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縣措果鄉(xiang) 安置點的孩子們(men) 正在吃餃子。
定日縣長所鄉(xiang) 古榮村的受災群眾(zhong) 收到熱騰騰的飯菜。
在定日縣措果鄉(xiang) 的愛心人士為(wei) 當地受災群眾(zhong) 提供免費熱食。
1月10日18時左右,日喀則市定日縣措果鄉(xiang) 野江村震後安置點升起嫋嫋炊煙,有的消防員在給土豆削皮、有的在切肉、有的手持大鏟熟練翻炒,煙火氣在安置點彌漫。
“這個(ge) 是早上剛到的新鮮牛肉,我們(men) 打算做個(ge) 白蘿卜燉牛肉。”日喀則市森林消防大隊炊事班副班長嘎瑪石曲邊切肉邊介紹道,“我們(men) 一共有4名炊事員,負責削皮、切菜切肉、配菜、烹飪等,還有兩(liang) 名司務長幫忙生火、拿材料等。”
20時,受災群眾(zhong) 有序排隊打飯,安置點飄過陣陣飯菜香味。“中午吃的是土豆白菜燉紅燒肉罐頭,可好吃了。下午消防員叔叔說晚餐有白蘿卜燉牛肉,我很喜歡吃牛肉,所以早早過來排隊了。”12歲的阿旺卓嘎說。
青椒回鍋肉、炒蓮白、土豆白菜燉紅燒肉罐頭、白蘿卜燉牛肉……這一天的飯菜都很豐(feng) 盛。“吃得特別好,真的很好,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受災群眾(zhong) 強巴說。
定日縣“1·07”地震發生後,各安置點受災群眾(zhong) 的熱食保障成為(wei) 了最緊要的事。日喀則市森林消防大隊迅速行動,不僅(jin) 立刻投入救災,同時還保障起飲食供應,安排1台炊事車前往震區。1月8日5時30分左右,炊事車陸續到達各安置點。煮甜茶、熬稀飯、下麵條,消防員們(men) 迅速開始準備早餐,用心用情保障受災群眾(zhong) 基本生活。
“民以食為(wei) 天,不管怎麽(me) 樣,一定要讓群眾(zhong) 填飽肚子。我們(men) 在開展物資轉運等任務的同時,也會(hui) 全力保障群眾(zhong) 吃到熱騰騰的飯菜。”日喀則市森林消防大隊大隊長王治平說。他表示,將繼續做好各項保障工作,讓村民吃好飯,為(wei) 村民帶來溫暖。
“群眾(zhong) 都吃上飯了吧?都吃上了的話,再讓我們(men) 自己的消防員過來打飯吧!”在食材有限的情況下,熱食都是優(you) 先提供給受災群眾(zhong) 。看著將自己放在心上的森林消防員,不少有餘(yu) 力的村民開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1月8日那天就過來幫忙了,就是幫森林消防員叔叔們(men) 做些燒水、淘米的工作,叔叔們(men) 給我們(men) 提供了太多的幫助,他們(men) 太辛苦了,我隻是盡一點自己的力量。”15歲的羅布卓瑪說。
在長所鄉(xiang) 森嘎村安置點,來自定日縣崗嘎鎮的普桑和其他3名村民正在給受災群眾(zhong) 與(yu) 救援人員分發“巴突”(藏語音譯,意為(wei) 麵疙瘩)。“今天上午我們(men) 做的‘強歸’(藏語音譯,意為(wei) 煮青稞酒和糌粑),中午做的‘巴突’,這是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美食,吃了全身都會(hui) 暖乎乎的。大家互幫互助,一切都會(hui) 慢慢好起來的。”普桑說。
在措果鄉(xiang) 政府旁邊,馬俊雲(yun) 和同伴們(men) 將煮好的餃子免費提供給大家。“我們(men) 是1月7日當天從(cong) 日喀則市過來的,來了8個(ge) 人,帶了麵粉、掛麵、方便麵、水、速凍餃子等物資。”馬俊雲(yun) 說。當日,馬俊雲(yun) 和同伴們(men) 一大早就開始準備,到中午12點左右已送出三鍋餃子。
“2023年,我們(men) 老家甘肅積石山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在日喀則,當時心裏很難受,但是看到全國都在支援老家,心裏暖暖的。這次定日地震,我和老鄉(xiang) 立刻就過來了。能讓大家吃上熱飯、看到大家滿足的笑臉,我就很開心了。”馬俊雲(yun) 說。
安置點升騰煙火氣,受災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期盼仍在延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