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布宮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在布達拉宮德央夏廣場巡邏。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布達拉宮始建於(yu) 公元7世紀,建築麵積約13萬(wan) 平方米,於(yu)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是西藏重要的文化地標建築。
1984年,為(wei) 了確保布達拉宮文物古跡安全,一個(ge) 消防班入駐布達拉宮。2003年,布達拉宮消防班升格為(wei) 消防中隊。2005年,消防中隊再次升格為(wei) 消防救援大隊。目前大隊共有漢、藏等多個(ge) 民族的消防指戰員49人。
布宮消防救援大隊在科技賦能的“物防+技防”基礎上,嚴(yan) 守人防攻略,不斷提高靈活處置突發事件水平。在150多米落差的布宮紅山之上,消防指戰員每天要上下2000多個(ge) 台階巡查。
布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緱旭飛說:“布達拉宮是‘曆史文化藝術的寶庫’,有很重要的意義(yi) 。在這裏做消防員,我們(men) 必須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態度。”
至今,這支隊伍成功保持了布宮40年“零火災”的優(you) 異成績。2011年10月,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授予大隊“布達拉宮模範消防大隊”榮譽稱號。2024年9月,大隊再次被表彰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
12月5日,布宮消防救援大隊指揮員在查看消防聯勤工作移交表。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2月5日,布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在例行檢查消防設備。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2月5日,布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在例行檢查消防設備。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2月5日,布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在例行檢查消防設備。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2月5日,布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協助群眾(zhong) 上樓梯。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布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在紅山上除草,消除冬季布達拉宮火災隱患(2019年1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布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在進行消防演練(2018年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