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電視劇《日光之城》中,“藏戲”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再次進入大眾(zhong) 視野,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feng) 富的曆史內(nei) 涵,成功吸引了廣大觀眾(zhong) 的眼球,激發了人們(men) 對這一古老藝術形式的濃厚興(xing) 趣與(yu) 熱烈討論。近日,記者尋找到了劇中南卡藏戲團的原型——娘熱民間藝術團,並專(zhuan) 訪了該團副團長旦增羅布。
出生於(yu) 藏戲世家
對藏戲有難以割舍的情感
旦增羅布出生於(yu) 拉薩的一個(ge) 藏戲世家,自幼便沉浸於(yu) 濃厚的藏戲氛圍之中,這份獨特的成長環境讓他對藏戲產(chan) 生了難以割舍的情感紐帶。
他的祖父是一位享有盛譽的覺木隆派藏戲戲師,一手創建了娘熱藏戲隊(舊稱)。而旦增羅布作為(wei) 家族的第三代傳(chuan) 人,承載著祖父對他成為(wei) 新一代戲師的殷切期望。從(cong) 小,旦增羅布便在祖父的悉心指導下,開始在藏戲劇目中扮演諸如兒(er) 童、動物等活潑靈動的角色。這些角色無需複雜唱腔記憶和固定動作,給予了旦增羅布極大的表演自由度和發揮空間,讓他能夠隨心所欲地在舞台上展現自己的天賦與(yu) 創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旦增羅布很快到了入學的年齡。經過家人的深思熟慮後,他們(men) 決(jue) 定讓旦增羅布暫時放下心愛的藏戲,專(zhuan) 注於(yu) 學業(ye) 。直至2010年,旦增羅布順利完成了在西藏民族大學的學業(ye) 。畢業(ye) 後,他滿載著新知與(yu) 夢想回到了家鄉(xiang) ,並以滿腔熱愛投身於(yu) 娘熱民間藝術團的運營與(yu) 管理之中。“雖然沒有機會(hui) 成為(wei) 一名戲師,但是我這輩子可能都離不開藏戲了。”旦增羅布說。
劇團傾(qing) 盡全力
編排、舞台化傳(chuan) 統“八大藏戲”
2008年,娘熱民間藝術團遭遇了其發展曆程中的一個(ge) 嚴(yan) 峻挑戰。“那時,我祖父不幸離世,這一變故導致了許多資深戲師選擇離開團隊,尋求其他發展機會(hui) 。”旦增羅布回憶道。過去,娘熱民間藝術團能夠獨立呈現四部經典的藏戲劇目,分別是《白瑪文巴》《卓瓦桑姆》《諾桑王子》和《蘇吉尼瑪》。然而,在資深戲師相繼離去之後,藝術團僅(jin) 能勉強維持一部半藏戲的獨立演出。
目睹藝術團的困境,旦增羅布的父親(qin) 米瑪深感痛心,於(yu) 是毅然決(jue) 定前往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懇請藏戲大師次旦多吉“出山”相助。次旦多吉老師不僅(jin) 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藏戲(拉薩覺木隆派)的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更對“八大藏戲”的劇本爛熟於(yu) 心。米瑪的初衷是邀請次旦多吉老師加入團隊,共同重新編排並演出“八大藏戲”。令人欣喜的是,這一想法與(yu) 次旦多吉老師不謀而合,兩(liang) 人一拍即合。隨後,重新編排“八大藏戲”的艱巨任務便正式拉開了序幕。旦增羅布幾乎全程參與(yu) 了這一過程,見證了它的每一個(ge) 重要時刻。
藏戲包含多個(ge) 流派劇種,流傳(chuan) 至今的藏戲主要有八個(ge) 傳(chuan) 統劇目,即《文成公主》《諾桑王子》《卓瓦桑姆》《朗薩雯蚌》《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蘇吉尼瑪》,並稱“八大藏戲”。從(cong) 2009年至2012年間,得益於(yu) 次旦多吉和群培兩(liang) 位大師的鼎力支持,娘熱民間藝術團係統地編排了傳(chuan) 統的“八大藏戲”,並前往四川峨眉電影製片廠,成功地將這些劇目舞台化。隨後,他們(men) 精心製作的“八大藏戲”CD光盤一經麵世,便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與(yu) 好評。
以劇團為(wei) 創作原型
《日光之城》弘揚藏戲傳(chuan) 統文化
編排“八大藏戲”並將其影視化,原本是娘熱民間藝術團發展曆程中的一個(ge) 重要轉折點。出人意料的是,這一勵誌的事件,竟然在《日光之城》的創作采風過程中,被編劇慧眼識珠,采納為(wei) 故事的創作藍本之一。劇中,南卡藏戲團原型正是娘熱民間藝術團,而劇中關(guan) 於(yu) 編排、錄製“八大藏戲”的情節,均是植根於(yu) 真實事件。
娘熱民間藝術團的副團長旦增羅布,在《日光之城》中出演南卡藏戲團副團長達傑一角,這無疑是一次對藏戲滿懷深情的“本色出演”。初次涉足電視熒幕的旦增羅布,心中難免有些許忐忑,擔心自己無法完美詮釋角色。然而,他內(nei) 心深處有一個(ge) 強烈的願望,那就是通過這部劇作,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藏戲”。正是這份熱忱,最終促使他毅然決(jue) 然地接受了出演達傑的挑戰。
在劇中,旦增羅布與(yu) 多布傑老師飾演的土登啦是一對師徒,兩(liang) 人共同為(wei) 藏戲的傳(chuan) 承傾(qing) 注了無盡心血。無論是在戲裏還是戲外,旦增羅布都從(cong) 多布傑老師那裏獲益匪淺,不僅(jin) 學習(xi) 了表演技巧,更深刻體(ti) 會(hui) 到了作為(wei) 演員對藝術表演的極致追求。“和老師對戲時,我時常感到壓力山大,有時候兩(liang) 三句台詞就得拍攝七八遍,但老師始終耐心地陪伴在我身邊,給予我細致的指導。”旦增羅布感慨地說道。
《日光之城》熱播
助力藏戲收獲更多關(guan) 注
在《日光之城》的每一個(ge) 角落,都深深烙印著“藏戲”的印記。土登啦一生致力於(yu) 守護南卡藏戲團,紮西則對藏戲的每一句唱腔、每一個(ge) 身段都無比的癡迷,而羅布林卡和宗角祿康公園內(nei) ,更是聚集了一群對藏戲充滿熱愛的戲迷。這些元素共同交織,展現了藏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獨特韻味與(yu) 無窮魅力。
近期,《日光之城》這部電視劇在西藏衛視的熱播引發了廣泛討論。觀眾(zhong) 的視線再次聚焦於(yu) 藏戲這一古老藝術之上,眾(zhong) 多朋友在朋友圈紛紛表達了對該劇及藏戲的見解。有人表示,正是通過這部劇,自己首次接觸並了解了藏戲《白瑪文巴》。對此,旦增羅布感慨道:“這正是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