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處西藏東(dong) 部,是連接藏、川、青的樞紐,也是曆史悠久的茶馬古道上的要地,見證了千年的商貿與(yu) 文化交流。在這裏,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江浩蕩東(dong) 流,共同繪製出“三江並流”的壯麗(li) 奇觀,雪山皚皚、冰川巍峨、峽穀幽深的自然美景賦予了這片土地無盡的魅力。
近年來,昌都市緊抓文旅融合發展的曆史機遇,依托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將“藏東(dong) 明珠”打造成為(wei) 一個(ge) 人文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交相輝映的旅遊勝地。在這裏,古老的茶馬古道與(yu) 現代的文旅產(chan) 業(ye) 並肩前行,共同書(shu) 寫(xie) 著昌都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篇章,向世界展示著一個(ge) 既保留傳(chuan) 統韻味又充滿現代活力的昌都。
漫步在昌都市博物館,來自四川的遊客周先生被“文化西藏·天上畫卷”——全國著名書(shu) 畫家西藏行優(you) 秀作品展的畫作吸引駐足。“每幅畫作都將西藏文化的深厚底蘊與(yu) 雪域高原的自然風光深度融合,真是一幅幅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精品。”周先生說。
在過去的近一年時間裏,昌都全市文化惠民活動如繁花綻放,如“文化西藏·天上畫卷”“書(shu) 香迎新春,文化潤人心”“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美術創作展示”等活動接連開展,超過2100場次的文化盛宴,線上線下惠及群眾(zhong) 達101萬(wan) 餘(yu) 人次。
每年的旅遊旺季,昌都市各類節慶宣傳(chuan) 活動也是精彩紛呈。今年7月,在紮曲河上遊,有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美名的卡若區嘎瑪鄉(xiang) ,各族兒(er) 女身著節日盛裝、手捧潔白哈達,迎接八方來客,卡若區首屆嘎瑪溝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推介活動在這裏舉(ju) 辦。
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展銷區、民族服飾體(ti) 驗區、非遺文化體(ti) 驗區、騎馬體(ti) 驗區、“卡卡·若若”拍照打卡點等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目之所及,盡是熱鬧景象。
嘎瑪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紮西澤丁介紹,為(wei) 了協助舉(ju) 辦此次活動,嘎瑪鄉(xiang) 打造了非遺展銷館、特色民宿、野外灑咧營地等文旅載體(ti) 和50餘(yu) 種文旅產(chan) 品。活動前期,僅(jin) 靠出租場地、搭建帳篷等,就為(wei) 嘎瑪鄉(xiang) 群眾(zhong) 增收40餘(yu) 萬(wan) 元。
此外,隨著昌都市第十屆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第六屆“傳(chuan) 奇康巴文化旅遊月”活動、第六屆昌都市“傳(chuan) 奇康巴·幸福昌都”文化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等活動的舉(ju) 辦,昌都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吸引了更多遊客前來深度遊。今年的文化旅遊月活動期間,累計接待遊客50萬(wan) 餘(yu)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12億(yi) 餘(yu) 元,與(yu) 2023年同期相比均增長超過70%,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雙雙創下曆史新高,為(wei) 昌都的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文藝作品創作領域,昌都深化拓展“美麗(li) 西藏 可愛家鄉(xiang) ”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供給,催生了一批時代感強、主題鮮明的優(you) 秀歌舞和劇目。2024年,累計創作文藝作品109個(ge) (部),其中,歌舞詩《藏東(dong) 兒(er) 女情》在第二屆西藏文化藝術節中榮獲格桑花大獎金獎,《長毛嶺·守鹿人》《向日葵》《引》等作品也在舞蹈大賽中斬獲佳績。另外,康巴文化藝術團的身影也活躍在舞台,赴香港參加“2024國泰新春國際匯演之夜”,藏東(dong) 特色民族舞蹈廣受好評;榮登2024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hui) ,傾(qing) 情演繹格薩爾史詩;多個(ge) 優(you) 秀文藝節目在福建、天津巡演,不僅(jin) 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讓昌都的文藝之花在更廣闊的天地綻放。
今年以來,昌都市還將非遺傳(chuan) 承視為(wei) 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體(ti) 現以及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核心任務。在非遺申報方麵,已完成3家昌都市第三批市級非遺工坊點申報、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資料補充完善、15項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申報和2023年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評估工作。通過組織開展2024年昌都市“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係列活動,61家非遺企業(ye) 參展,銷售額達54.5萬(wan) 元。
昌都,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正以堅定的步伐在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