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就業援藏持續推進

發布時間: 2024-08-29 09:06:00 來源: 人民日報

  今年畢業(ye) 於(yu) 吉林長春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的西藏青年倉(cang) 決(jue) 卓瑪,第一份工作選擇了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家民營企業(ye) 。與(yu) 她一同前往的,還有68名西藏青年。

  7月15日,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舉(ju) 行的2024年“組團式”赴湖北就業(ye) 歡送儀(yi) 式上,倉(cang) 決(jue) 卓瑪說,“今後的工作中,我們(men) 將適應不同環境,不斷提升自己。”

  長期以來,各援藏省市通過持續推進就業(ye) 援藏,引導轉變就業(ye) 觀念,鼓勵西藏大學生創業(ye) 和到區外就業(ye)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援藏省市累計舉(ju) 辦各類就業(ye) 援藏招聘活動1800多場次,提供崗位9.3萬(wan) 餘(yu) 個(ge) 。

  搭建就業(ye) 平台

  旦增羅布來自山南市曲鬆縣,大學畢業(ye) 後在當地嚐試找了幾份工作,要麽(me) 專(zhuan) 業(ye) 不對口,要麽(me) 收入不理想。得益於(yu) 湖北省援藏工作隊搭建的就業(ye) 援藏平台,2023年他順利入職黃石市城市公交集團安服稽查中心擔任安全員。

  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旦增羅布已適應了在黃石的生活。“新崗位上學到了很多東(dong) 西,也得到了同事們(men) 的幫助和指導,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了。”旦增羅布說。

  “我們(men) 針對在不同企業(ye) 、不同崗位就業(ye) 的西藏籍員工,由人社部門和相關(guan) 單位組織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指導企業(ye) 開展結對幫教,通過‘一對一’幫帶模式,更快提升員工技能本領。”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幹部、山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副局長張磊說。

  從(cong) 2020年起,湖北省積極探索開展“組團式”就業(ye) 援藏工作,累計為(wei) 西藏提供就業(ye) 崗位6200多個(ge) ,吸納山南籍高校畢業(ye) 生赴鄂就業(ye) 超500人。

  “為(wei) 了讓大家更好地適應在湖北的工作和生活,我們(men) 推動設立駐湖北就業(ye) 援藏聯絡服務中心,在黃石、宜昌、襄陽等地建立就業(ye) 援藏示範基地、創業(ye) 就業(ye) 服務中心,為(wei) 大家提供職業(ye) 培訓、創業(ye) 實踐、跟蹤幫扶等‘一站式’服務。”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山南市委副書(shu) 記、常務副市長王雲(yun) 清說。

  目前,在各援藏省市和四川成都已建立18個(ge) 自治區外就業(ye) 聯絡服務站,年均提供區外就業(ye) 崗位超2萬(wan) 個(ge) ,幫助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出得去、留得住、幹得好、融得進、紮得下”。

  強化技能培訓

  “培訓20天,教會(hui) 17道菜。”擔任“粵菜師傅”培訓班老師的詹明亮和張誌文兩(liang) 位粵菜廚師說,對學員來說,學習(xi) 確實不容易,但學會(hui) 後就能演變出不同的菜式,“開一家餐館沒問題。”

  “培訓後,我的廚藝得到很大提升,一些創新菜式得到顧客認可,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格桑玉珍是“粵菜師傅”培訓班的學員,在林芝市工布江達縣經營農(nong) 家樂(le) ,她經常把本地食材和粵菜烹飪方法結合推出新菜式,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品嚐。

  近年來,廣東(dong) 省投資2.1億(yi) 元建設林芝市高級技工學校,並將“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dong) 技工”三項工程與(yu) 就業(ye) 援藏工作相結合。“林芝市高級技工學校是西藏第一所公辦高級技工學校。近年來,廣東(dong) 緊緊圍繞林芝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重大項目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為(wei) 林芝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培養(yang) 一批‘高原工匠’。”廣東(dong) 省第十批援藏幹部,林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局長紀少傑說。

  “學生不僅(jin) 可以得到免費的課程培訓,還能享受到生活補貼和獎勵基金等。”廣東(dong) 省第十批援藏幹部、林芝市高級技工學校校長周超介紹。目前,學校累計舉(ju) 辦廚師家政、農(nong) 村電商、公路養(yang) 護等職業(ye) 技能培訓班40餘(yu) 期,培訓學員超過2500人次。

  目前,西藏公辦技工學校都有援藏院校和師資隊伍支持。各技工院校累計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1.5萬(wan) 人次,並通過大力推行“訂單定向”“校校聯合”“產(chan) 教融合”培養(yang) 模式,不斷提升技能人才培養(yang) 培訓質量,畢業(ye) 生就業(ye) 率穩定提高。

  帶動創業(ye) 新風

  頓珠次仁是一名90後,在大學期間就有創業(ye) 的想法和計劃,但是缺乏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江蘇南京援藏工作組實施“格桑花開人才+”計劃,頓珠次仁成為(wei) 第一批受益者。

  “紮實的課程培訓,專(zhuan) 業(ye) 的創業(ye) 指導,給了我創業(ye) 的信心和勇氣。”頓珠次仁說,自己創辦了一家企業(ye) 管理服務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ye) 收入超100萬(wan) 元。

  圍繞就業(ye) 援藏,南京市通過“訓練+跟崗見習(xi) +就業(ye) 創業(ye) 技能”的模式開展就業(ye) 創業(ye) 培訓,幫助大學生做好就業(ye) 準備,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ye) 創業(ye) 。

  “‘格桑花開人才+’計劃前5批共有145名學員順利結業(ye) 並就業(ye) 。今年8月,第六批培訓再度開啟。”拉薩市墨竹工卡縣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黨(dang) 組書(shu) 記阿旺曲珍說,培訓涵蓋護士、咖啡師、消防等崗位,見習(xi) 期結束後,學員可在南京、墨竹工卡兩(liang) 地選擇就業(ye) 或創業(ye) 。

  瀾滄江畔,由福建、重慶援藏工作隊支持的昌都經濟開發區“雙創”示範基地、昌都市科技企業(ye) 孵化器雙雙晉升“國家級”;雅魯藏布江邊,由湖北援藏打造的西藏清諾科技產(chan) 業(ye) 孵化園已吸引了40家企業(ye) 簽訂入駐協議,西藏籍畢業(ye) 生創辦的企業(ye) 達25家,涉及商貿、科技、農(nong) 業(ye) 等多個(ge) 行業(ye) 。目前,西藏已建成眾(zhong) 創空間、科技企業(ye) 孵化器、鄉(xiang) 鎮創新創業(ye) 基地等“雙創”載體(ti) 138家,各類“雙創”載體(ti) 累計吸納就業(ye) 3.85萬(wan) 人。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