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昌都市八宿縣然烏(wu) 鎮,318國道穿鎮而過。一撥又一撥的旅客來到這裏,其中“網紅店”聖地燃木齊藏餐廳是打卡點之一。
8月下旬,我們(men) 報道組來到這裏。與(yu) 屋外喧鬧境況不同,餐廳裏有點不一樣:多間玻璃窗被各種打卡語、留言板、車隊標誌貼得滿滿當當,牆壁上、立柱上,密密麻麻寫(xie) 滿遊客的留言。
餐廳老板是86歲的向光明,大家更習(xi) 慣叫他偉(wei) 色大叔。藏語“偉(wei) 色”即光明的意思。偉(wei) 色大叔原是四川甘孜德格人,在西藏工作多年,曾加入十八軍(jun) ,參與(yu) 修築川藏公路。1986年退休後,便一直留在八宿縣,他穿梭在各個(ge) 餐桌,受客人邀請,為(wei) 大家講述有關(guan) 川藏公路的故事。
“70年前,條件十分艱苦,戰士們(men) 冬天雙手凍瘡開裂,修路打石頭的錘子、鋼釺上都是血。”
“沒有壓路機,就用大原木包上鐵皮,幾個(ge) 人抬起來打夯。”
“川藏公路第一批養(yang) 路工就有我的父親(qin) 。”……
偉(wei) 色大叔的故事皆圍繞川藏公路展開——上世紀50年代修路養(yang) 路、60年代建設延伸線,再到318國道拓寬、硬化,70多年的故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偉(wei) 色大叔的講述聲情並茂,感染力極強,客人們(men) 時常被感動到落淚。”司機老潘常年在國道318線往來,在然烏(wu) 鎮歇腳、吃飯,一來二去,和偉(wei) 色大叔成了老熟人。在老潘看來,偉(wei) 色大叔和他的餐廳,是川藏公路曆史的鮮活印記。
近年來,自駕、騎行、徒步興(xing) 起,旅客沿318國道進出西藏。“餐廳有14張桌子,人多時座無虛席。”餐廳的廚師瓊達驚喜發現,偉(wei) 色大叔與(yu) 川藏公路的過往,成為(wei) 大家愛聽的故事。
作為(wei) 故事主角的偉(wei) 色大叔不記得往事回憶已講過多少遍,築路、護路、愛路,“大家願意聽,我就繼續講。”
也因為(wei) 這些過往,這家藏餐廳不再是單純吃飯歇腳之地,它成為(wei) 318國道上的旅行目的地、網紅打卡地,往來客人留下簽名或印記。偉(wei) 色大叔也成為(wei) 然烏(wu) 鎮的標簽,還參演了多部電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