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記者從(cong) 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獲悉,24日,“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柴拉線18台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安裝工作順利完成,進一步支撐“電力天路”精益化運檢,讓青藏聯網工程智能化運維水平再“升級”。
青藏聯網工程是第一條通往西藏的“電力天路”,柴達木換流站至拉薩換流站直流線路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凍土裏程最長的直流輸電線路。
該工程於(yu) 2011年11月投運,徹底改變了西藏電網孤立運行的局麵,疏通了西藏能源瓶頸,為(wei) 豐(feng) 水期“藏電外送”和枯水期“送電進藏”提供了穩定的“綠色通道”,解決(jue) 了西藏冬季嚴(yan) 重缺電、夏季豐(feng) 水期電力消納難的問題。
圖為(wei) 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輸電專(zhuan) 業(ye) 人員正在±400千伏柴拉線324號塔安裝分布式故障診斷器工作。劉玉斌 攝
據介紹,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是用於(yu) 輸電線路的智能監測設備,通過在輸電線路上安裝多個(ge) 傳(chuan) 感器節點,利用傳(chuan) 感器技術和智能診斷算法,將現場輸電線路信息實時回傳(chuan) 至輸電全景監控平台,形成一個(ge) 分布式的故障監測係統,在輸電全景監控平台實時監測線路運行狀態,及時發現並定位故障點,從(cong) 而提高線路故障巡視效率,進而提升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圖為(wei) 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輸電專(zhuan) 業(ye) 人員正在±400千伏柴拉線324號塔安裝分布式故障診斷器工作。劉玉斌 攝
“我們(men) 充分利用±400千伏柴拉線2024年度檢修契機,在柴拉線原有6台分布式故障診斷器基礎上,組織輸電專(zhuan) 業(ye) 人員全過程自主實施18台分布式故障診斷器安裝項目,通過輸電全景監控平台開展‘智慧’運維,實現輸電線路智能化改造。”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格爾木運維分部副主任郭培恒介紹說,與(yu) 傳(chuan) 統的故障定位方法相比,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可以近距離捕捉故障瞬間信息,迅速判斷故障類型及故障發生的確切位置。
“本次年檢結束後我們(men) 將結合線路所處環境、周圍地貌特征,有針對性地安裝101套不同類型的在線監測設備,進一步提升對線路通道隱患和故障處置的精準性和主動性,保障青海、西藏能源穩定輸送。”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胡奇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