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秋收見聞:“西藏糧倉”奏響現代化豐收讚歌

發布時間: 2024-09-12 08:41:00 來源: 新華網

  9月,沿著西藏拉薩至日喀則高等級公路驅車而行,日喀則白朗縣巴紮鄉(xiang) 的田野一片金黃,青稞穗兒(er) 沉甸甸地低垂著,隨風波濤般此起彼伏。有的村民駕駛收割機,將成熟的青稞收割、堆攏成青稞堆;有的坐在田邊的遮陽傘(san) 下,喝著溫暖的酥油茶;還有滿臉稚氣的孩童手提茶壺,沿著田埂小跑,為(wei) 父母送茶……


9月10日,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巴紮鄉(xiang) 農(nong) 民在收獲青稞。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如此豐(feng) 收場景與(yu) 此前相比,大不相同。過去,村民得在田間搭上臨(lin) 時帳篷,應對正午的酷熱,家離田地遠的村民,有時還要在帳篷裏過夜。“那時候真辛苦啊,家裏7口人,要忙上一個(ge) 多月才能把青稞收割完。”39歲的乃瓊村村民拉巴旦增說,“現在我們(men) 夫妻兩(liang) 人花上不到一周時間,就可以把30多畝(mu) 地都收完。孩子可以安心念書(shu) 。”

  在享有“西藏糧倉(cang) ”美譽的日喀則,機械化、半機械化收割代替了傳(chuan) 統的人力勞作,極大提高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

  巴紮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滕斌介紹,2014年鄉(xiang) 裏辦起了合作社,全鄉(xiang) 846戶農(nong) 戶受益,村民們(men) 不僅(jin) 用上了合作社的農(nong) 機具,每年還能拿到上千元的入股分紅。

  合作社農(nong) 機設備體(ti) 係完善,包括大型拖拉機、旋播一體(ti) 機、聯合收割機等各類機械,共計36台。這些現代化的農(nong) 機具不僅(jin) 提高了青稞的收割效率,也減輕了村民的勞動強度。

  今年,鄉(xiang) 合作社的青稞良種銷售達316.23萬(wan) 斤,銷售額高達1140萬(wan) 元,同比增長約40%。


9月10日,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巴紮鄉(xiang) 秋收場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巴紮鄉(xiang) 所呈現的現代化秋收畫卷,是日喀則,乃至整個(ge) 西藏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中的生動縮影。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數據顯示,2023年西藏青稞產(chan) 量達84.36萬(wan) 噸,播種麵積達222.87萬(wan) 畝(mu) ,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430萬(wan) 畝(mu) ,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3%,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以上。

  巴紮鄉(xiang) 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的主任多吉次旦今年在鄉(xiang) 裏忙得不亦樂(le) 乎。出生於(yu) 日喀則的他,大學畢業(ye) 後回到家鄉(xiang) ,推廣先進的植保無人機,指導農(nong) 民們(men) 如何使用這些高科技設備進行青稞的病蟲害防治。鄉(xiang) 裏已經有5名村民獲得了植保無人機駕駛證。

  “幾年前,想進行青稞田的病蟲害防治,鄉(xiang) 裏得組織30多人排成一排,手工撒播農(nong) 藥。”多吉次旦說,現在隻需要兩(liang) 台先進的植保無人機,就能輕鬆完成上千畝(mu) 青稞田的病蟲害防治任務。

  秋風掠過,傳(chuan) 來陣陣青稞香。田地裏各式各樣農(nong) 機具的發動機聲此起彼伏,奏響一曲現代化的秋收合唱。“我們(men) 的生活,就像地裏的青稞一樣,越來越飽滿,越來越有滋味。”多吉次旦說。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