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能源大動脈”的一場“體檢”:青藏聯網工程年檢現場見聞

發布時間: 2024-10-03 09:03:00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從(cong) 海拔3700米的拉薩市林周縣到海拔5200米的那曲市安多縣,記者跟隨青藏聯網工程線路年檢工作人員的腳步,探訪這條西藏能源“大動脈”的年檢工作,見證年檢路上的苦與(yu) 甜。

  今年是青藏聯網工程第13次年檢,與(yu) 以往年檢不同,為(wei) 兼顧和滿足西藏清潔能源送出年度計劃,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今年國網西藏電力充分發揮設備“一停多用”基本要求,明確將2024年直流年度檢修時間由以往的5月停電窗口期檢修變更為(wei) 9月,利用青藏直流二期擴建工程設備陪停期間開展直流年檢工作。

  “今年年檢工作一共投入570餘(yu) 人,要對沿線422.89公裏、967基塔的線路開展高空走線等工作。”當記者走進青藏直流聯網拉薩換流站,現場200餘(yu) 名檢修人員正在±400千伏拉薩換流站主變旁的廣場集結,召開每日例行的站班會(hui) ,拉薩換流站站長帥能向大家強調,“今年的年檢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鼓足幹勁,各作業(ye) 麵工作負責人要嚴(yan) 守現場安全底線、紅線,全力以赴做好年檢各項工作。我們(men) 還將現場抽查作業(ye) 人員的安全問答。”

  拉薩換流站是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的受端站,位於(yu) 拉薩市林周縣境內(nei) ,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設備規模最大的直流站。“我們(men) 現在開展的作業(ye) 內(nei) 容是更換間隔斷路器。”拉薩換流站副站長楊學理介紹。為(wei) 確保此次隔離開關(guan) 更換調試順利完成,檢修人員從(cong) 事前準備、事中安全風險管控、事後現場處理等方麵進行全麵評估,並製訂了完備的應急預案。現場,3名檢修人員正在同時用水平儀(yi) 校準立式開關(guan) 同相的底座,待底座與(yu) 水平儀(yi) 平行後,他們(men) 用絕緣繩拉出一條水平線,依托底座螺栓完成同高度調平。隔離開關(guan) 底座調平相對繁瑣且精度要求極高,需要檢修人員同時對2組開關(guan) 的6個(ge) 底座進行聯調,還要保證每個(ge) 底座的4個(ge) 角都要與(yu) 地麵保持平行。底座調試的精度越高,後續調試工作的效率也就越高。

  與(yu) 此同時,在拉薩換流站外場,8名檢修人員站在4台曲臂車裏,在十多米的高空對濾波器、斷路器等設備開展檢修。“換流站年檢最多的作業(ye) 項目就是高空作業(ye) ,人員安全和設備安全是我們(men) 最上心的事。”帥能說。時間緊、任務重,作業(ye) 安全風險高,如何強化檢修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大家反複思考的問題。“你負責的作業(ye) 麵有哪些風險點?這裏的高空作業(ye) 車今天作業(ye) 時間是幾點到幾點?如果發生高空墜落,你應該采取什麽(me) 應對措施?”安全員陳高鵬在直流場隨機找到一位工作負責人,對相關(guan) 安全問題展開一係列提問。

  “今年年檢工作將從(cong) 9月初持續至9月末,主要檢修拉薩換流站和西藏境內(nei) 線路,內(nei) 容覆蓋雙極直流場設備、金具、絕緣子、附件螺栓緊固等近百項設備、設施檢修。”國網西藏超高壓分公司艾堅介紹說。

  於(yu) 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記者跟隨著青藏聯網工程線路年檢工作人員沿著檢修輸電線路從(cong) 拉薩市林周縣出發到那曲市安多縣境內(nei) ,在此期間,記者經曆了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9月20日,在青藏聯網工程西藏側(ce) 林周段年檢現場2329號塔位,2名檢修人員正在40多米的高空檢查絕緣子、金具、導地線、引流板和間隔棒。與(yu) 此同時,“電力天路”上還有15名國網西藏電力輸電線路檢修人員同步穿梭在鐵塔與(yu) 銀線之間,開展年度檢修作業(ye) 。

  9月的林周,高原的陽光刺得睜不開眼。在走線現場,小組負責人紮西頓珠指揮兩(liang) 名工作人員上塔進行懸掛接地線,隨後,兩(liang) 名走線人員頂著強烈的紫外線對2329號至2325號鐵塔開展線路走線工作,在走線過程中,他們(men) 認真檢查導線有無磨損、斷股、嚴(yan) 重鏽蝕、外層損傷(shang) 、零部件缺失等缺陷。現場走線組負責人紮西頓珠向記者介紹“在高海拔、大溫差、強風沙的氣候環境下,設備長期暴露在外,受到風吹日曬雨淋,為(wei) 精準掌握設備狀況,每年年檢都要開展走線消缺工作。”

  當天采訪下來,回到住處記者整理白天的采訪材料和航拍的照片,發現自己的額頭和臉龐已經被曬爆了皮,一層層皮屑往下脫落,可想現場參與(yu) 年檢的工作人員的艱辛與(yu) 不易。

  采訪依然在繼續,一路上,坐著車遠望道路兩(liang) 旁的鐵塔銀線,記者不禁為(wei) 西藏高原電力建設者的功績而讚歎!在臨(lin) 近安多縣,天空下起了冰雹和小雪,豌豆粒般大小的冰雹打在車風擋玻璃上,劈劈啪啪的作響。現在是9月,初秋時節,平原地區的人們(men) 還穿著短袖,但在安多,天氣已然宛如嚴(yan) 冬。時不時下起的小雪,厚厚的羽絨服已經裹在記者身上。

  “九月的藏北草原,每天幾乎都會(hui) 刮大風、下暴雪或冰雹,我們(men) 都是早上七點左右出發,快速來到檢修點,開展現場作業(ye) 。因為(wei) 隻有上午的天氣比較平穩,最適宜作業(ye) 。”杆塔檢修組安監人員羅仕寶說。

  那曲安多段的線路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溫差大,天氣無常,極易出現大雪、暴雪等天氣,一不留神,杆塔檢修人員就會(hui) 滯留在塔上,發生失溫缺氧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men) 會(hui) 讓檢修人員從(cong) 最近的鐵塔下塔,以保證作業(ye) 人員的人身安全。出現實在下不來的情況,地上安監人員就會(hui) 趕緊呼叫救援隊開展救援。”羅仕寶介紹說。

  在安多采訪時,記者就碰到突然“造訪”的暴風雪。本定於(yu) 當天下午的采訪,也隻好改到第二天。在返回住所的車上,杆塔檢修組負責人謝方林告訴記者,在草原檢修雖然人煙稀少、枯燥乏味,但還是有趣,他們(men) 與(yu) 動物成了‘夥(huo) 伴’。草原動物見慣了他們(men) ,也不害怕。前幾天,在鐵塔下,一隻藏狐跑過來,吃了他們(men) 投喂的饅頭。

  “今天我們(men) 重點檢查鐵塔基礎及護坡情況,觀察異物掛線和防風偏設施、護坡擋土牆的狀況,確保第一時間發現隱患並處理。”9月23日,因前一天剛下過雪,杆塔檢修組人員在400千伏柴拉直流線路1617號杆塔處召開站班會(hui) ,明確雪後杆塔檢修點。隨後,杆塔檢修人員趕赴每檔線路風險點,查看鐵塔和線路狀況。當天,該組完成1條線路共28基塔的巡檢,未發現線路異常。

  隨著當天檢修工作的完成,記者的年檢采訪行程也隨之結束。在與(yu) 謝方林和同事們(men) 的揮手告別中,車輛緩緩的與(yu) 他們(men) 插肩而過,透過滿是雪水的車窗,身穿紅馬甲,頭戴安全帽,滿臉質樸的檢修人員,他們(men) 的身影慢慢重疊......

  一路走來,記者看到許許多多像帥能、羅仕寶、謝方林一樣,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藏電人,他們(men) 用踏實、嚴(yan) 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守護著“電力天路”,他們(men) 用辛勞與(yu) 汗水守護著西藏各族人民的光明與(yu) 溫暖。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