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兩(liang) 棲動物調查時,在墨脫縣采集到一種舌突蛙屬物種。科研人員通過形態識別、分子鑒定等動物分類技術方法,證實該物種為(wei) 舌突蛙屬新種,並於(yu) 2024年8月將其正式命名為(wei) 南迦巴瓦舌突蛙。
南迦巴瓦舌突蛙學名Liurana namchabarwa,是亞(ya) 洲角蛙科舌突蛙屬的一種小型蛙類,主要棲息於(yu) 墨脫縣海拔2500米左右的高山針闊混交林中。舌突蛙屬物種分布非常狹窄,在我國僅(jin) 分布於(yu) 林芝市墨脫縣、波密縣、米林市和巴宜區,前期調查中,科研人員已在林芝發現西藏舌突蛙、高山舌突蛙、墨脫舌突蛙、河穀舌突蛙4種舌突蛙。此次南迦巴瓦舌突蛙的新發現,進一步豐(feng) 富了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稀特有兩(liang) 棲動物資源記錄。
據悉,西藏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區域之一,這裏集中分布著我國約13%的維管植物,約20%的陸生脊椎動物。近年來,隨著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多樣性調查監測力度不斷加大,科研人員在保護區發現野生動植物新物種達40餘(yu) 種。下一步,林芝市林草局將持續深化與(yu) 科研院所合作,不斷加大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稀野生動物調查資金投入,逐步摸清保護區珍稀物種“家底”,為(wei) 推動保護區珍稀物種科學有效保護提供基礎支撐和有力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