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山南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矚目成就

發布時間: 2024-10-13 08:59: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11日上午,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75年來,山南市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各項方針政策和自治區部署要求,堅定不移保穩定、促發展、惠民生,推動全市經濟繁榮發展,社會(hui) 全麵進步,人民生活實現全麵小康,呈現了政治安定、社會(hui) 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生態良好、邊疆鞏固、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的大好局麵,各項事業(ye) 取得矚目成就。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綜合實力大幅提升。75年來,山南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相繼實施了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徹底走出了產(chan) 業(ye) 以靠天吃飯、靠天養(yang) 畜的農(nong) 牧生產(chan) 為(wei) 主的困局,實現了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由最早記錄1985年的2.54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273.01億(yi) 元,增長近108倍、年均增長13.1%,累計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2364.61億(yi) 元。如今的山南,天路入雲(yun) 端、天塹變通途,貢嘎國際機場、隆子機場架起“空中金橋”連接神州內(nei) 外,澤貢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結束了山南沒有高等級公路的曆史,拉林鐵路的通車推動山南深層次融入藏中核心經濟圈。電力設施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弱到強、從(cong) 分散到互聯,已經逐步形成了覆蓋廣、質量優(you) 的大網電體(ti) 係,全市行政村通電率和主電網覆蓋率均達到100%。

  社會(hui) 事業(ye) 蓬勃發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75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43.5元增長到2023年的21691元,首次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年均增長11.8%。各項社會(hui) 事業(ye) 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一套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較完整的現代教育體(ti) 係已經形成,各級各類學校從(cong) 1959年的4所小學、在校學生552人增加到2023年的464所、在校學生62873人,分別增長116倍、113.9倍,實現了從(cong) 1959年的95%以上的文盲率到全麵消除文盲。醫療服務、婦幼保健、藏醫藏藥、疾病防控等服務體(ti) 係不斷健全,醫療機構和衛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從(cong) 1959年的13個(ge) 、30人增加到2023年的750個(ge) 、3838人,農(nong) 牧區免費醫療覆蓋率達到100%。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9.49%、99.63%,農(nong) 家(寺廟)書(shu) 屋覆蓋率達到100%。

  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城鄉(xiang) 麵貌煥然一新。75年來,山南始終把生態保護作為(wei) 所有開發建設活動的紅線、底線、高壓線,努力實現經濟、社會(hui) 、生態的和諧統一。藍天、碧水、淨土良好態勢持續鞏固,全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提升到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標率達到100%,草原、湖泊、濕地、天然林、水生態、地質遺跡、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山南一條條公路相繼通車,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一個(ge) 個(ge) 小鎮不斷顯現,城市麵貌煥然一新,形成了以乃東(dong) 為(wei) 中心、以各縣城為(wei) 支點、以特色小鎮為(wei) 網絡的城鎮體(ti) 係。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3.2%,城鎮居民占全市總人口3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8126元。城鎮供暖供氧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23年底,20個(ge) 高海拔鄉(xiang) 鎮供暖和10個(ge) 高海拔鄉(xiang) 鎮供氧工程圓滿完成,4個(ge) 高海拔縣城實現穩定供暖。

  產(chan) 業(ye) 建設不斷壯大,改革開放成果豐(feng) 碩。75年來,山南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從(cong) 小到大、快速發展,全市糧食產(chan) 量從(cong) 1959年的2.8萬(wan) 噸增長到2023年的17.04萬(wan) 噸,2023年糧食單產(chan) 達到440.36公斤、位居全區第一,青稞單產(chan) 達到418.29公斤、位居全區第二。具有高原特色的農(nong) 牧業(ye) 品牌建設成效顯著。經濟逐步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由供給型向經營型轉變,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非公經濟加快發展,非公經濟經營主體(ti) 從(cong) 65年前的幾乎為(wei) 零發展到2023年的49961戶、注冊(ce) 資金達712.69億(yi) 元。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大力推進“請進來、走出去”,累計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近600億(yi) 元。對口援藏受援工作成效明顯,1994年以來,“三省一公司”(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和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累計選派10批1639名中央計劃援藏幹部人才和11批1471名短期援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支援山南,援助資金和物資設備92.08億(yi) 元,實施項目1734個(ge) ,促成了一大批優(you) 秀企業(ye) 落戶山南,不斷增強了山南自身造血功能,有力助推了山南經濟社會(hui) 加快發展。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