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劄達縣的孩子們跳起“宣舞體操”

發布時間: 2024-10-12 10:48: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伴著歡快的節奏、動感的旋律,身穿綠色校服的小學生們(men) 動作舒展地跳起“宣舞體(ti) 操”,青春氣息撲麵而來。每天11時許,在西藏阿裏地區劄達縣九年一貫製學校,學生都會(hui) 跳獨具西藏特色的課間操。“我花了3天時間學會(hui) 了,我很喜歡這套像跳舞一樣的體(ti) 操。”該校五年級學生曲增旺姆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近年來,劄達縣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定日洛諧”“古格宣舞”編成課間操,在當地校園中實現全麵普及。據了解,傳(chuan) 統“宣舞”以說、唱、跳相結合,服飾精美華貴,歌曲動聽悠揚,舞姿端莊輕盈,涵蓋了藏族禮儀(yi) 、風俗、節慶等方麵內(nei) 容。

  劄達縣九年一貫製學校校長加措介紹說,“宣舞體(ti) 操”是在劄達傳(chuan) 統民間舞蹈“宣舞”的基礎上,融合了體(ti) 操動作編排而成的。2016年6月,學校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進校園”活動,通過編排“宣舞體(ti) 操”,打造校園特色文化,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

  “我們(men) 把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融入校園。”該校教師樊倩倩介紹說,“宣舞體(ti) 操”增強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學校還舉(ju) 辦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足球比賽等各類活動,“不同民族同學比賽踢足球,同學們(men) 知道隻有團結在一起才能取得勝利”。

  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開設“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課程,通過國旗下的宣講活動、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宣傳(chuan) 板報等形式,將愛國主義(yi) 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印在青少年心中。

  “同學們(men) ,你們(men) 知道我國有哪些民族嗎?”9月10日10時許,白瑪央金正在給五(2)班學生上“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這門課。學生們(men) 紛紛舉(ju) 手回答說,“有漢族”“壯族”“還有蒙古族”……白瑪央金用學生身邊的事例娓娓道來,同學們(men) 積極發言,認真記錄下知識點,課堂氛圍活躍。

  劄達縣九年一貫製學校有學生633人、教師70名,學生有漢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維吾爾族等民族,教師也來自不同民族,在校園裏,各民族師生團結互助、相親(qin) 相愛的氛圍十分濃厚。

  從(cong) 西藏昌都市走出去的白瑪央金,從(cong) 福建師範大學畢業(ye) 後又回到西藏。“我在內(nei) 地上過學,更想把我看到的、學到的帶回家鄉(xiang) 。”今年22歲白瑪央金,主動報考了這所臨(lin) 近邊境線、距她家鄉(xiang) 2300多公裏的學校,“我覺得這裏的孩子更需要我”。

  四年級2班的漢族學生劉念恩老家在河南,他跟隨務工的父母來到劄達縣,進入這所學校就讀。劉念恩很快就適應了新的校園生活,他努力學習(xi) 藏文,也幫助班上的同學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我在學校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我們(men) 經常一起踢足球”。

  近年來,學校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升級、更換新貌,當下學校正在擴建教學樓以及宿舍樓。“以前學校隻有一間水房,很難供應熱水。”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幹部李亮回憶說,以前學校用水不方便,老師們(men) 總是在家燒好熱水帶來學校給學生們(men) 喝。2023年學校使用援藏資金完成了供水改造項目,如今,學校改造了7個(ge) 衝(chong) 水廁所,宿舍樓都安裝了暖氣,飲水機等設備一應俱全,學生們(men) 隨時隨地能喝上熱水,學習(xi) 生活越來越便利。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