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武(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學分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邊疆與(yu) 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從(cong) 國家治理角度看,治理難度與(yu) 人口規模和疆域麵積等要素成正比。中國是一個(ge) 人口規模巨大、疆域麵積廣袤、地域差異顯著、實行單一製的超大規模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麵臨(lin) 著如何破解超大規模帶來的治理負荷難題。“對口支援”是具有中國特色、破解規模治理負荷難題、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製度設計,“對口援藏”是“對口支援”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前,拉薩至日喀則高等級公路全線建成通車。新華社發
援藏工作是黨(dang) 中央從(cong) 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1979年全國邊防會(hui) 議首次提出“對口支援”,並提出“全國支援西藏”的總體(ti) 要求。1980年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提出了“中央關(guan) 心西藏,全國支援西藏”的方針。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明確提出“國家直接投資項目、中央政府財政補貼、全國人民對口支援”的援助方針。1994年召開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作出了對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決(jue) 定,正式確立“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助形式,將分散的對口支援明確化、固定化,奠定了援藏製度的基本模式。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明確了對口援藏的全覆蓋。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要求進一步完善幹部援藏和經濟援藏、人才援藏、技術援藏相結合的工作格局。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強調要優(you) 化援藏幹部人才結構,加快西藏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步伐。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
對口援藏30年來,在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文化、就業(ye) 等領域都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投入資金之巨、參與(yu) 人員之多、覆蓋領域之廣前所未有,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30年來,先後有10批近1.2萬(wan) 名援藏幹部人才奮戰在高原各地。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援藏省市和中央企業(ye) 累計投入500多億(yi) 元資金,幫助西藏徹底擺脫了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2023年,西藏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9.5%,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31.5%,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7%,增速均位居全國第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製度優(you) 勢是一個(ge) 國家的最大優(you) 勢”。對口援藏取得曆史性成就的背後,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具有顯著優(you) 勢,是把我國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的生動體(ti) 現。
一是充分彰顯了堅持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製度優(you) 越性的一個(ge) 突出特點是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形象地說是‘眾(zhong) 星捧月’,這個(ge) ‘月’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國家治理體(ti) 係的大棋局中,黨(dang) 中央是坐鎮中軍(jun) 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黨(dang) 的領導是做好對口援藏工作的根本保證,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使對口援藏具有強大的思想動員能力、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
一方麵,在黨(dang) 的強大思想動員和組織動員能力推動下,能夠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各級黨(dang) 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調動廣大黨(dang) 員幹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黨(dang) 員組織起來,把人才聚集起來,凝聚起對口援藏的社會(hui) 共識和強大精神動力。在對口援藏實踐中,孕育形成了援藏精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個(ge) 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個(ge) 顯著優(you) 勢”。廣大援藏幹部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踴躍投身援藏事業(ye) ,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積極貢獻力量。另一方麵,對口援藏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極大強化了對口援藏的政策統籌、資源統籌、力量統籌,確保援受雙方將對口援藏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形成責任共擔、聯合推動的工作機製,使對口援藏落地見效。
二是充分彰顯了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ou) 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最大的優(you) 勢是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men) 成就事業(ye) 的重要法寶”。新中國成立以來,從(cong) 建立獨立的工業(ye) 和國民經濟體(ti) 係,到完成一係列重大項目工程,戰勝各種重大風險和突發性事件,再到曆史性解決(jue) 絕對貧困問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都充分彰顯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ou) 勢。對口援藏工作更是充分彰顯了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放眼全球,沒有哪一個(ge) 國家和政黨(dang) ,能夠集中力量、持之以恒開展如此大範圍、大規模、大力度的對口支援。
在對口援藏上,堅持全國一盤棋要求突破地區和部門限製,從(cong) 國家整體(ti) 利益出發看待援藏,調動各方積極性,突出體(ti) 現為(wei) 調動中央和地方兩(liang) 個(ge) 積極性,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口支援格局。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明確要求承擔對口支援的省市把加快西藏受援地區的發展視為(wei) 本省市的一項特殊任務,納入本省市整體(ti) 發展計劃,實施全方位援助。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要求對口援藏省市的年度援藏投資實物工作量,在現行的體(ti) 製下,按該省市上一年度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1‰安排。援藏省市結合各自優(you) 勢特色和受援地需求,施展十八般武藝,從(cong) “輸血式”幫扶轉向“造血式”幫扶,在比學趕幫超中推動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新成效。
三是充分彰顯了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you) 勢。多民族國家治理是一個(ge) 世界性難題,放眼全球,不同民族間仇視者有之、對立者有之、競爭(zheng) 者有之。中國各民族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各民族文化上兼收並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qin) 近,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等理念,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作為(wei) 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不懈執行對口援藏政策,是為(wei) 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作出的重要部署。
對口援藏不是單純的經濟工作,而是重要的政治任務,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對口援藏夯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經濟基礎、政治基礎、社會(hui) 基礎,援受雙方同心同力、融為(wei) 一體(ti) ,積極開展各類交往交流交融活動,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不斷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增進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努力實現共同繁榮發展,共享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大榮光。
四是充分彰顯了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you) 勢。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要“解決(jue) 好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西藏各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沒有西藏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對口援藏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必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dang) 中央明確要求,援藏資金分配堅持“兩(liang) 個(ge) 傾(qing) 斜”原則,確保80%以上用於(yu) 縣及縣以下基層,80%以上用於(yu) 保障和改善民生。這種突出民生導向的安排充分貫徹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wei) 評判對口援藏成效的重要標準,解民所憂,急民所盼。安全飲水工程、取暖項目、道路改造、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ti) 係等,都是直接讓群眾(zhong) 受益、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醫療人才和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更是為(wei) 西藏人民帶去前所未有的實惠,成為(wei) 增進群眾(zhong) 福祉的民生工程。以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為(wei) 例,從(cong) 2015年起,全國13個(ge) 對口支援省市184家醫院選派近2000名專(zhuan) 家組團式幫扶西藏各級醫療機構,顯著提高了診療水平,西藏實現了400多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400多種“中病”不出地(區、市)、絕大多數“小病”不出鄉(xiang) 鎮街道就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決(jue) 定》提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隨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的製度優(you) 勢將更加彰顯,對口援藏工作也將再譜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