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772米的裏孜口岸位於(yu) 日喀則市仲巴縣,與(yu) 尼泊爾木斯塘縣接壤。雖然,裏孜口岸是西藏最“年輕”的對外開放口岸,但作為(wei) 青藏高原一條古老的區域性貿易通道,這裏邊民互市的傳(chuan) 統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仲巴縣擁有豐(feng) 富的鹽礦和牧業(ye) 資源,自古以來,一邊放牧、一邊交易的曆史沿襲,也成就了這條著名的高原貿易通道——“鹽羊古道”。
近日,尼泊爾邊民辦理手續之後,帶著在中國采購的物資返回尼泊爾。通訊員 西繞拉珍 記者 頓珠紮西 攝
2012年,裏孜口岸列入國家口岸開放計劃。2023年11月13日,裏孜口岸開通運行。裏孜口岸的開放,讓原本以草原和牛羊為(wei) 生的牧民們(men) ,不用離開自己的土地,也能有更多樣化的生活選擇。從(cong) 廣闊無垠的大地到熱鬧非凡的口岸,裏孜口岸的建設與(yu) 開放,完善了西藏口岸的布局,促進了中尼商貿流通和人員友好往來。裏孜口岸的暢通和日趨繁榮,為(wei) 西藏的外貿增速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裏孜口岸主要出口商品包括食鹽、活羊、糌粑、酥油以及日用百貨等。據統計,2024年1-8月,裏孜口岸共計監管出口貨物101噸,出口貨值達到456萬(wan) 元。
裏孜口岸管委會(hui) 工作人員到口岸臨(lin) 時交易市場開展調研。 通訊員 戰多加布 攝
2024年11月13日,為(wei) 慶祝裏孜口岸開通一周年,裏孜舉(ju) 辦了慶典儀(yi) 式。現場喜氣洋洋、隆重熱烈。
此次活動由仲巴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仲巴縣商務局、口岸管委會(hui) 承辦,日喀則海關(guan) 裏孜口岸監管點、裏孜邊檢站、外事辦進行協辦,吸引了廣大中尼邊民、群眾(zhong) 共襄盛舉(ju) 。大家共同見證了裏孜口岸開通一周年這一重要時刻。
近日,海關(guan) 對出境羊進行監管。通訊員 西繞拉珍 記者 頓珠紮西 攝
慶典儀(yi) 式上,尼泊爾學生代表、裏孜邊檢站、裏孜村文藝隊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表演,歌聲與(yu) 舞蹈交織成歡樂(le) 的海洋。表演結束後,中尼雙方嘉賓參觀了裏孜口岸臨(lin) 時交易市場和裏孜口岸聯檢單位一周年成果展示。
尼泊爾商戶加央在裏孜口岸臨(lin) 時交易市場。通訊員 西繞拉珍 記者 頓珠紮西 攝
從(cong) 以物易物到貨幣交易,從(cong) 傳(chuan) 統貿易點到對外開放口岸,從(cong) 定期到常年,裏孜作為(wei) 海拔4772米的口岸,在促進兩(liang) 國邊境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加深了兩(liang) 國人民文化交流。
裏孜邊檢站民警在執勤。通訊員 西繞拉珍 記者 頓珠紮西 攝
裏孜口岸是國家的大門,是連接中尼友好往來的橋梁。在這片繁忙而神聖的土地上,每一個(ge) 工作人員都肩負著守護國門、維護國家安全的重任。他們(men) 不僅(jin) 是國家的守護者,更是人民的貼心人。他們(men) 忠誠守望,用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書(shu) 寫(xie) 著對國家的忠誠和人民的承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