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抗震救援 他們奮戰在一線

發布時間: 2025-01-16 09:14: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消防救援人員在震區清點救援物資。通訊員 肖暄 攝

  廢墟之上,黨(dang) 徽閃耀。群眾(zhong) 心中,溫暖傳(chuan) 遞。

  1月7日清晨,日喀則市定日縣突發6.8級地震,全區消防救援隊伍聞令而動、緊急馳援,166輛消防車、915名指戰員分批次趕赴震中。在災區,一線黨(dang) 員指戰員與(yu) 時間賽跑,與(yu) 災難較量,推動群眾(zhong) 在黨(dang) 旗下匯集、力量在黨(dang) 旗下匯聚,努力在抗震救災戰場擦亮個(ge) 人“黨(dang) 員名片”。

  第一出動的救援急先鋒——定日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頓珠江村。作為(wei) 震中轄區大隊大隊長,頓珠江村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判斷力,第一時間完成隊伍集結、裝備清點,僅(jin) 用半小時便抵達震中,他帶領的3車19人成為(wei) 了震中的第一支專(zhuan) 業(ye) 救援力量。頓珠江村與(yu) 隊員攜手進退、接續奮鬥,先後成功解救被困人員15名,轉移受災群眾(zhong) 254名,為(wei) 後續力量到場支援奠定了堅實基礎。

  舍小家為(wei) 大家的堅守者——謝通門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格桑次仁。“三過家門而不入”,生於(yu) 斯、長於(yu) 斯的格桑次仁,根據上級安排前往鄰家村落開展救援。麵對同樣受災嚴(yan) 重且音信全無的家鄉(xiang) ,格桑次仁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自責中。救援過程中,格桑次仁將受困群眾(zhong) 視為(wei) 自己的父母,充分相信自己全力以赴救助受困群眾(zhong) ,自己的戰友也會(hui) 不遺餘(yu) 力地救助自己的父母,每救出一名被困群眾(zhong) ,他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母獲救。期間,格桑次仁先後幫助群眾(zhong) 疏散物資1萬(wan) 餘(yu) 件、搭建安置帳篷103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黨(dang) 組織的忠誠、對父母及鄉(xiang) 親(qin) 的愛意。

  成功解救被困者的消防新兵——定日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羅軍(jun) 昊。入隊僅(jin) 一年的羅軍(jun) 昊,主動請戰參加了此次救援任務,第一次走進大型救援現場的他,展現出了與(yu) 眾(zhong) 不同的沉穩與(yu) 睿智。作為(wei) 首批救援力量,在沒有大型器材設備、沒有精良的通訊設施、沒有充足物資保障的情況下,他與(yu) 救援小組憑著一腔熱血,靠肩扛手刨等原始手段先後救出4名被困群眾(zhong) 。特別是在長所鄉(xiang) 一救援現場,羅軍(jun) 昊積極獻言獻策、轉換思路,協助隊長成功救出2名被困人員。

  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追光者”——西藏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法工處副處長卓瑪央宗。“背起行囊就出發,扛起相機上一線”。作為(wei) 首批增援力量中唯一的女性,卓瑪央宗臨(lin) 危受命、緊急馳援,與(yu) 總隊全勤指揮部一道驅車5個(ge) 小時、曆經600餘(yu) 公裏抵達定日縣長所鄉(xiang) 。行進途中,卓瑪央宗及時用手機組建抗震救災宣傳(chuan) 工作聯絡小組,收集整理震中現場視頻資料,為(wei) 總隊作戰指揮部回傳(chuan) 第一手原始資料。“下車就開始工作、開始工作就去了前線。”卓瑪央宗第一時間與(yu) 救援人員一同下沉一線,與(yu) 大家吃住一起、奮鬥一起,在排險排憂的同時,以相機為(wei) 武器,記錄救援畫麵。此外,卓瑪央宗還配合央視記者完成了係列跟蹤拍攝,前往受災群眾(zhong) 安置點,檢查指導帳篷搭建、防火安全巡查,在救援一線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救援力量的“千裏眼”“順風耳”——山南市消防救援支隊湖南路特勤站消防員孟澤宇。地震發生後,通信骨幹孟澤宇又一次向黨(dang) 組織遞交了請戰書(shu) ,跟隨增援隊伍飛馳奔赴前線。在救援現場,餘(yu) 震不斷、電力匱乏,他不顧自身安危,深入到廢墟深處,尋找最佳的信號位置,實時將救援行動進展、受災群眾(zhong) 的位置等重要信息通過通信單兵設備傳(chuan) 遞出去,在進行通信保障的同時,他還積極安撫受傷(shang) 群眾(zhong) 的情緒,堅定他們(men) 戰勝災害的信心,用自己精湛的通信業(ye) 務技能充當救援隊員的“眼睛”,為(wei) 救災任務提供穩定可靠的信息支援。

  隨警出動的幕後英雄——拉薩市消防救援支隊全媒體(ti) 中心消防員邊巴歐珠。背著攝像裝備,邊巴歐珠時刻走在救援隊伍的最前列,用鏡頭捕捉廢墟之間的搜救身影,記錄全力解救被困人員的感人瞬間。影像裏救援人員與(yu) 受災群眾(zhong) 相擁,誌願者前赴後繼無私奉獻,受災群眾(zhong) 感激涕零……救援期間,他始終堅持用鏡頭傳(chuan) 遞希望、用熱情融化冰雪,為(wei) 救援工作持續注入力量。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