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那曲拉姆”的原型係那曲市巴青縣瑪如鄉(xiang) 姑娘索朗巴央,在全網有400多萬(wan) 粉絲(si) 。索朗巴央自2023年5月5日直播銷售牛肉幹、藏紅花等,促進本地特產(chan) 銷售,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 圖為(wei) “那曲拉姆”在直播間介紹西藏特產(chan) 。受訪者提供
今年,米林市米林鎮多嘎村溫室大棚裏,各類蔬菜喜獲豐(feng) 收,村民忙得不亦樂(le) 乎,各類蔬菜畝(mu) 產(chan) 量在3000斤左右。米林市供銷合作社與(yu) 林芝市各大超市積極溝通,簽訂了采購協議,把供銷社紅太陽蔬菜種植基地的蔬菜送到了超市貨架,拓寬了蔬菜銷售渠道;
無獨有偶。山南市加查縣拉綏鄉(xiang)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擦亮“加查千年核桃”金字招牌,采取“直播帶貨”模式,力破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農(nong) 副產(chan) 品滯銷現實難題,有效拓展銷售渠道,助力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指數”;
……
為(wei) 幫助農(nong) 牧民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引領農(nong) 民實現共同富裕,守護好農(nong) 民的“錢袋子”,自治區各級各部門多點發力,采取“線上+線下”推廣方式,積極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找銷路,有效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難題,帶動地方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集體(ti) 經濟效益增加和群眾(zhong) 增收共贏。
做強基層支撐,構建助農(nong) 供銷網絡
江孜縣江孜鎮拉則居委會(hui) 供銷合作社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耕、種、管、防、收、儲(ch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鏈“一站式”托管服務,建立供銷合作社代農(nong) 種地的服務新模式;白朗縣嘎東(dong) 鎮貴熱村供銷合作社推行“公司+基層社+基地+農(nong) 民”合作模式,幫助農(nong) 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米林市羌納鄉(xiang) 巴嘎村供銷合作社投資500萬(wan) 元建設50座大棚種植白肉靈芝、黑木耳等農(nong) 作物,聘請專(zhuan) 家團隊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
今年以來,自治區供銷合作社以構建線上線下立體(ti) 銷售渠道為(wei) 抓手,狠抓“品質、價(jia) 格、供應”三個(ge) 關(guan) 鍵環節,在助推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上積極作為(wei) ,構建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新局麵。立足實際,采取精準措施,著力在“銷”字上做文章,同時提升企業(ye) 和基層的參與(yu) 度,為(wei) 拓寬特色產(chan) 品銷售渠道提供有力支持。持續發揮“832平台”作用。借助“832平台”,深化產(chan) 銷對接,提高產(chan) 品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將高原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推向全國市場。積極組織舉(ju) 辦線下展示展銷活動,“以展促銷”助力優(you) 質特色產(chan) 品開拓市場。
自治區供銷合作社持續指導全區涉農(nong) 企業(ye) 、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經營主體(ti) 入駐“832平台”,提高產(chan) 品入駐率,不斷拓寬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渠道,促進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今年,西藏467家農(nong) 牧特色企業(ye) 供應商入駐“832平台”,累計銷售額達10214.33萬(wan) 元。前三季度,牛羊豬肉在京東(dong) 平台線上銷售額達8409.9萬(wan) 元,同比增長92倍。
堅持品牌引領,提升“西藏特色”價(jia) 值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chan) 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這為(wei) 加強品牌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西藏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區位優(you) 勢和資源稟賦,大力實施品牌強區戰略,在政策創設、平台載體(ti) 、工作機製等方麵不斷實踐和創新,為(wei) 經濟提質增效提供持續動力。
——強化頂層設計。製定印發《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業(ye) 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時間進度。重點聚焦區域特色優(you) 勢資源,協同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創建了“西藏青稞”“西藏羊絨”等區域特色公用品牌。其中,“西藏青稞”區域品牌入選《農(nong) 業(ye) 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2—2025年)》;絨山羊繁育、養(yang) 殖水平不斷提高,相關(guan) 加工、銷售企業(ye) 加快發展,西藏聖信工貿有限公司、地球第三極毛紡織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等羊絨加工企業(ye) 初具規模,年加工量290噸左右,加工產(chan) 值1.77億(yi) 元。全麵梳理區域公用品牌、企業(ye) 品牌和產(chan) 品品牌創建相關(guan) 資料,其中,區域公用品牌22個(ge) 、市級以上龍頭企業(ye) 品牌70個(ge) 、市級以上龍頭企業(ye) 重點產(chan) 品品牌112個(ge) 。
——強化營銷推介。組織涉農(nong) 企業(ye) 、合作社等經營主體(ti) 參加藏博會(hui) 、農(nong) 博會(hui) 、農(nong) 交會(hui) 和各援藏對口省市舉(ju) 辦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展示展銷活動,不斷提升區域公用品牌、企業(ye) 品牌和產(chan) 品品牌知名度。同時,通過積極舉(ju) 辦區內(nei) 農(nong) 牧業(ye) 展會(hui) 、文化旅遊節、產(chan) 銷對接等活動,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和本地批發市場、商超、學校等深度合作,進一步活躍區內(nei) 市場,推動產(chan) 銷精準對接。
——強化品牌質量。明確農(nong) 產(chan) 品的品質標準和特性,積極推進“三品一標”名特優(you) 新產(chan) 品認證,加強對農(nong) 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加工等環節的嚴(yan) 格把關(guan) ,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的內(nei) 在品質。截至6月底,累計達到“三品一標”認證的農(nong) 產(chan) 品325個(ge) 。其中,綠色食品160個(ge) 、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100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39個(ge) 、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26個(ge) 。鼓勵已認證“三品一標”的產(chan) 品入駐“832平台”等優(you) 選平台,引導龍頭企業(ye) 、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ti) 積極申報創建品牌商標,壯大優(you) 勢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建設,助推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西藏堅持圍繞“品牌強農(nong) ”目標,通過高位推動、精準施策以及聯動推廣,采取深耕渠道、精準營銷以及高效傳(chuan) 播等市場化運營手段,不斷打響農(nong) 特產(chan) 品品牌知名度。
線上線下齊發力,打通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市場
一根網線連通城鄉(xiang) ,一批農(nong) 產(chan) 品關(guan) 乎民生。
7月12日至14日,由拉薩市經信局與(yu) 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hui) 聯合主辦的2024年度“拉薩好水好物”專(zhuan) 題推介會(hui) 、品鑒會(hui) 和商場路演活動在江蘇南京成功舉(ju) 行。“拉薩好水”累計在蘇銷售超5000噸。重慶市舉(ju) 辦援藏消費幫扶“五進”專(zhuan) 場推介活動,昌都市的300多種產(chan) 品出藏銷售。
7月24日,一場3個(ge) 多小時的“雪域高原 寶藏多多”直播吸引超2000萬(wan) 網友圍觀。西藏7市(地)商務局幹部走進直播間,推介西藏好物,為(wei) 當地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代言”。
隨著“藏品出藏”戰略的深入實施,西藏特產(chan) 正逐步走出高原,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ti) 銷售渠道,為(wei) 西藏特產(chan) 的推廣和銷售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互聯網的浪潮下,西藏特產(chan) 紛紛乘著這股數字化東(dong) 風,通過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等渠道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消費者隻需輕點鼠標或手機屏幕,就能輕鬆購買(mai) 來自雪域高原的珍稀特產(chan) 。這種便捷的購物方式,不僅(jin) 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也極大地拓寬了西藏特產(chan) 的銷售渠道,催生了西藏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西藏以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工作為(wei) 基礎,深化數商興(xing) 農(nong) ,大力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營銷活動,拓寬農(nong) 牧民增收渠道;不斷壯大電商隊伍,優(you) 化電商流通模式,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效率,帶動農(nong) 牧區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
從(cong) 墨脫石鍋的溫潤到林芝鬆茸的鮮美,再到青稞食品的營養(yang) 和那曲蟲草的藥用……這些來自雪域高原的瑰寶正逐步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未來,隨著“藏品出藏”戰略的深入實施和銷售渠道的不斷拓寬,以及西藏特產(chan) 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和消費者對健康、綠色、有機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長,西藏特產(chan) 的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