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西藏中學老師:學生國家通用語言和藏語文水平大幅提升

發布時間: 2024-09-12 08:51: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是2008年開始在這裏教書(shu) ,我記得那時剛入學初一的孩子國家通用語言水平不高,藏語文也有些孩子會(hui) 說不會(hui) 寫(xie) 。現在可以說,他們(men) 的國家通用語言和藏語文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近日,西藏浪卡子縣中學副校長索朗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浪卡子縣中學位於(yu) 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錯湖畔,海拔4500多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學校之一,該校現有學生近1600人,多來自周邊農(nong) 牧區。


9月9日,西藏浪卡子縣中學一班級學生繪寫(xie) 的教師節主題黑板報,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yu) 感謝。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入秋後高原已有寒意,采訪當天上午一場小雨後,學校附近的山穀出現了一彎彩虹。教學樓裏傳(chuan) 來孩子們(men) 的讀書(shu) 聲。

  現年40歲的索朗畢業(ye) 於(yu) 北京師範大學,是浪卡子縣卡熱鄉(xiang) 人,出生於(yu) 農(nong) 牧民家庭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說,環境對學生語言的學習(xi) 非常重要,“如果一個(ge) 地方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孩子們(men) 想好好學習(xi) 藏語或國家通用語言,客觀上的難度也會(hui) 更大一點”。

  他介紹,參加教書(shu) 工作十多年來,西藏社會(hui) 經濟發展迅速,路網四通八達。“很多孩子會(hui) 去拉薩,甚至去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這種來往不僅(jin) 開闊孩子的視野,無形中他們(men) 也有了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


9月9日,西藏浪卡子縣中學初一年級學生展示他的中國曆史及藏語文教材。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同校的玉珍老師也說,她也觀察到,近年西藏學生的藏語文水平不斷提升。

  玉珍畢業(ye) 於(yu) 西藏大學藏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目前承擔兩(liang) 個(ge) 班級的藏語課程。記者看到,她為(wei) 七年級(初一)9班的孩子們(men) 上藏語文課,她在前麵領讀,孩子們(men) 整齊地跟讀。她說,本月她計劃布置孩子們(men) 寫(xie) 一篇藏語作文,題目是“讀初中有哪些新的感受”,要求表達流暢,約300字。

  玉珍說,初一的藏語作文要求是300字,初二600字,初三進一步增加至約900字,“初一的藏語文比較基礎,初二初三有西藏地方史等內(nei) 容,比如鬆讚幹布、薩迦班智達、日喀則夏魯寺等曆史名人、古跡”。

  14歲的列謝托咪來自浪卡子縣倫(lun) 布雪鄉(xiang) ,是玉珍的學生。為(wei) 了迎接9月10日的教師節,他和同學們(men) 利用周末的時間,在教室後麵的黑板上繪寫(xie) 主題黑板報,表達對老師們(men) 的尊敬和感謝。

  浪卡子縣不大,中學位於(yu) 縣城中央,縣城外便是一片即將收獲的青稞地。

  索朗說,近年來,學校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設置了完善的課程體(ti) 係,開設多樣化選修課程,有鍋莊舞進校園,音樂(le) 、美術等美育課程,培養(yang) 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9月9日,西藏浪卡子縣中學初二年級白瑪卓嘎彈唱六弦琴。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在學校繪畫室,記者看到裏麵既有老師、孩子們(men) 畫的西藏元素素描,也有梵高、達·芬奇的藝術複製品;音樂(le) 室更有趣,牆上貼的是披頭士樂(le) 隊(The Beatles)的海報,孩子們(men) 的手上彈的是傳(chuan) 統六弦琴(也稱紮念)。

  初二年級的白瑪卓嘎愛好音樂(le) ,她說自己的偶像是華語流行樂(le) 女歌手鄧紫棋。去年夏天,她開始學習(xi) 樂(le) 理知識和六弦琴彈唱。在音樂(le) 教室,她用藏語即興(xing) 彈唱了一段西藏傳(chuan) 統酒歌。

  隻見她將六弦琴箱斜置於(yu) 腿上,琴頭斜向一邊,一手按弦、一手捏著撥片開始彈唱,同學們(men) 或仔細聆聽,或輕聲和著節拍,琴聲、歌聲匯成一首樂(le) 曲,悠揚地擴散開來。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