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定日縣發生 6.8 級地震!專家解讀:地震預警來臨的幾秒內,我們可以做什麽?

發布時間: 2025-01-07 15:42:00 來源: 科普中國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今日(1月7日)9時5分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北緯28.50度,東(dong) 經87.45度)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本次地震周邊5公裏內(nei) 的村莊有塘仁村、雪珠村、嘎熱果吉村、美朵村、查吉、拉倉(cang) 、康窮,20公裏內(nei) 的鄉(xiang) 鎮有措果鄉(xiang) 、曲洛鄉(xiang) 。初步統計,地震已造成人員傷(shang) 亡。

 
這是1月7日在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xiang) 通來村拍攝的房屋倒塌情況。新華社發


這是1月7日在日喀則市定日縣協格爾鎮拍攝的受損房屋。新華社發

  截至今天10時,共記錄多次餘(yu) 震,其中最大餘(yu) 震為(wei) 4.4級。

  地震來襲,到底應該怎麽(me) 躲?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副主任陳虹在科普中國星空講壇的演講,給大家如下建議:

  地震來襲

  應該怎麽(me) 躲

  科學避險

  科學避險,首先需要大家養(yang) 成一個(ge) 習(xi) 慣:

  在日常生活、學習(xi) 、工作中,要會(hui) 識別和分析家中及辦公環境的地震災害風險隱患,尤其是那些容易傾(qing) 倒的大型家具、容易砸到人的懸掛物、發生位移容易損壞的燃氣管道和電線等裝置以及在上班、上學途中的巨大的廣告牌和玻璃幕牆。

  因為(wei) 一個(ge) 7級地震,可能不會(hui) 造成建築物的完全坍塌,但是在玻璃幕牆下麵行走,玻璃會(hui) 碎,這是很危險的。

  家裏能排除隱患的排除隱患,能固定的固定,在路上也要想到,“一旦要地震了,我一定不往那兒(er) 跑,不從(cong) 那底下跑”,大家要能主動識別、避免身邊的隱患,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成功的應急避險,還需要我們(men)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震前的避險準備,這樣才能在地震發生時,做出正確的避險行為(wei) 。

  在上學上班、日常生活中,都要規劃好避險的緩衝(chong) 區和避險的疏散路線,就是要往哪兒(er) 逃。家裏哪兒(er) 是安全的、學校哪兒(er) 是安全的、工作場所哪兒(er) 是安全的,要製定屬於(yu) 自己的應急避險預案。

  另外,還要提前掌握反複演練,地震避險方法。


供圖:陳虹

  震時緊急避險怎麽(me) 做?

  我國是地震災害嚴(yan) 重的國家,在地震的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地震避險方法。

  比如唐山地震我們(men) 總結了“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疏散”的方法,汶川地震我們(men) 總結了“能跑則跑,不能跑則躲”,一些強有感地震總結了“不能跳樓、不能盲目外逃”。

  震時避險應遵從(cong) 下列原則:

  一是因地製宜。根據所處環境和客觀條件,選擇合適的避險方法。

  二是果斷。沉著、冷靜、按預案快速行動。

  三是要迅速撤離。避免踩踏或慌亂(luan) 導致不必要的傷(shang) 亡。

  地震有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包括地震震中、震級、發生時間、破壞地震波到達時間,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所處的位置的預估的烈度。

  烈度5度以上是一個(ge) 分界。5度以上能躲就躲,5度以下不用跑。5度的概念是屋裏牆上一些掛件可能會(hui) 掉下來,但房子不會(hui) 倒。


供圖:陳虹

  預警信息裏還有一個(ge) 是S波到達你的時間是多少秒。

  像上麵這張圖裏顯示的是75秒。一般來說,一個(ge) 地震如果75秒以後才會(hui) 到達,說明離震中位置比較遠,基本不需要避險。但如果是9級地震,75秒到你那兒(er) ,就得考慮考慮了,因為(wei) 這個(ge) 地震比較大,75秒以後,可能烈度還在6度或7度以上。

  預警是有盲區的,如果站在盲區範圍內(nei) ,就需要你自己來感知地震的大小和遠近。不同大小、遠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壞程度是不同的,采取的避險方法也不同。遠震、小震不用避,近震、大震才需要避險。

  手機上可以設置地震預警,不同手機型號可以參考下麵的方法↓↓↓

  1. 華為(wei)

  設置→安全→應急預警通知→地震預警。

  2. 小米

  手機管家→家人關(guan) 懷→地震預警。

  3. 榮耀

  設置→安全→應急預警通知→地震預警。

  4. OPPO

  設定→安全→SOS緊急聯絡→自然災害警報→地震警報。

  5. vivo

  天氣App→設置→地震預警→啟用地震預警服務。

  6. 其他手機

  搜索“地震預警”關(guan) 鍵詞,自行下載相關(guan) App。

  微信也可以設置地震預警,方法如下↓↓↓

  如何判斷地震的遠近和大小?

  不同距離的地震,晃動的方向是不一樣的。近震是先上下顛簸,然後左右前後晃動,遠震不會(hui) 出現上下顛簸,而是長時間的前後左右晃動。

  換句話說,我們(men) 感覺到明顯的上下顛簸的時候,就需要避險了。

 
供圖:陳虹

  對於(yu) 抗震能力弱的建築物,在單層房屋或樓房一二層的人員,要迅速撤離到室外的安全區域,在樓房三層及以上的人員,就近躲避。對於(yu) 抗震能力強的建築物,可以就近躲避。

  當就近躲避時,要蹲下蜷曲身體(ti) ,降低身體(ti) 重心,縮小麵積,額頭置於(yu) 膝蓋之間,雙手保護頭部。如果有條件的話,用手帕、濕巾等物品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掉落。

  身處高層建築時如何避險?

  高層住宅大多都是框架結構,在抗震設防上,我們(men) 國家考慮了“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標準。高樓是來不及跑出來的,所以應該選擇就地躲避。

  我們(men) 要遠離主牆麵、門窗和有高大家具的地方,迅速到衛生間、廚房等小開間房間躲避,等晃動停止後,再沿消防通道有序疏散,以防後續餘(yu) 震的影響。疏散時禁止乘坐電梯,也不提倡在有地震的時候,利用繩索逃生。


供圖:陳虹

  地震往往還會(hui) 產(chan) 生滑坡坍塌,及時避險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所處的位置在坍塌影響範圍外,一定要繞行。如果滑坡的速度非常快,最好原地不動,抱緊一棵大樹不鬆手。泥石流則不一樣,泥石流不建議抱大樹。

  地震是可怕的,但是最可怕的是地震來了,我們(men) 不知道如何做正確的事情,讓我們(men) 一起做好應對災難的準備。

  最後,這份地震自救指南海報建議一定要收藏↓↓↓

  策劃製作

  來源丨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科普中國此前內(nei) 容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林林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