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定日縣6.8級地震丨群眾如何安置?房屋緣何受損嚴重?下一步重點在哪?相關部門回應關切

發布時間: 2025-01-10 08:57:00 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

  西藏日喀則定日縣6.8級地震震後進入第三天。受災群眾(zhong) 安置情況怎樣?為(wei) 何此次地震房屋受損如此嚴(yan) 重?接下來將開展哪些工作?針對社會(hui) 關(guan) 切,有關(guan) 負責人在9日舉(ju) 行的此次地震受災救援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一一回應。

  “當前第一輪全範圍搜救工作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我們(men) 還會(hui) 深入細致地開展大規模的搜救,堅持不漏一村一人,全覆蓋無盲區,最大限度保證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西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黨(dang) 委書(shu) 記、副廳長郝濤說。

  受災群眾(zhong) 安置情況怎樣?

  “在國家及社會(hui) 各界支援下,受災群眾(zhong) 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郝濤介紹,災區共設置224個(ge) 安置點,安置人員4.75萬(wan) 人;搭建帳篷12730個(ge) ,安裝加熱設施12043個(ge) ;緊急調運援藏毛毯、取暖器、食品、藥品等物品共61.2萬(wan) 件。

  醫療衛生方麵,各級醫療機構累計收治傷(shang) 員337名,經救治後出院246名,醫療救治工作正逐步從(cong) 應急救治轉向規範治療。同步開展安置點防疫消殺、設立醫療服務點等。

  在基礎設施方麵,地震災區電力、通訊、交通等已基本恢複。

  記者了解到,經過搶修,震區5處國省幹道公路已全部搶通實現單車通行,10處農(nong) 村受損路段已正常通行。震區附近4座受損水庫,2處已采取降低水位處理,其餘(yu) 運行正常。此外,暫停的拉日鐵路也已恢複運行。

  房屋緣何受損嚴(yan) 重?

  截至目前,經初步排查,地震造成27248戶房屋受損、3612戶房屋倒塌。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廳長李修武在發布會(hui) 上說,此次地震房屋受損嚴(yan) 重,主要是因為(wei) 地震等級高、烈度強、震源淺,震中周邊鄉(xiang) 鎮、村莊相對集中,才造成較為(wei) 嚴(yan) 重的房屋受損。

  根據西藏自治區地震局現場調查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此次地震極震區烈度達到9度,破壞性極強,對房屋建築造成了較大破壞。其次,此次地震震中位於(yu) “申紮—定結”構造裂穀內(nei) ,震源深度僅(jin) 10公裏,屬淺源地震。震源越淺,破壞力越強,對地表建築物的破壞力更大。

  李修武還介紹,震中與(yu) 周邊集鎮、村莊距離近。本次地震震中周邊5公裏內(nei) 有7個(ge) 村莊,震中20公裏範圍內(nei) 有2個(ge) 鄉(xiang) 鎮,震中與(yu) 周邊集鎮、村莊距離近,導致集鎮、村莊受損房屋較多。

  目前西藏住建部門正在組織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奔赴災區,全麵排查災區房屋,及時排除險情,並同步開展災損評估,為(wei) 下一步製定災後恢複重建方案打下基礎。

  下一步救災重點在哪?

  記者從(cong) 新聞發布會(hui) 了解到,針對地震災區高原缺氧、低溫嚴(yan) 寒的特殊情況,下一步禦寒保暖問題將是抗震救災工作的重點,確保受災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深刻認識到災區地處高海拔區域的特殊情況,把受災群眾(zhong) 禦寒保暖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郝濤說。

  據郝濤介紹,下一步,將繼續做好受災群眾(zhong) 安置工作,協調相關(guan) 部門繼續向災區調運救災物資,提升受災區群眾(zhong) 臨(lin) 時安置生活水平,確保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

  在做好禦寒保暖工作的同時,還將做好受災群眾(zhong) 撫恤、心理援助等善後工作,對孤寡老人、留守兒(er) 童、困難群眾(zhong) 給予重點關(guan) 注和特殊照顧。

  同時,西藏還將全麵排查受損房屋及地質災害隱患,強化現場安全管控和安全巡查,避免發生次生傷(shang) 亡;積極組織開展地震災情調查、災害核查、綜合評估,進一步統計災害損失。

  除此之外,在受災群眾(zhong) 安置、災後重建階段,相關(guan) 部門還將持續加大人員統籌、物資調配,跟進做好新增安置點接電工作,加強電力設施運行維護,確保受災群眾(zhong) 可靠用電、溫暖過冬。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