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森林茂密蔥鬱,天藍林綠,各類野生動物棲息在此,山湖林花草共同點綴優(you) 美景色,這樣大好的綠水青山源自日喀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也得益於(yu) 日喀則公安機關(guan) 積極踐行的生態警務理念。2024年,日喀則公安機關(guan) 在全區首創“生態警務”品牌,並以生態警務創建為(wei) 抓手,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積極參與(yu) 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各項行動,構建起責任明晰、協同高效、打防結合、治理有力的生態保護機製,成功破獲了一批破壞生態類違法犯罪案件,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提供堅實保障。
針對全市生態環境及資源,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新模式
為(wei) 全方位、常態化保護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及資源築起“生態安全屏障”,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2024年,日喀則市公安局在全區首創“生態警務”品牌,旨在建立完善公安機關(guan) 牽頭、行政監管部門共同參與(yu) 的保護生態環境並依法打擊和整治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違法犯罪行為(wei) 的工作格局,針對全市自然保護區、森林、湖泊等生態環境及資源,著力構建“市縣聯動、部門合作、區域協同”的生態環境保護新模式。
工作中,日喀則市公安局明確了日喀則市“生態總警長”“生態副總警長”“生態區域警長”“生態警務站站長”“生態警員”及各“生態警務室(站)”和成員單位職責任務。同時,定期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對各類自然資源領域開展起底式大清查。
“我們(men) 力爭(zheng) 2024年底,在全市27個(ge) 派出所(警務站、檢查站)和邊境派出所加掛5個(ge) ‘日喀則市公安局生態警務工作室(站)’,加掛22個(ge) ‘縣級公安局生態警務工作室(站)’,截至目前,‘市、縣級公安機關(guan) 共掛牌24個(ge) 生態警務工作室(站)’。”日喀則市公安局黨(dang) 委委員、副局長劉剛說。
共偵(zhen) 辦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刑事案件30起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盤大棋”,為(wei) 形成多方互援、資源共享、高效處置的工作格局,日喀則市公安局與(yu) 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舉(ju) 行了“日喀則市公安局與(yu) 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全麵實施‘生態警務’築牢生態屏障安全聯管聯勤聯動合作協議”簽訂儀(yi) 式。
儀(yi) 式上,簽訂了工作協議,並就今後做好自然保護地(區)聯合巡護;共同打擊獵捕、運輸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違法行為(wei) ;打擊盜采、盜伐礦產(chan) 和林木資源及聯合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隱患排查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同時,對於(yu) 如何提升公安機關(guan) 和邊境管理部門基層民警執法辦案能力方麵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劉剛介紹,日喀則公安機關(guan) 以“生態警務”為(wei) 工作抓手,在上級業(ye) 務部門與(yu) 行政監管部門製定行刑銜接工作方案的基礎上,結合日喀則實際,與(yu) 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林草局再次建立行刑銜接整治打擊聯動機製,延伸整治和打擊破壞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違法犯罪觸角。2023年截至2024年10月底,日喀則公安機關(guan) 共偵(zhen) 辦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刑事案件30起,直接或間接為(wei) 國家挽回生態環境資源損失2400餘(yu) 萬(wan) 元,開展的“昆侖(lun) 2023”專(zhuan) 項行動被公安部通報表揚。
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
記者了解到,自2024年1月至10月底,日喀則公安機關(guan) 依托“生態警務”機製,紮實推動“昆侖(lun) 2024”等專(zhuan) 項行動,共偵(zhen) 破破壞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類刑事案件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人,查獲涉案物品豹皮製品10張、麝香5個(ge) 149.6克、麝香皮1張、麝香粉約4.38克、獠牙14顆等,涉案金額總額達1000萬(wan) 元以上。
“通過各級公安機關(guan) 不斷拓展‘生態警務’職責任務,持續推動‘昆侖(lun) 2024’專(zhuan) 項行動,進一步加大了對非法獵捕野生動物、非法采砂采礦、非法排放汙染物等破壞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有效震懾了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活動,強化了生態意識入民心。”劉剛說。
劉剛表示,在實施“生態警務”過程中,日喀則公安機關(guan) 將不斷完善工作機製、創新工作模式、提升打擊效能,並繼續圍繞“發案少、秩序好、林區穩定、群眾(zhong) 滿意”的總目標,嚴(yan) 厲打擊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平安、護穩定、促發展,確保轄區治安秩序穩定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