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西藏定日縣曲洛鄉(xiang) 措昂村,首批入住活動板房的村民正在搬運物品,為(wei) 入住做準備。記者 張武軍(jun) 攝
1月11日,西藏定日縣曲洛鄉(xiang) 措昂村,中午11點剛過,村民索朗格桑的手機裏彈出消息:大家來村委會(hui) 集合,分板房!
索朗格桑一個(ge) 箭步邁出帳篷,一邊小跑一邊招呼著路上的鄉(xiang) 親(qin) :“快來,分板房了!”
“咱村一共111戶,632個(ge) 人,今天已具備入住條件的板房有81間。”措昂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拉巴說。
怎麽(me) 分?全村分成10個(ge) 組,每組7到8間板房,組內(nei) 抽寫(xie) 著數字1到10的紙條,數小則得。
“沒抽到的呢?”“下一批板房馬上就蓋好了,沒抽到的預計明後天能住進去。”
“板房裏都有啥呀?”“有床有電有暖爐,外麵的水龍頭過兩(liang) 天就安好了。”
村民們(men) 你一言我一語地詢問,拉巴一一解答。
“中了!”索朗格桑興(xing) 奮地握著紙條向妻子招手。
“去領鑰匙吧!”拉巴拍了拍索朗格桑,“下午抓緊搬,晚上就能住‘新房’了。”
拿上鑰匙,牽起妻兒(er) ,到物資發放處又領了一大袋糌粑,索朗格桑一家笑容滿麵地坐上電三輪前往活動板房安置點。
這一天,措昂村板房入住了受災群眾(zhong) 51戶,共300餘(yu) 人。
一排排板房前停滿三輪車,村民屋裏屋外地忙活著:女孩尼瑪普赤,拿著笤帚在屋裏轉著圈掃灰;貢格洛卓大哥,彎著腰從(cong) 車上扛下床墊送進屋裏;德慶旺紮小朋友,帶著夥(huo) 伴參觀“新房”……
暮色四合,措昂村的活動板房安置點亮起盞盞燈光,暖爐升騰起團團霧氣。“這房子防風還保暖,我們(men) 一家四口安心了。”索朗格桑說。
“大家有啥需要盡管找我,今晚睡個(ge) 好覺吧。咱可以在這兒(er) 安安穩穩過個(ge) 冬了!”拉巴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