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特殊關(guan) 懷下,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區教育係統全麵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緊緊圍繞“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以教育之力不斷厚植各族群眾(zhong) 幸福底色。
今日的西藏教育領域,政策之優(you) 前所未有、保障之強前所未有、成效之好前所未有,與(yu) 全國同步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截至2023年底,全區教育年投入由1959年的182萬(wan) 元增長到2023年的393億(yi) 元,累計投入3421億(yi) 元,其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累計投入2936億(yi) 元,是1959—2011年期間總投入的6倍;全區各級各類學校達3472所,教職工9.53萬(wan) 人,各級各類在校生總數96萬(wan) 人。
高瞻遠矚 領航定向
1951年,新中國在西藏建立了第一所公辦學校——昌都小學,這也是西藏曆史上第一所現代意義(yi) 上的學校。隨後,西藏第一所現代初級中學——拉薩中學誕生於(yu) 1956年;1958年,黨(dang) 中央為(wei) 西藏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校——西藏公學在陝西鹹陽成立……自此,西藏教育事業(ye) 從(cong) 無到有、由弱變強,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實現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曆史巨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大力發展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ye)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西藏教育工作——
2013年,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努力讓西藏各族群眾(zhong) 享有更好的教育;
2015年,在內(nei) 地西藏班(校)辦班30周年之際作出“在內(nei) 地辦班成績顯著,意義(yi) 深遠,應堅持完善,要好好總結並提出長遠規劃”的重要批示;
2020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強調,重視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愛國主義(yi) 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ge) 青少年的心靈深處。要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不斷增強各族群眾(zhong) 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
2021年,視察西藏時強調,辦好就業(ye) 、教育、社保、醫療、養(yang) 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一件一件抓落實,讓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
春風化雨,澤潤心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教育工作的殷殷囑托、諄諄教誨,早已化為(wei) 西藏深耕“教育試驗田”的堅定行動和生動實踐。多年來,西藏積極響應各族群眾(zhong) 對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的新期待,始終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各族群眾(zhong) 受教育權利得到充分保障。
——建立“國家為(wei) 主、省級統籌”的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製、15年公費教育體(ti) 係和從(cong) 學前至高等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ti) 係,21次提高教育“三包”標準、年生均經費標準達到5620元。
——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全麵改薄”工程、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農(nong) 牧區學校安全飲水工程和高寒高海拔學校供暖工程等重大專(zhuan) 項,學校辦學條件全麵改善,全區74個(ge) 縣(區)全部實現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製,實施教師教育振興(xing) 計劃,完善“國家、區、市、縣、校”五級培訓體(ti) 係,全麵提升教師隊伍能力素質,滿足高質量教育發展需求。
——實施高海拔艱苦邊遠地區教師定向培養(yang) 計劃、鄉(xiang) 村教師定向培養(yang) 計劃。推動義(yi) 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推動全區縣域教師動態配置,教師區域分布結構明顯改善。
蹄疾步穩 整體(ti) 推進
2023年5月17日,一個(ge) 陽光明媚的周三上午,一節電教課在南木林縣第一中學七(2)班師生間有序進行,20餘(yu) 名學生坐在各自電腦桌前,熟練地操作著鍵盤和鼠標。通過“西藏教育珠峰旗雲(yun) ”教育服務平台,他們(men) 搜索感興(xing) 趣的視頻課件,以鞏固平時所學知識。
這是西藏推進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個(ge) 縮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努力破解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教育問題,不斷縮小城鄉(xiang) 、區域、校際、群體(ti) 差距,不斷推進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為(wei)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西藏實施一係列舉(ju) 措,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新進展。
——基礎教育實現量質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義(yi) 務教育從(cong) 實現基本均衡發展到向優(you) 質均衡發展邁進,高中階段教育全麵普及;西藏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90.43%、97.78%、91.22%;在全國民族地區率先實現國家統編教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版教材使用全覆蓋,區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實現全覆蓋;所有適齡兒(er) 童少年實現從(cong) “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
——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日益完善。西藏形成了以中職教育為(wei) 基礎、高職高專(zhuan) 為(wei) 重點、學曆教育和職業(ye) 培訓相結合、區內(nei) 辦學和區外辦學並舉(ju) 、區內(nei) 外職業(ye) 教育優(you) 勢互補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全區有中等職業(ye) 學校13所,在校生3.2萬(wan) 人,教職工3300餘(yu) 人,設置16個(ge) 專(zhuan) 業(ye) 大類,開設8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高職高專(zhuan) 院校3所,在校生1.2萬(wan) 人,教職工約1000人。
——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能力顯著提高。西藏實施高等教育振興(xing) 計劃,高等教育的發展取得新進展,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zhuan) 業(ye) 建設32個(ge) ,支持西藏高校開展新工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項目20個(ge) ;4所本科高校均成為(wei) 博士學位授權單位,西藏大學成為(wei) “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部區合建高校,民族優(you) 秀文化和高原科學與(yu) 技術兩(liang) 大“藏”字牌特色學科群建設形成獨特優(you) 勢。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牽動著千家萬(wan) 戶、莘莘學子。如今,西藏教育實現從(cong) 滿足基本教育需求到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各族人民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政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教育打開了西藏各族群眾(zhong) 走向現代化的幸福之門。
立德樹人 培根鑄魂
教育為(wei) 本,德育為(wei) 先。
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近年來,全區教育係統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明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入推進提質培優(you) 計劃,持續開展“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專(zhuan) 題教育和“鑄魂育人、五個(ge) 合格”工作,全麵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024年度全國教書(shu) 育人楷模張艾平,是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在近20年講台生涯中,“如何讓思政課打動人心?如何通過思政課造福社會(hui) ?如何實現一名思政課教師的使命?”一直是縈繞在他心頭的三個(ge) 問題。
張艾平結合實際,摸索出思政課專(zhuan) 屬模式:“在實踐中講理論”。他走出教室講思政,以譚冠三紀念園為(wei) 思政課實踐基地,組織成立義(yi) 務講解組,營造濃厚學習(xi) 氛圍;創建老西藏精神勞動教育基地,帶領學生開荒植樹,完成110畝(mu) 荒山綠化;組建老西藏精神學習(xi) 與(yu) 傳(chuan) 承社團,為(wei) 21萬(wan) 人次講解3200多場次……他將思政教育從(cong) 書(shu) 本延伸至學生的生活日常,讓他們(men) 真正愛上思政課。
張艾平說,理論並不枯燥,放在合適的環境裏就能被激活,釋放出無窮的力量。
放眼全區,站在“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的時代潮頭,西藏各級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更新思政教育思路,將民族團結課程納入課表,全麵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網絡;強化校園文化陣地和中小學德育室建設,實現全區大中小學校園文化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全覆蓋。截至目前,西藏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校396所、示範班級399個(ge) 、示範宿舍391個(ge) 、全區學校民族團結進步基層黨(dang) 組織示範點49個(ge) 。
教育興(xing) 則國興(xing) ,教育強則國強。新時代新征程上,全區教育係統將繼續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牢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初心使命,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ge) 創建”,充分發揮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質、團結凝聚人心、培養(yang) 造就人才方麵的關(guan) 鍵作用,以隻爭(zheng) 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風貌,奮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為(wei) 全麵推進教育強區建設、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西藏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