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昌都市邊壩縣打造林麝人工養殖基地—高原“軟黃金” 致富“金名片”

發布時間: 2024-08-20 08:57: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在昌都市邊壩縣尼木鄉(xiang) 許巴村,全國首家高海拔林麝養(yang) 殖基地——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靜靜地鑲嵌在群山之中。

  步入養(yang) 殖基地,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圈舍映入眼簾。一隻隻林麝穿梭其間,它們(men) 或在林間覓食,或在草地上休憩,偶爾會(hui) 用那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周圍世界。

  “從(cong) 最初引進的10隻林麝到如今的200多隻,每一隻林麝,都是基地人心中的寶貝。”邊壩縣林麝人工養(yang) 殖基地負責人拜金告訴記者。

  養(yang) 殖基地從(cong) 無到有

  林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雄麝有香囊,其分泌和貯存的麝香香氣醇濃,經久不散,是配高級香水、香精的定香劑,又是刺激中樞神經係統的興(xing) 奮劑,用來配置多種蘇醒和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jia) 值,素有“軟黃金”之稱。

  由於(yu) 我國麝香需求量極大,發展林麝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也有助於(yu) 野生林麝資源的保護。

  2018年4月,在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邊壩工作組努力下,邊壩縣人民政府與(yu) 漳州片仔癀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在漳州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經多方論證,結合西藏野生動物資源分布情況,最終選定在邊壩縣尼木鄉(xiang) 建設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同年7月30日,林麝養(yang) 殖項目取得自治區林業(ye) 廳行政許可批複,成為(wei) 自治區首家合法人工馴養(yang) 林麝基地。

  2018年10月,第一批從(cong) 區外引進的10隻林麝入住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為(wei) 確保林麝健康成長,基地特別聘請了專(zhuan) 業(ye) 的飼養(yang) 員與(yu) 獸(shou) 醫悉心照料每一隻林麝。不僅(jin) 如此,為(wei) 了讓林麝盡快適應高原環境,基地還引入了林麝養(yang) 殖專(zhuan) 家與(yu) 科研團隊,共同研究一套包含飲食配方、飼養(yang) 方式、疾病防控等符合高原條件的養(yang) 殖模式。

  在林麝的飲食上,基地工作人員更是費盡心思。除了前往附近的森林采摘刺梅葉、樺樹葉、鬆樹葉以外,得知林麝也喜歡吃小白菜、紅蘿卜、萵筍、西蘭(lan) 花等蔬菜,基地工作人員又搭建8個(ge) 大棚種植蔬菜,讓林麝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

  “盡管基地的每個(ge) 人都很努力,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林麝的成活率,但第一批林麝還是所剩無幾。”技術員索朗羅培說,麵對失敗,大家並沒有放棄,正是在大家不斷努力和堅持下,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不僅(jin) 克服了在海拔3700米種群繁衍的技術難題,還總結出了獨一無二的養(yang) 殖技術。如今,養(yang) 殖基地存欄201隻,其中成年公麝83隻、成年母麝85隻、幼崽33隻。

  “軟黃金”變真黃金

  產(chan) 業(ye) 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核心,隻有產(chan) 業(ye) 興(xing) 才能實現群眾(zhong) 富。

  經過近6年的努力,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形成了高海拔獨有的“養(yang) 殖體(ti) 係”,馴養(yang) 成活率均超全國平均水平,基地的發展之路也逐漸清晰起來。

  按照因地製宜、規模發展、種養(yang) 結合、綜合利用的原則,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積極推行“合作社+農(nong) 戶”的飼草、蔬菜等種植模式,探索建立本地人工、飼草、養(yang) 殖一體(ti) 化飼養(yang) 模式,帶動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業(ye) 增收,推動由“輸血”變“造血”的根本性轉變。

  今年60多歲的嘎秋卡是基地的飼養(yang) 員,負責林麝的日常生活、飼料喂養(yang) 。他告訴記者,以前在外麵打工,收入不穩定,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拿到3000多元工資,而且基地還提供食宿,很珍惜在林麝養(yang) 殖基地的工作。

  不僅(jin) 長期雇傭(yong) 本地群眾(zhong) 6人,基地每年還雇傭(yong) 臨(lin) 時人員400餘(yu) 人次,年度助農(nong) 增收21萬(wan) 元。

  2023年,基地迎來了收獲的季節,基地出售麝香盈利25.4萬(wan) 元,31隻新生的林麝幼崽市場估價(jia) 124萬(wan) 元。這一年,基地的總產(chan) 值達到了149.4萬(wan) 元。

  今年5月,基地首次出售種源,以每對8萬(wan) 的價(jia) 格出售10對林麝種源給西藏藏麝農(nong) 牧開發有限公司,獲利80萬(wan) 元。

  拜金告訴記者,基地計劃在2025年實現公麝與(yu) 母麝的比例為(wei) 1:3,把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打造成國內(nei) 高原林麝引種基地,通過銷售種源盡快實現養(yang) 殖基地經濟效益最大化,基地預計每年產(chan) 崽100餘(yu) 頭,產(chan) 麝香約1公斤,年收益約500萬(wan) 元。

  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

  在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的背後,是漳州市政府與(yu) 漳州片仔癀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他們(men) 不僅(jin) 提供了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更是在科研與(yu) 實踐的道路上,攜手前行,共同推動了基地的發展。

  邊壩縣政府與(yu) 漳州片仔癀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林業(ye) 大學聯合掛牌成立了“西藏高原麝類聯合研究中心”,重點圍繞“圈養(yang) 林麝對高原低氧的生理和免疫適應及耐低氧種群的組建”項目課題,模擬野外生存環境,開展人工與(yu) 野生林麝馴化研究。通過不斷實驗,林麝馴養(yang) 在體(ti) 態、毛色、疾病預防等方麵均取得較好成效。這些研究成果,為(wei) 下一步改良人工圈養(yang) 類種源品質,全麵推廣半散養(yang) 模式,為(wei) 人工馴養(yang) 麝類種群提供了價(jia) 值參考和科學依據。

  “林麝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邊壩縣的特色,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的銷售主要集中在初級加工階段。”邊壩縣常務副縣長,福建省援藏幹部林福泉向記者介紹,為(wei) 拓寬產(chan) 業(ye) 鏈,福建援助邊壩縣工作隊正著力積極引進企業(ye) ,專(zhuan) 注於(yu) 麝香與(yu) 本地野生藏藥材的深加工。此舉(ju) 不僅(jin) 能夠增加財政收入,提升產(chan) 品附加值,還能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如今,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已成為(wei) 一個(ge) 可複製的成功模式,從(cong) 最初的10隻,到如今的200多隻,每一步都凝聚著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與(yu) 智慧結晶。這片高原上的“軟黃金”,正以它獨特的方式,為(wei) 邊壩縣帶來新的生機與(yu) 活力。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昌都市邊壩縣獲雙項世界紀錄認證

    近日,西藏昌都市邊壩縣成功獲得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的兩項認證——“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三色湖景觀”與“世界最大的雙層冰洞”。  [詳細]
  • 西藏邊壩:獲雙項世界紀錄認證

    1日,西藏昌都市邊壩縣成功獲得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的兩項認證——“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三色湖景觀”與“世界最大的雙層冰洞”。  [詳細]
  • 西藏邊壩縣三色湖景色宜人

    據悉,“三色湖”由黑湖、白湖、黃湖組成,群山環抱中的三處相鄰湖泊在陽光下分別呈現不同色彩,三湖總麵積約15萬平方米,蓄水量280萬平方米,海拔均在4100米以上。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