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小小葡萄“串”起甜蜜生活

發布時間: 2024-11-25 09:47:00 來源: 西藏日報

  “在美酒飄香的季節裏,我唱著那藏家祝酒歌,走在那雪域高原,望著遠方的朋友,歡迎你到高原來,姑娘敬你三杯酒……”月色皎潔,遊人歡聚,果拉卓瑪為(wei) 大家唱起了歡快的祝酒歌。

  318國道和214國道交匯於(yu) 芒康縣,這裏有西藏唯一的納西族聚居地——納西民族鄉(xiang) 。在當地,有不少像果拉卓瑪這樣經營農(nong) 家樂(le) 的家庭,為(wei) 來往遊客端出特色美食:用井鹽調製的加加麵滋味悠長,自家釀製的葡萄酒香醇可口。

  每年仲秋時節,達美擁雪山下的瀾滄江奔湧不息,古鹽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漫山遍野的葡萄園迎來豐(feng) 收,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像掛在架子上的寶石。

  走進當地第一家現代化葡萄酒生產(chan) 企業(ye) ——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濃鬱的酒香彌漫在空氣中。1989年出生的曲措美麗(li) 開朗,是這家企業(ye) 的總經理。記者前往采訪時,正是繁忙的葡萄采摘季,曲措帶領員工馬不停蹄地穿梭在葡萄園內(nei) 。

  納西村村民貢秋旺姆帶著一把剪刀和一個(ge) 竹筐,利落地將一串串葡萄剪下來,不一會(hui) 兒(er) 就裝滿了一筐。貢秋旺姆說:“河穀裏耕地較少,以前我們(men) 的收入主要靠製鹽。這幾年,開荒坡種葡萄,生活過得更加紅火。”

  不僅(jin) 是該企業(ye) 的葡萄園,當地村民家家戶戶種植的葡萄也迎來了豐(feng) 收,處處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曲措告訴記者:“由於(yu) 今年氣溫偏高,采收時間較往年提前了近20天,但收成不錯,葡萄很飽滿,口感也很好。”

  在納西民族鄉(xiang) ,家家戶戶都會(hui) 釀製葡萄酒。這項技術在當地可追溯至19世紀,據傳(chuan) 當時一位法國傳(chuan) 教士來此傳(chuan) 教,帶來了家鄉(xiang) 的葡萄種子。納西民族鄉(xiang) 屬於(yu) 幹熱河穀,特殊的地形和氣候非常適合葡萄生長,久而久之,當地群眾(zhong) 便學會(hui) 了種植葡萄和釀製葡萄酒,但之前很長時間,都是自種自釀自飲,缺少商品化、規模化發展。

  關(guan) 於(yu) 當地第一家規模化、現代化葡萄酒生產(chan) 企業(ye) ,曲措為(wei) 我們(men) 講起了創辦經曆。她的父母原本也是鹽農(nong) ,並在鄉(xiang) 裏經營一家商店。由於(yu) 需要外出進貨,曲措的父親(qin) 常年在318國道上跑,有一年去到四川邛崍,當地大大小小的酒廠引起了他的注意,跟廠家一聊發現製酒業(ye) 效益不錯。結合家鄉(xiang) 有釀製葡萄酒的傳(chuan) 統,他便收購了納西民族鄉(xiang) 一家瀕臨(lin) 倒閉的酒廠辦起了酒廠。2009年開始,曲措的哥哥洛鬆次仁接手酒廠,開始規模化、品牌化生產(chan) 、運營,創辦了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並於(yu) 2011年成功注冊(ce) “達美擁”商標。

  此後,在納西民族鄉(xiang) ,葡萄酒產(chan) 業(ye) 有了龍頭企業(ye) 的示範引領,進而帶動更多村民參與(yu) 其中,共享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的紅利。

  為(wei) 了帶動更多鄉(xiang) 親(qin) 致富,洛鬆次仁發動村民集中、集約種植葡萄,起初效果不佳,很多村民有顧慮。於(yu) 是,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自營葡萄園,並帶領一些願意加入的村民示範種植。看到先期加入的村民賺了錢,其他鄉(xiang) 親(qin) 也躍躍欲試,紛紛行動起來。如今,大片大片的葡萄園在高山峽穀間蔚為(wei) 壯觀。

  曲措向記者算了一筆賬:“種植青稞,一畝(mu) 地一年的收益隻有幾百元;種植葡萄,一畝(mu) 地一年的收益大概有3000元至5000元。”

  近年來,藏東(dong) 珍寶公司通過“企業(ye) +協會(hui) +基地+農(nong) 戶”的模式,帶動芒康縣南部三鄉(xiang) 群眾(zhong) 種植釀酒葡萄超過1000畝(mu) ,簽訂葡萄收購三方協議並提供技術幫扶。截至2023年,公司共向農(nong) 戶支付資金2000多萬(wan) 元,戶均增收8000餘(yu) 元。

  今年49歲的次仁,是納西民族鄉(xiang) 人,以前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2013年入職公司的他,如今已成為(wei) 種植基地負責人,年收入有6萬(wan) 多元。次仁說:“這份工作就在家門口,收入穩定,還能去山東(dong) 、寧夏等地參觀學習(xi) ,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

  曲措介紹,去年,該公司葡萄酒銷售達到1700多萬(wan) 元,今年有望突破2000萬(wan) 元。“團隊越來越專(zhuan) 業(ye) 化、年輕化。我們(men) 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和產(chan) 品研發力度,同時也在做酒窖改造和博物館建設等工作。希望能讓更多人品嚐一杯來自高原的芬芳美酒,通過一瓶葡萄酒,認識我的家鄉(xiang) 、來到我的家鄉(xiang) 。”

  除了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外,納西民族鄉(xiang) 還有芒康縣藏香葡萄酒業(ye) 有限責任公司、西藏福之源酒業(ye) 有限公司、覺龍莊園酒業(ye) 有限公司等企業(ye) ,葡萄酒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當地的支柱產(chan) 業(ye) 、富民產(chan) 業(ye) 。

  談及葡萄酒產(chan) 業(ye) 的發展,納西民族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牛英傑說:“我們(men) 將大力支持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發展,引導各家企業(ye) 抱團發展,申請打造西藏瀾滄江幹熱河穀產(chan) 區,通過差異化、品牌化運營,不斷提升葡萄酒產(chan) 業(ye) 的質效,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

  (西藏日報四川日報川藏線聯合報道組 記者:王香香 馬國英 周輝 根秋多吉 彭琦 蘭(lan) 珍 張思雨 琅珍)

  培育更多農(nong) 牧業(ye) “龍頭企業(ye) ”

  記者手記

  王香香

  如果說,利益聯結機製是農(nong) 牧民從(cong) 土地和產(chan) 業(ye) 發展中持續穩定獲益的“金腰帶”,那麽(me) ,如何利用好資源,將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讓農(nong) 牧民從(cong) 中得到真正實惠,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一個(ge) 大課題。

  近年來,在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等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企業(ye) 的帶動下,納西民族鄉(xiang) 通過“企業(ye) +協會(hui) +基地+農(nong) 戶”的模式,充分激活土地、技能、作物等資源,改變農(nong) 牧民在生產(chan) 和致富過程中“單打獨鬥”的局麵,構建起企業(ye) 、農(nong) 牧民雙贏的利益共同體(ti) 。

  從(cong) 中可以看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是引領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是帶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ti) 。要大力支持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加強對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的支持、引導與(yu) 服務,更好發揮龍頭企業(ye) 的引領帶動作用,有效助推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村繁榮、農(nong) 民增收。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