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於(yu) 奮鬥,能夠在高原工作,為(wei) 邊疆發展出一份力,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曆!”湖南省第七、第八批援藏幹部餘(yu) 前廣,談起2013年至2019年在山南市工作的經曆,話語裏充滿了“湘藏一家親(qin) ”的濃濃情誼。
援藏的六年裏,餘(yu) 前廣擔任山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積極探索創新援藏模式,全力促成湘藏兩(liang) 地幹部人才交流互派和培養(yang) 鍛煉,推動山南幹部監督工作躋身全區先進行列,先後兩(liang) 次獲得自治區優(you) 秀援藏幹部榮譽稱號。
在工作中,餘(yu) 前廣始終把在實踐中增強本領作為(wei) 履行組工崗位職責的前提,加強黨(dang) 情、國情、區情、市情的學習(xi) 研究,撰寫(xie) 《援藏工作貴在落實》等43篇文章,並堅持將理論付諸實踐,牽頭製定《山南市委組織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紀實實施細則》等製度。2016年,山南撤地設市和縣鄉(xiang) 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實現了零上訪、零舉(ju) 報、零違規。
餘(yu) 前廣援藏期間正值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關(guan) 鍵時期。期間,他參與(yu) 紮囊縣蹲點駐村工作,走村入戶與(yu) 群眾(zhong) 拉家常、交朋友,宣傳(chuan) 黨(dang) 的惠民政策,自費資助山南市一高特困生曲吉卓瑪完成高中學業(ye) 並順利考入大學,主動與(yu) 紮囊縣貧困戶洛桑紮西、仁增、次仁龍珠結成親(qin) 戚,幫助他們(men) 脫貧致富,結下了漢藏團結一家親(qin) 的深情厚誼。
援藏期間,餘(yu) 前廣積極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6年間,湖南與(yu) 西藏、山南的交流互訪日益密切,先後開展黨(dang) 政代表團互訪交流10次,有關(guan) 廳局和市州開展對口考察交流187次。餘(yu) 前廣還積極探索兩(liang) 地相關(guan) 部門結對共建新模式,對創新援藏模式、拓展援藏功能、深化援藏內(nei) 涵做出積極探索,成功推動長沙市一中與(yu) 山南市三高結對共建、嶽陽平江縣三陽鄉(xiang) 與(yu) 山南桑日縣絨鄉(xiang) 基層黨(dang) 建結對共建,進一步深化了湘藏兩(liang) 地交流交往交融。
立足山南所需、依托湖南所能,凝聚起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是高質量開展援藏工作的題中之義(yi) 。餘(yu) 前廣充分發揮組織部門優(you) 勢,主動加強與(yu) 兩(liang) 地人社、教育、衛健等部門的溝通協調,6年來,先後安排6批298名專(zhuan) 技人才開展技術援藏工作,培養(yang) 幫帶山南本土人才2700人次。同時,他積極牽線搭橋,先後安排12名藏族幹部到湖南掛職鍛煉,協調35名山南專(zhuan) 家到湖南進修學習(xi) ,在湖南為(wei) 山南幹部人才舉(ju) 辦培訓班35期、培訓719人次,協調湘藏兩(liang) 地各部門、係統、行業(ye) 之間開展交流學習(xi) 1980人次。
作為(wei) 湖南援藏工作隊副領隊,餘(yu) 前廣當好工作隊的“內(nei) 管家”,製定出台湖南援藏幹部人才“九嚴(yan) 禁”規定,對工作認真、實績明顯、遵規守紀的隊員給予表彰獎勵,對出現畏難情緒或思想鬆懈的個(ge) 別隊員及時批評教育,援藏工作隊2018年被評為(wei) 湖南省直機關(guan) 文明單位,2019年獲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