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通麥天險”不再險

發布時間: 2024-12-24 09:15:00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通車到拉薩,與(yu) 同時通車的青藏公路一起,結束了西藏沒有現代公路的曆史。70年來,川藏公路猶如一條蜿蜒曲折的飄帶,串聯起道路沿線的縣市區,形成一座座風景優(you) 美、設施完備、人氣聚集的現代化縣城。

  林芝市波密縣就是其中一個(ge) 代表。在波密境內(nei) ,70年前通車的川藏公路與(yu) 如今的“此生必駕318”國道重疊。207公裏長的波密段依山而建,恰位於(yu) “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中。縣城向西百餘(yu) 裏的通麥一帶,高山巍峨、猙獰崎嶇,時有滑坡塌方、泥石流發生,衝(chong) 毀掛在半山腰的國道,甚至導致車毀人亡,曾是無數司機談之色變的“通麥天險”。

  如今,寬敞平坦的瀝青路取代了土路,長達256米的通麥特大橋橫跨易貢藏布江,把天險通麥變為(wei) 大道通脈,沿線居民出門辦事更方便、“此生必駕318”成為(wei) 旅人心之所向。

  “沒有川藏公路的通車,沒有70年來持續投資和道路通行條件的極大改善,就沒有如今現代化的波密。這207公裏的國道,就像一條哈達,托起各族兒(er) 女燦爛的笑臉。”波密縣委書(shu) 記楊力說。

  高山深穀的“快遞自由”

  “小時候我連鞋子都穿不起,今天的生活,過去我都想象不到!”布尼瑪說。

  在波密縣古鄉(xiang) 嘎朗村,62歲的布尼瑪悠閑地坐在寬敞明亮的客廳裏,桌上是從(cong) 林芝市區運來的蘋果和芒果,客廳一角是女兒(er) 網購的運動單車。

  1981年,布尼瑪進入縣裏的汽車隊,在川藏線上開著解放牌汽車,從(cong) 成都運來油糧等生活必需品。

  “來回最快也要兩(liang) 周,有時候路堵了,一等就是十多天。”布尼瑪回憶,“冬天的土路上,車子經常打滑,我和師傅晚上得拿著手電筒,一點一點開車,看溝在哪裏。”

  路在變好。2016年4月13日,以102隧道、飛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號隧道、帕隆2號隧道和通麥特大橋、迫龍特大橋“五隧兩(liang) 橋”為(wei) 主的川藏公路通麥段整治改建工程完工通車,標誌著川藏公路南線318國道西藏境內(nei) 路段“黑色化”全部完成。

  “從(cong) 砂石路麵到現在的黑色路麵,波密的經濟、人們(men) 的生活水平也同路麵等級一起提升了。”波密縣交通運輸局原局長陳東(dong) 說,從(cong) 人背馬馱到“三通一達”等快遞公司設立站點,波密百姓的生活大變樣。

  如今,波密縣有將近10個(ge) 市場化快遞公司。紮木鎮桑登村村民曲珍網購的化妝品從(cong) 沿海地區發貨,當周就送到她的手中。

  中通快遞波密站陳經理說:“站點成立10年了,這幾年業(ye) 務量越來越好。今年‘雙11’期間,平均每天要處理800多單。”

  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林芝市郵政行業(ye) 寄遞業(ye) 務量累計完成1096.43萬(wan) 件,同比增長19.03%;其中,快遞業(ye) 務量達207.52萬(wan) 件,同比增長42.86%。

  吃穿日用“網淘海選”沒有“快遞焦慮”,孩子走出山穀見識更廣闊天地,手機、音響等現代電子設備融入日常生活……已經退休的陳東(dong) 回憶,20世紀70年代,波密“雨天滿城泥,晴天滿城灰”,90年代縣城夜間常斷電,街上每個(ge) 商鋪都用著發電機,徹夜轟鳴。

  “現在走在波密的路上,公園、廣場、夜晚燈火通明的江景……這裏已是一座現代化城市。”陳東(dong) 說。

  林下“疙瘩”漂洋過海

  波密有“五寶”:藏豬、天麻、茶葉、靈芝菌和羊肚菌。這些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品過去長期在田間、山頭、林下“躺睡”,寂寂無聞。當地鄉(xiang) 親(qin) 們(men) 說,川藏公路把波密“五寶”送出大山。

  1996年3月,從(cong) 四川來波密務工的秦祥書(shu) 在318國道上遭遇特大雪崩,積雪掩埋了幾十位同行的工友,他一度恨透了這條路。沒有想到,自己日後會(hui) 在公路沿線紮根落戶;更沒有想到,波密天麻靠著這條路,讓他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致富。

  2002年,秦祥書(shu) 已和藏族姑娘卓群結為(wei) 夫婦,成為(wei) 波密縣鬆宗鎮棟亞(ya) 村村民,從(cong) 他家就能看見國道。村裏鄉(xiang) 親(qin) 種樹挖到“白疙瘩”誤以為(wei) 樹根;但秦祥書(shu) 順著鐵鍬上的白漿挖出一看:是中藥材天麻!

  此後,他帶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認采野生天麻;2008年,村裏開始仿野生種植天麻。

  野生天麻依靠與(yu) 蜜環菌共生吸取營養(yang) 。“現在用的蜜環菌種,是用本土菌種選育的,價(jia) 格低廉,質量好。”秦祥書(shu) 說,這得益於(yu) 沿著318國道來的仇博士和他的公司。

  2020年春,雲(yun) 南省的天麻專(zhuan) 家仇全雷三次來到波密,在這裏注冊(ce) 了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產(chan)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波密的野生天麻種質資源主要分布在國道附近,經過檢測,幾種有效成分都顯著高於(yu) 外地植株。”仇全雷說。

  每年11月,波密進入天麻采挖季,全縣可年產(chan) 鮮天麻20多萬(wan) 斤。

  快捷的物流穩住了客源的需求。新鮮的天麻在客戶下單20分鍾後,就能從(cong) 波密縣城發貨,4天內(nei) 就能送到北京、上海的客戶手上。

  今年,藏天麻公司從(cong) 波密7個(ge) 鄉(xiang) 鎮500餘(yu) 戶農(nong) 民手中收購種植天麻,帶動人均年增收1.2萬(wan) 元。

  圍繞“五寶”,波密近年還有不少喜事:藏天麻納入全國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目錄;認定全國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茶)基地;建成西藏第一個(ge) 免檢藏豬養(yang) 殖場;茶葉、天麻、靈芝菌、羊肚菌種植規模達1.02萬(wan) 畝(mu) ……2023年,波密縣五大農(nong) 牧特色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1.63億(yi) 元,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增收3590餘(yu) 萬(wan) 元。

  今年11月,藏天麻公司副總經理董斌從(cong) 北京帶回一個(ge) 好消息:馬來西亞(ya) 等國的客商,在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hui) 上與(yu) 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波密天麻即將走向國際市場。

  “我們(men) 的天麻也能漂洋過海了!”秦祥書(shu) 說。

  川菜成為(wei) 波密“網紅”

  318國道上的通麥,是波密縣易貢鄉(xiang) 下屬的一個(ge) 自然村;但它的發展規模不亞(ya) 於(yu) 當地一個(ge) 小城鎮,因此它在行政區劃中被定為(wei) “小集鎮”。沿途駐足用餐的遊客會(hui) 有疑問: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樣一個(ge) 像鎮的村?村裏怎麽(me) 有大量川菜館?

  “辣子雞來嘍!”52歲的滕菊花在自家川菜館——天域農(nong) 莊裏招呼客人。農(nong) 莊被群山環繞,南腔北調的食客大快朵頤,這裏向西3.7公裏就是通麥特大橋。

  從(cong) 前,通麥天險因塌方、泥石流道路不通,過往車輛被困幾天、排隊數裏是常事。大量人員停留創造了商機,小飯店、小超市、小旅館逐漸聚集。

  作為(wei) 318國道改造提升建設的後勤保障人員,2001年,滕菊花從(cong) 四川遂寧來到波密,為(wei) 修路人員做飯。一次,有群師生從(cong) 易貢到波密參加考試,路遇塌方,學生的腿被砸傷(shang) ,多虧(kui) 滕菊花及時幫忙止血包紮,才沒耽誤趕路。這些經曆,讓滕菊花萌生了讓過往人們(men) 吃頓熱飯、歇歇腳的想法。

  通麥天險上原有一座鋼架懸索橋,由於(yu) 承載量不夠,客商需要卸車倒運。這為(wei) 通麥一帶聚攏來了第二重人氣。

  當時,滕菊花的農(nong) 家樂(le) 沒有足夠床位,她添出幾間簡易板房。盡管條件簡陋,客人們(men) 隻能擠著將就過夜;但一碗熱湯、一張小床,已成為(wei) 國道上不少司機和客商洗脫疲憊的溫暖一站。

  2015年12月,通麥特大橋通車。它讓通麥段徹底告別天險,為(wei) 波密迎來大量遊客。巧合的是,不論從(cong) 東(dong) 西哪個(ge) 方向來,遊客路過通麥一帶時,刹車板往往都踩在飯點兒(er) 上。

  “遊客越來越多,有時候都忙不過來。”滕菊花說,如今每逢旺季,農(nong) 莊日均接待遊客超800人。

  工布石鍋、帥哥餐廳、山東(dong) 水餃……波密還有許多遠近聞名的餐飲品牌,每家背後都有自己的國道故事。

  12月11日,波密縣舉(ju) 辦美食節,餐飲品牌們(men) 用39道特色菜喜迎八方來客。多年來因路而生、獨樹一幟、各放異彩的本地和外地飯館,逐漸成長為(wei) 一家家“網紅”飯店,共同打造出波密一張五彩繽紛的美食名片。

  每年夏季是波密的旅遊高峰期,日均途經、駐留波密遊客約1.8萬(wan) 人次,車流量超6000台次。據統計,截至目前,波密縣2024年接待遊客近300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3億(yi) 元。

  從(cong) 難通人煙、遍地木板房的閉塞小鎮,到高樓林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藏東(dong) 南名縣,波密與(yu) 川藏公路緊密相連,今非昔比。“波密因路而生、因路而建、因路而興(xing) 。對波密來說,這207公裏路,就是民族團結之路、文明進步之路、共同富裕之路。”楊力說。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