮西曲珍。她是土生土長的邊民孩子,和很多同齡人一樣,通過努力考上大學並有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機會(hui) ,但家鄉(xiang) 日新月異的變化,卻也讓她“在有家的地方工作”的期盼愈發強烈。
“相比留在城市裏當一個(ge) 城裏人,我相信在家鄉(xiang) 的大山裏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談及返鄉(xiang) 創業(ye) 初衷,恩嘎兒(er) 的目光堅定如初。2023年,她辭去山南市的國企工作,返鄉(xiang) 應聘紮日賓館的前台服務員崗位。
彼時,不少人對她“大學生當服務員”的決(jue) 定表示不解,甚至否定。但本著對自己創業(ye) 的打算,她思忖這可是“明降暗升”的關(guan) 鍵一步。
“在新時代,鄉(xiang) 裏人吃上了‘旅遊飯’,但專(zhuan) 業(ye) 的服務經營還得靠自己。”帶著“求學”的心態,恩嘎兒(er) 在紮日賓館服務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遊客問及紮日曆史文化,她細心講解,自己不懂就問村裏的老人,保證有問必答。
“賓館的工作讓我對外地遊客不再陌生,和他們(men) 交流也加深了對家鄉(xiang) 人文曆史的了解和興(xing) 趣,普通話水平也長進了!”初入旅遊行業(ye) 的恩嘎兒(er) 學得很快,不到一年就從(cong) 紮日賓館“畢業(ye) ”,這次經曆也為(wei) 她日後“網絡出圈”奠定了基礎。
2023年8月,山南旅遊推廣大使王子豪來到紮日拍攝旅行。恩嘎兒(er) 的父親(qin) 嘎瑪作為(wei) 向導,一路上盡心照顧,讓這個(ge) 從(cong) 北京遠道而來的“旅行博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王子豪與(yu) 恩嘎兒(er) 也以“兄妹”相稱。在王子豪後來推出的係列短視頻中除了紮日風光,也第一次把恩嘎兒(er) 和她的父親(qin) 嘎瑪帶入了公眾(zhong) 的視野。“哥哥和我的父親(qin) 可以說是‘忘年交’,後來他還專(zhuan) 門到家裏來拜訪,我也帶他去看了很多紮日的景點,了解到我返鄉(xiang) 創業(ye) 的經曆,他給了我極大的鼓勵。”
恩嘎兒(er) 身材高挑、自信大方,王子豪一眼看出她的“網紅”潛質。“在哥哥的支持下,不僅(jin) 結交了許多做自媒體(ti) 的朋友,我還在抖音發布了第一條介紹家鄉(xiang) 紮日的視頻,粉絲(si) 的認可讓我決(jue) 心走好返鄉(xiang) 創業(ye) 這條路。”恩嘎兒(er) 告訴記者。
在抖音平台,恩嘎兒(er) 同王子豪以“共創作品”起步,到後來自己獨立創作,視頻中她把邊境群眾(zhong) 的生活日常、紮日的傳(chuan) 統文化、藏南邊陲的自然風貌,以“短而精、小而實”的形式向粉絲(si) 推介,好評接踵而來,賬號粉絲(si) 量也從(cong) 原來的1000飆升到了1.5萬(wan) 之多。
恩嘎兒(er) 在網絡上的“出圈”,讓許多旅遊相關(guan) 的從(cong) 業(ye) 者向她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在社交平台開設‘櫥窗’帶貨,雖然變現快,但目前還沒有這方麵的打算。”恩嘎兒(er) 坦言,“對於(yu) ‘旅行博主’這個(ge) 稱呼來說,自己還是個(ge) 新手,更願意用影像記錄、分享更多家鄉(xiang) 美景和真實的邊境生活。”
措嘎湖,是紮日轉山線路的途經點,去往那裏需要翻越3座大山,加之常年雨水侵襲,多為(wei) 泥路,路況極差。從(cong) 紮日鄉(xiang) 前往措嘎湖,隻有找當地的老司機才行,一趟下來車費報價(jia) 3000多元,平均翻一座山就是1000元。
也正因為(wei) 其路途艱險和它的神秘,措嘎湖成為(wei) 旅遊愛好者關(guan) 注和向往的地方,相關(guan) 內(nei) 容也成了恩嘎兒(er) 抖音作品中的“獨家”視頻。為(wei) 了完成好視頻拍攝,每次進山恩嘎兒(er) 都是徒步行進,一路上拍攝、講解、分享線路,她調侃“這比小時候進山放牧可辛苦多了!”
每次背負行囊、腳沾泥土前行,雖然身體(ti) 辛苦,但恩嘎兒(er) 卻也更加堅信“未來可期”。“國家的投入逐年加大,旅遊發展的觸角也在向大山深處延伸。”恩嘎兒(er) 說,自己家原來在措嘎湖僅(jin) 作為(wei) 放牧期間自住的小木屋旁,如今新建了一座石木結構的兩(liang) 層樓,專(zhuan) 門提供給轉山者住宿。“條件好了、旅遊的人多了,邊境的發展就不愁了。”恩嘎兒(er) 翻出手機相冊(ce) ,向記者展示了那座林海草甸中靠山麵湖的藏式小樓。
如今,恩嘎兒(er) 返鄉(xiang) 創業(ye) 的“版塊”還在拓展。今年5月,她在鄉(xiang) 裏經營淋浴房、幫家人打理家庭餐館的同時,一座屬於(yu) 自己風格的客棧——“紮日往事”也初見雛形。
這座客棧位於(yu) 紮日鄉(xiang) 地標性建築“紮日賓館”正後方的居民區,客棧設計了8個(ge) 帶有獨立衛生間的客房,目前已完成主體(ti) 框架。“現在鄉(xiang) 裏裝修翻新、開新店的不在少數,大家都明白隻有把品質做好才有競爭(zheng) 力……”恩嘎兒(er) 停頓片刻後補充道,“這不正好說明邊境確實發展快嗎?”
正如恩嘎兒(er) 所說,紮日鄉(xiang) 這座邊陲小城煥發的生機令人驚歎。今年以來,紮日鄉(xiang) 接待遊客達2.5萬(wan) 餘(yu) 人次,鄉(xiang) 裏還投入1000餘(yu) 萬(wan) 元改造了141個(ge) 群眾(zhong) 民宿,旅遊旺季時若不提前預約訂房,一房難求也是常有的事。
邊境的發展變化,在恩嘎兒(er) 一家體(ti) 現得淋漓盡致——
家裏的3個(ge) 姐妹都先後上了大學,三妹在拉薩上班,大姐在鄉(xiang) 裏上班,一家人的日子美滿有奔頭;
以前常年獨自一人看守措嘎湖的父親(qin) ,也多了許多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朋友,今年更是在王子豪的邀約下第一次離開西藏去北京看了天安門,感受到了祖國的偉(wei) 大;
而恩嘎兒(er) 自己的創業(ye) 路“線上線下”雙豐(feng) 收……
“守邊人的新生活,還會(hui) 贏得更多‘點讚’呢!”古老的邊陲、嶄新的生活,恩嘎兒(er) 的腳步邁得更自信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