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片被巍峨雪山環抱、碧波湖泊點綴的淨土,因其獨特的高原風光和珍稀動植物種群,成為(wei) 無數旅人心中夢寐以求的目的地,更因其璀璨的文化遺產(chan) 和多彩的民俗風情,讓無數遊客在此流連忘返。
10月18日,“向光向上 冬遊西藏”——2024“冬遊西藏”啟動儀(yi) 式係列活動在西藏大劇院舉(ju) 行,標誌著2024“冬遊西藏”正式啟動。隨後,國際旅行商西藏行活動舉(ju) 行,來自德國、法國、尼泊爾等重要入境旅遊市場的38位旅行商嘉賓先後前往拉薩、山南、日喀則等地,體(ti) 驗西藏非遺文化、感受西藏獨特風情。
“這些都是羊毛做的嗎?做這一條需要多長時間?這個(ge) 木製的編織機好用嗎?”在參觀山南市貢嘎縣傑德秀邦典展示技藝中心時,來自馬爾代夫的米爾薩德好奇地詢問。“是羊毛做的,半個(ge) 月左右就能編完一條,編織機很好用。”工作人員耐心地回答。
邦典,藏語意為(wei) 毛織圍裙,色彩亮麗(li) ,紋飾多元,在雪域高原具有裝飾、耐寒等功能,是廣大藏族女性非常喜愛的裝飾品。其中,山南市貢嘎縣傑德秀鎮的邦典最為(wei) 著名,這裏生產(chan) 的邦典工藝精美,質量優(you) 良,曆史悠久,有“邦典之鄉(xiang) ”的美稱。
“經過梳毛撚線、上織機(經機梭打、編織等)、織圖、著色、反複漿染、揉搓、晾曬等工序,一條成品邦典才算完成。”嘉賓團認真聽著負責人介紹。
從(cong) 貢嘎縣往前驅車96公裏左右,就到了山南市乃東(dong) 區嗶嘰手工編織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羊絨圍巾、披肩、氆氌藏裝、鞋帽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澤帖爾”商標格外醒目。“澤帖爾”,意為(wei) 山南市乃東(dong) 區澤當鎮本地獨有的純手工精羊毛和絨毛嗶嘰紡織產(chan) 品,其生產(chan) 技藝有著上千年的曆史。
“無論是邦典還是‘澤帖爾’,都保留了藏族特色元素,如獨特的裁剪、精美的繡花和鮮豔的色彩,在了解到它們(men) 背後的文化內(nei) 涵和製作工藝後,它們(men) 更加吸引了我。”來自尼泊爾的嘉賓斯妮坦說。
“太震撼了!”在紮囊縣虱雕工業(ye) 園內(nei) ,嘉賓們(men) 被其大氣、逼真、包羅萬(wan) 象的雕刻所折服。講解員對虱雕工藝(藏式木雕,相傳(chuan) 木雕藝人能將一粒青稞雕成一隻虱子以假亂(luan) 真,故名“虱雕”。)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的傳(chuan) 承故事娓娓道來:“多年來,在西藏各級政府的重視和保護下,流傳(chuan) 300多年的紮囊虱雕工藝不斷發揚光大,走向市場。”
來自尼泊爾的嘉賓多吉說:“工業(ye) 園內(nei) 的成品充滿民族風味,琳琅滿目的藏式家具,讓我眼前一亮,真的太漂亮了。”
手工編織、唐卡、木刻、藏裝……西藏的民俗文化遠不止這些,更有包括民間文學、傳(chuan) 統舞蹈、傳(chuan) 統戲劇等在內(nei)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雅礱紮西雪巴”藏戲傳(chuan) 承600多年,久負盛名,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嘉賓團來到了藏戲第一村——山南市乃東(dong) 區紮西曲登社區。觀看藏戲、品嚐美食、欣賞歌舞,嘉賓們(men) 與(yu) 藏族群眾(zhong) 一起載歌載舞,共同度過了一個(ge) 歡樂(le) 而難忘的夜晚。
“今天,我來到紮西曲登社區,欣賞了精彩的藏族舞蹈,音樂(le) 一響,這裏的男女老少都會(hui) 隨著節奏舞動起來,聽說在西藏,每天都有這種活動,希望下次還有機會(hui) 再來體(ti) 驗。”來自俄羅斯的安娜激動地說。
離開山南市,嘉賓團一行驅車來到日喀則市,先後前往江孜縣地毯廠、江孜宗山古堡、帕拉莊園、夏魯寺等地,以實地察看和聽取導遊講解的方式,詳細了解了當地厚重的曆史文化,體(ti) 驗了非遺技藝和民風民俗。
“這次西藏行雖然隻有短短幾天,但在自治區政府的貼心安排下,我們(men) 一行人全方位了解到了西藏的民俗風情,服飾、食品、雕刻、藏戲……特別是藏民族的待客之道,給我們(men)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我們(men) 走到哪裏,隆重的歡迎儀(yi) 式就跟到哪裏,這讓我們(men) 受寵若驚,每一次接哈達,都仿佛是與(yu) 當地文化的一次深刻對話,這讓我們(men) 感受到了當地人民那份淳樸而又真摯的熱情,西藏很好,下次我們(men) 還來!”嘉賓團一行紛紛說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