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氣象高質量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全區地麵氣象觀測站點增至1221個

發布時間: 2024-12-30 09:47:00 來源: 西藏商報


自治區氣象台工作人員觀察氣象台站實況。資料圖

  12月27日,2024年西藏氣象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hui) 在拉薩召開。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2022年11月29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科學謀劃了氣象高質量發展的19項重點任務。7地(市)及所有設氣象主管機構的縣人民政府均出台《實施意見》落實配套文件,形成了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氣象高質量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新建自動站129套 

  氣象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厚實

  自治區氣象局科技與(yu) 預報處副處長羅布介紹,針對極端惡劣天氣重點發生區域和部分監測盲區新建自動站129套,圍繞重大工程建設易災區新建自動站50套,全區地麵氣象觀測站點增至1221個(ge) ,每萬(wan) 平方公裏站點數由2023年的8.6個(ge) 增至10.2個(ge) 。提升短臨(lin) 監測預警,強化短臨(lin) 天氣監測能力,新建天氣雷達13部,天氣雷達總數增至32部,雷達監測人口覆蓋率較2023年提高23.8%,短臨(lin) 災害性天氣預警提前量增至39分鍾,較去年提高近10%。

  提高業(ye) 務服務能力,推動從(cong) 單一“要素”預報向風險預警轉變,在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預警基礎上,新增暴雪風險預估產(chan) 品,為(wei) 科學防範應對提供氣象支撐。智能網格預報精細化程度提升至3公裏、重點區域1公裏。在災害性天氣來臨(lin) 前0—2小時,6至15分鍾能更新1次精準短期快速預報。

  建立“31631”遞進式服務模式

  第一道防線作用更加突出

  自治區氣象局應急與(yu) 減災處副處長代華光介紹,全麵融入自治區綜合防災減災救災指揮調度工作體(ti) 係,強化區—市—縣—鄉(xiang) —村五級聯動的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ti) 係,與(yu) 4部門聯合建立常態化氣象防災減災服務機製,將氣象預警列入涉災部門應急響應前置條件。建立西藏強降雨和暴雪“31631”遞進式服務模式,年內(nei) 發布重大天氣過程防範提醒5期,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1次,累計發布預警信息785期,開展“叫應”696次,為(wei) 應對今年28次全區大範圍災害性天氣過程提供了支撐。特別是在7·24尼木縣泥石流災害中,因氣象預警、應急響應聯動及時,33戶284名群眾(zhong) 安全轉移,實現大災“零傷(shang) 亡”。

  優(you) 化森林火險氣象預報指數,建立森林火險高級別應急響應聯動機製,服務森林火情“早發現、快處置”。研發“西藏精細化靶向式預警信息發布係統”,實現信息精準發布,年內(nei) 發布預警信息16次,服務18.3萬(wan) 人次。著重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問題,新增應急廣播為(wei) 預警信息傳(chuan) 播渠道,聯合地方主流媒體(ti) 、新媒體(ti) 等,服務 3300萬(wan) 餘(yu) 人次,覆蓋率達98.74%。

  推動“氣候好產(chan) 品”認證

  氣象賦能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氣象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毛時成介紹,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麵向涉農(nong) 決(jue) 策管理部門發布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7期,麵向基層農(nong) 技人員、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提供春耕春播、秋收秋種等各類氣象服務信息129期,《西藏2024年6月上旬農(nong) 業(ye) 氣象情報》預測了階段性農(nong) 業(ye) 氣象幹旱,在主要農(nong) 區人工防雹增雨作業(ye) 973次,為(wei) 農(nong) 牧生產(chan) 提供氣象支撐。協調推動隆子黑青稞、朗縣辣椒、那曲冬蟲夏草先後通過“氣候好產(chan) 品”認證。對接行業(ye) 需求,優(you) 化重大工程建設“一點一策”氣象服務模式,為(wei) 施工單位提供“點對點”精細化氣象服務。聯合能源、電力部門開展城市供暖、電力輸送專(zhuan) 業(ye) 氣象服務和能源供應線路關(guan) 鍵路段氣象預報預警服務。

  常態化開展主要公路和鐵路運行氣象服務,聯合公安、交通部門優(you) 化提升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氣象保障。與(yu) 民航部門聯合開展航運通道預報預警。聚焦公共服務,創新開展“一縣一策”氣象服務。開發4A級以上自然旅遊景點專(zhuan) 業(ye) 服務產(chan) 品。圍繞公眾(zhong) “個(ge) 性化”需求,發布紫外線強度、含氧量、空氣質量、穿衣指數等服務產(chan) 品,公眾(zhong) 滿意度評分為(wei) 91.6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地空協同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e) 體(ti) 係,常態化開展高原大型無人機增雨(雪)作業(ye) 38次。深化“氣象+河湖長”“氣象+林長”合作,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15個(ge) 湖泊、17個(ge) 冰川開展衛星遙感監測分析,助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治理。提升生態氣候價(jia) 值,助力勒布溝、魯朗、察隅獲評“中國天然氧吧”。推薦林芝波密天麻、朗縣辣椒、色季拉山高山杜鵑、墨脫茶葉、阿裏岡(gang) 仁波齊、米林南伊溝等特色氣候資源及生態文旅品牌在央視CCTV1、CCTV17《天氣預報》窗口展播,提升品牌效應。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氣象風險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進一步強化

    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地麵氣象觀測站點已增至1221個,每萬平方公裏站點數由2023年的8.6個增至目前的10.2個,進一步強化了西藏氣象風險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詳細]
  • 西藏氣象服務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2024年西藏氣象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27日在拉薩舉行。發布會介紹,為加快推進西藏氣象高質量發展,全麵提升氣象保障服務“四個創建”能力,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科學謀劃了氣象高質量發展的19項重點任務。  [詳細]
  • 西藏自治區首屆氣象服務大會在拉薩召開

    12月6日,西藏自治區氣象局舉辦首屆氣象服務大會。會議旨在加強氣象部門與各行業之間的交流協作,進一步優化氣象服務模式,提高氣象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