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6.8級地震救援安置現場,不少科技手段助力救援有序開展,保障受災群眾(zhong) 生活。
供水,是保障受災群眾(zhong) 基本生活的必需。
1月13日,定日縣措果鄉(xiang) 嘎果村安置點添了新的供水設備。
村民旦增平措擰開水龍頭,直飲水汩汩流出。“這裏的水隨時能接。”旦增平措提著一大桶水,把這個(ge) 好消息分享給其他鄉(xiang) 親(qin) 。
記者看到,該供水設備安裝在活動板房裏,有四級過濾裝置。設備從(cong) 流經嘎果村的朋曲河中取水,過濾後每天可提供100噸純淨水和1500噸標準自來水,滿足周邊鄉(xiang) 鎮約5000人的用水需要,且能將接近0攝氏度的河水保持在10攝氏度恒溫,利用西藏豐(feng) 富的太陽能維持運行,綠色環保。
據介紹,這款供水設備由中國電建裝備集團所屬子企業(ye) 河北電力裝備有限公司與(yu) 西藏甲澤銘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到達震區,保障群眾(zhong) 用水安全。該設備負責人鄭祖華說:“接下來還會(hui) 在震區投放智慧供水設備,這種設備能夠在高海拔氣壓下將水燒至100攝氏度,讓災區群眾(zhong) 喝上熱氣騰騰的安心水。”
缺氧,是此次抗震救援麵臨(lin) 的一大難題。
1月9日,在受災嚴(yan) 重的長所鄉(xiang) ,製供氧站投入使用。
西藏軍(jun) 區總醫院醫生王佳晨介紹,該製氧係統可將戶外的空氣壓縮到艙體(ti) 中,經吸附過濾裝置,將空氣中的氧氣提純,輸送到氧氣儲(chu) 罐,進一步充灌入氧氣瓶或輸送至吸氧室使用。
補氧速度有多快?親(qin) 身體(ti) 驗,血氧儀(yi) 顯示,記者血氧含量是86%,吸氧3分鍾後,血氧含量達到95%。
製氧效率有多高?“每10分鍾充滿一罐40升的標準氧氣瓶,是傳(chuan) 統戶外製氧水平的3倍。”王佳晨說。
記者看到,製供氧站有3間製氧室,每個(ge) 製氧室能夠同時供8個(ge) 人吸氧。“製氧室24小時開放,群眾(zhong) 和救援人員都可以使用。”王佳晨介紹,投入使用以來,已有100餘(yu) 人來此吸氧,充裝氧氣罐200餘(yu) 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