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探訪西藏基層一線高海拔的檢察堅守

發布時間: 2024-11-23 15:0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近日,記者走進西藏阿裏地區基層檢察院,探訪了基層一線的檢察工作情況。走訪中的普蘭(lan) 縣、日土縣、劄達縣等地檢察院,均是20人以下的基層小院。由於(yu) 常年駐守高原,這裏的檢察幹警看起來比實際年齡略顯蒼老,盡管高原環境艱苦,但依然能感受到他們(men) 樂(le) 觀向上的生活工作態度。

  運用“益心為(wei) 公”檢察雲(yun) 平台 守護山湖生態

  普蘭(lan) 縣,位於(yu) 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平均海拔3900米。這裏因“神山”岡(gang) 仁波齊和“聖湖”瑪旁雍錯坐落於(yu) 境內(nei) 而聞名,吸引著尼泊爾、印度等國家的香客前來朝拜。

  2021年5月,普蘭(lan) 縣人民檢察院“益心為(wei) 公”檢察雲(yun) 平台接到群眾(zhong) 反映,岡(gang) 仁波齊附近的旅館排放汙水汙染環境。普蘭(lan) 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彪介紹說,接到線索,該院幹警便驅車130餘(yu) 公裏到現場調查取證。經查,岡(gang) 仁波齊附近的一些旅館在為(wei) 遊客提供住宿和飲食服務的同時,環境治理方麵確實存在問題。如被舉(ju) 報旅館的廁所是旱廁,位置離拉曲河極近。當地群眾(zhong) 反映,雨雪天氣時,旱廁中的汙物會(hui) 被衝(chong) 到拉曲河中。

  調查取證後,普蘭(lan) 縣人民檢察院及時向西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阿裏分院匯報案件進展情況,同時書(shu) 麵向縣委匯報,並與(yu) 阿裏地區生態環境局普蘭(lan) 縣分局、普蘭(lan) 縣文化和旅遊局進行溝通,發出檢察建議。

  李彪介紹說,為(wei) 進一步拓寬線索收集渠道,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效,該院麵向社會(hui) 招募了21名“益心為(wei) 公”誌願者,並製定《普蘭(lan) 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線索舉(ju) 報獎勵機製》,群眾(zhong) 舉(ju) 報公益訴訟線索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2021年以來,普蘭(lan) 縣人民檢察院將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作為(wei) 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的切入點,深入開展以“一山兩(liang) 湖”(即岡(gang) 仁波齊、瑪旁雍錯和拉昂錯)為(wei) 代表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和亞(ya) 洲水塔保護專(zhuan) 項監督活動,組織幹警前往岡(gang) 仁波齊、瑪旁雍錯、拉昂錯、普曲溫泉和各寺廟開展線索排查,發現問題線索13條,並及時分析研判,製發檢察建議督促整改。

  在開展亞(ya) 洲水塔保護專(zhuan) 項監督活動過程中,普蘭(lan) 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圍繞瑪旁雍錯、拉昂錯、孔雀河、紮曲藏布河湖水源汙染等生態環境問題,依法開展法律監督7次,發現問題線索9條,立案4件,製發檢察建議書(shu) 2份,均被相關(guan) 行政部門采納且完成整改。

  “瑪旁雍錯觀景台亂(luan) 掛經幡、哈達,部分哈達掉入湖中對湖水造成汙染,我院向相關(guan) 行政單位口頭建議,及時清理老舊經幡;建材市場東(dong) 部孔雀河沿線垃圾隨地傾(qing) 倒、亂(luan) 堆亂(luan) 放,極易對河流造成汙染,我院向相關(guan) 行政單位製發檢察建議1份,已經完成整改;曲普溫泉汙水流入孔雀河,造成河流水源汙染問題,我院向相關(guan) 行政單位製發檢察建議1份,也完成了整改。”李彪向記者介紹著該院近年來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取得的成效,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河流湖泊得到有效保護,切實築牢了生態保護法治屏障。

  檢察建議促動古岩畫修繕資金落實

  日土縣,位於(yu) 西藏自治區西部,全縣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有著“中國岩畫之鄉(xiang) ”的美譽。

  2023年4月,日土縣人民檢察院幹警在牧區開展普法宣傳(chuan) 時,當地牧民反映,轄區內(nei) 多處岩畫文物因保護措施缺失而受到不同程度毀損。日土縣人民檢察院立即成立辦案組,根據牧民提供的線索開展調查。辦案組成員、檢察官張妮娜介紹說,辦案組曆時6天、行程900餘(yu) 公裏,深入轄區4個(ge) 鄉(xiang) 鎮、9個(ge) 行政村進行全麵摸底排查,發現因管理保護缺失。


圖為(wei) 日土縣城。資料圖 頓珠 攝

  “在經年累月風沙侵蝕、牧民生產(chan) 生活等因素影響下,日土縣多處岩畫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日土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羅平介紹說,“一處岩畫因道路施工,整塊岩畫被切割;在一古寺廟遺址內(nei) ,發現少量‘擦擦’(由模具製作的泥塑佛造像)和三座佛塔,還未認定為(wei) 文物。”

  “統籌調查取證情況後,我們(men) 依法向縣文物管理部門等5家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部門製發了檢察建議,建議嚴(yan) 格履行文物保護主體(ti) 責任,對已經認定的文物保護單位完善基本要素、落實保護措施,對未認定的文物加強考察和研究,積極主動開展文物認定工作。”羅平說,該縣文物主管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後高度重視,製定專(zhuan) 門整改方案,及時向縣委、縣政府進行匯報,縣委、縣政府撥付資金23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用於(yu) 岩畫等文物的保護修繕。

  不久前,日土縣人民檢察院跟進監督整改,確認23萬(wan) 元修繕資金已到位,文物修繕工作已經啟動,文物篩查、定級、公示等工作正有序開展;日土縣文物主管部門與(yu) 屬地政府聯合建立了文物保護長效機製,並常態化開展巡邏管控以及普法教育等工作。

  以個(ge) 案監督推動100餘(yu) 處不可移動文物長效保護

  劄達縣,總麵積2.46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人口僅(jin) 8000餘(yu) 人,這裏擁有古格王國遺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4月14日,劄達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盜掘古文化遺址案件中,發現被盜的兩(liang) 處文物遺址周圍有大量“擦擦”裸露在外。這一情況引起劄達縣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該院及時組織幹警聯合偵(zhen) 查機關(guan) 、文物部門,實地勘驗調查,發現裸露在外的“擦擦”與(yu) 被盜的“擦擦”形狀、圖案、大小均高度相似,同時裸露在外的“擦擦”無保護措施,極易自然風化和被盜。


圖為(wei) 劄達縣人民檢察院幹警開展文物“擦擦”搜尋工作。資料圖 阿旺金美 攝

  辦案組通過現場勘驗、固定證據等方式,確定劄達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局負有保護全縣文物的職責,且存在文物保護措施不力等情況,根據行政訴訟法,於(yu) 2022年6月1日決(jue) 定立案調查。

  同年7月2日,該院就劄達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局對裸露在外的文物“擦擦”保護不力一案召開行政公益訴訟公開聽證會(hui) ,並向該局公開送達檢察建議。

  劄達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局立即研究製定整改方案,組織人員推進整改工作;組織鄉(xiang) 鎮文化站工作人員、文保人員對兩(liang) 處遺址裸露在外的“擦擦”進行搶救性清理、修補工作。對兩(liang) 處遺址破壞較嚴(yan) 重、塔基塔身開裂、開洞的佛塔進行搶救性、保護性填補、封口修複;在有針對性地對10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製地帶進行宣傳(chuan) 的同時,研究製定《劄達縣文物安全責任製實施辦法》,與(yu) 252名文物保護人員簽訂文保人員協議書(shu) ,進一步明確了文物看管人員責任、要求、協議期限等詳細內(nei) 容。

  同年8月,劄達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局將整改情況書(shu) 麵回複至劄達縣人民檢察院。收到回複後,辦案檢察官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發現已按要求進行了整改,檢察建議得到良好落實。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