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的工人在進行藥品包裝。通訊員 布瓊次仁 記者 潘璐 攝
米林市米林鎮紅太陽家庭示範農(nong) 場的工人在埋植林芝靈芝的三級菌包。記者 謝筱純 攝
藏醫藥作為(wei) 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被譽為(wei) 最為(wei) 完整、最有影響力的民族醫藥學之一,為(wei) 青藏高原地區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繁榮昌盛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區黨(dang) 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決(jue) 策部署,把藏醫藥工作擺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突出位置,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強藏醫藥資源保護利用,做大做強做優(you) 藏醫藥產(chan) 業(ye) ,建立健全藏醫藥服務體(ti) 係和管理體(ti) 係,提高藏醫防病治病能力,加強藏醫藥人才培養(yang) 、提高科研創新能力、推動健康產(chan) 業(ye) 和傳(chuan) 承藏醫藥文化融合發展,推動藏醫藥產(chan) 業(ye) 同教育、科研、產(chan) 業(ye) 等協同發展,推動西藏藏醫藥事業(ye) 發展取得了新成就,為(wei) 保障各族群眾(zhong) 健康、促進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藏醫藥事業(ye) 在篳路藍縷中堅毅前行
走進位於(yu) 拉薩市經開區的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映入眼簾,但要想進入生產(chan) 車間親(qin) 眼看到藏藥的生產(chan) 過程,可不是容易的事。在這裏工作的製藥人員首先要穿上一套潔淨無菌的連體(ti) 服,佩戴好鞋套、口罩、潔淨帽,再通過數道消毒關(guan) 卡,才能在藏藥生產(chan) 線上工作,將一丸丸藏藥經過製粉、製丸、幹燥、揀選等工序,最終進入包裝環節。
現如今站在現代化的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不禁讓人好奇,在沒有現代化的生產(chan) 技術以前,藏醫藥是如何生產(chan) 的?思緒再拉遠一些,也許還會(hui) 追問雪域高原的藏醫藥產(chan) 業(ye) 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眾(zhong) 所周知,任何事業(ye) 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藏醫藥產(chan) 業(ye) 也不例外。根據史料文獻研究考證,藏醫藥學的發展曆史已有3800多年。在舊西藏,藏醫機構隻有3所,人員不足百名,連一張病床都沒有,更談不上研究機構和專(zhuan) 門培養(yang) 人才的正規院校,藏藥生產(chan) 隻限於(yu) 簡單的手工作坊。
西藏和平解放以後,特別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黨(dang) 和政府十分關(guan) 心、重視藏醫藥事業(ye) 的發展。1959年,自治區籌備委員會(hui) 將“門孜康”和“藥王山利眾(zhong) 學院”兩(liang) 處機構合並建立了拉薩市藏醫院。1964年,拉薩市藏醫院新建了藏藥廠,設計製作了第一台製丸機,開始進行藏藥生產(chan) 。1974年,臨(lin) 時成立藏醫藥研究所,組織了以時任院長強巴赤列為(wei) 首的藏醫藥專(zhuan) 家搶救整理了《新編藏醫配方》等多部藏醫藥文獻資料,並編著了十幾部藏醫教科書(shu) ,供藏醫藥教學之用。1986年、1996年、2014年和2023年,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先後召開了四次全區藏醫藥工作會(hui) 議,恢複組成了藏醫藥管理局,逐步編製藏醫藥事業(ye) 發展規劃,明確了西藏發展藏醫藥事業(ye) 的指導思想、方針政策和發展目標,有力促進了藏醫藥事業(ye) 的發展。
從(cong) “藏醫機構隻有3所,連一張病床都沒有”的窘境,到如今類似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原醫藥企業(ye) 在雪域高原落地開花,古老的藏醫藥發展事業(ye) 從(cong) 篳路藍縷中一路走來,迎來新的發展時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藏醫藥事業(ye) 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機遇,在國家、自治區各級政府政策、資金等方麵大力扶持下,藏醫藥事業(ye) 發展在醫療、教育、科研、產(chan) 業(ye) 、對外交流等各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
藏醫藥產(chan) 業(ye) 呈現出全鏈條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走進山南市乃東(dong) 區索珠鄉(xiang) “藏藥穀”園區,紅景天、藏靈芝、大黃、草紅花等藥材長勢良好,藥材的特殊香氣彌漫在空氣中,村民們(men) 正熱火朝天地在大棚內(nei) 勞作。據了解,“藏藥穀”園區先後帶動3個(ge) 合作社參與(yu) 到藏藥材種植產(chan) 業(ye) 中,在解決(jue) 當地群眾(zhong) 就業(ye) 、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方麵效益明顯。
夏日傍晚的阿裏地區象雄文化廣場,伴隨著優(you) 美明快的音樂(le) ,藏醫藥康體(ti) 瘦身養(yang) 生操保健隊正帶著幹部群眾(zhong) 跳操,動作流暢整齊,舒展大方,剛柔並濟,吸引了不少市民群眾(zhong) 紛紛加入。參與(yu) 者德吉央宗在跳完一曲之後說:“這套藏醫藥康體(ti) 瘦身養(yang) 身操作用很大,跳完之後通體(ti) 舒泰,感覺輕鬆了不少,我會(hui) 長期堅持。”據了解,這套藏醫藥康體(ti) 瘦身養(yang) 生操,是遵循《四部醫典》“時令執行”,結合臨(lin) 床實踐中的經驗,融入很多日常勞動和生活中的動作,創新編排的醫學保健操,具有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調節髒器及助消化等作用。
伴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西藏藏醫藥產(chan) 業(ye) 實現從(cong) 以種植業(ye) 為(wei) 代表的第一產(chan) 業(ye) 到以文旅融合產(chan) 業(ye) 為(wei) 代表的現代服務業(ye) 的全麵覆蓋,產(chan) 業(ye) 鏈條得到有效延伸、產(chan) 品供給日益豐(feng) 富。
記者從(cong) 自治區藏醫藥管理局獲悉,近年來,區黨(dang) 委、政府和各級政府部門對藏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的扶持政策不斷加強、投入不斷增加,各類經營主體(ti) 踴躍參與(yu) 、生產(chan) 要素不斷聚集,西藏藏醫藥產(chan) 業(ye) 呈現出全鏈條、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取得了長足進步。藏藥生產(chan) 企業(ye) 從(cong) 傳(chuan) 統手工作坊到工業(ye) 化生產(chan) 逐步發展壯大,藏醫藥產(chan) 業(ye) 邁向標準化、規範化和規模化。目前,全區藏藥生產(chan) 企業(ye) 發展到17家,且均通過國家GMP認定,能夠生產(chan) 藏藥劑型有丸劑、散劑、膠囊劑、貼膏劑等8種,獲有國藥準字號311個(ge) (159個(ge) 品種),形成了甘露、奇正、諾迪康、神水、神猴等藏藥產(chan) 業(ye) 知名品牌,奇正藏藥、諾迪康藥業(ye) 已發展成為(wei) 上市企業(ye) 。經過現代製藥規範流程和運用傳(chuan) 統藏醫秘方的藏藥產(chan) 品不僅(jin) 滿足了西藏本地藏醫藥市場,而且還為(wei) 區外諸多家醫院提供藏藥用藥,在全國多個(ge) 省市區均設立了藏藥銷售網點,有的藏藥還遠銷國外市場。2023年,全區藏醫藥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30億(yi) 元大關(guan) 。
藏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未來可期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和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速,加快推動醫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藏醫藥產(chan) 業(ye) 的發展事關(guan) 西藏人民身體(ti) 健康和雪域高原經濟發展。而要想推動藏醫藥產(chan) 業(ye) 這一民族醫藥產(chan) 業(ye) 向前發展,推動藏醫藥標準化、國際化,繼續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是必經之路。
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藏、中、西醫並重,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藏醫藥工作,藏醫藥產(chan) 業(ye) 改革和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已成為(wei) 西藏醫藥衛生事業(ye) 的重要特征,西藏藏醫藥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的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光明。
為(wei) 了推動藏醫藥產(chan)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西藏從(cong) 藏醫藥全產(chan) 業(ye) 鏈入手,推進藏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開展藏藥材種植技術研究和藏藥材規模化種植、仿野生種植,並加強藏藥材進口工作,加強藏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藏藥材資源保障;持續開展《95部頒藏藥標準》修訂工作,開展地方標準製定工作,加強藏醫藥標準化建設;安排部署藏醫藥領域的科技創新項目並加強成果轉化,推進藏醫藥擴量提質增效。此外,還積極推進醫藥領域的招商引資,加強與(yu) 區外企業(ye) 的溝通合作,推進藏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加強藏醫藥品牌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