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men) 家的‘古突’(一種藏式麵食)裏有麵疙瘩、牛肉、蕨麻、奶渣、米飯,很香、很好吃。”1月28日是農(nong) 曆春節除夕,恰逢日喀則農(nong) 事新年“古突夜”,在西藏定日縣曲洛鄉(xiang) 措昂村安置板房內(nei) ,20歲的央宗喝完一碗母親(qin) 煮的“古突”後對中新社記者說。
以農(nong) 耕為(wei) 主的日喀則有“西藏糧倉(cang) ”之稱,為(wei) 不耽誤農(nong) 事,日喀則習(xi) 慣於(yu) 藏曆十二月慶祝新年,被稱為(wei) 日喀則農(nong) 事新年。1月7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導致約6.15萬(wan) 人不同程度受災。這是當地農(nong) 牧民震後迎來的首個(ge) 傳(chuan) 統節日。
1月28日晚,西藏定日縣曲洛鄉(xiang) 措昂村安置板房內(nei) ,當地農(nong) 牧民迎來日喀則農(nong) 事新年“古突夜”,這是措昂村村民曲珍在盛“古突”。 貢嘎來鬆 攝
央宗介紹,自家是一個(ge) 14人的大家庭,地震時房屋垮塌,“我們(men) 家的房子是去年花了十多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才建好的,一些新買(mai) 的家具現在還掩埋在廢墟裏。”她說,幸運的是全家人都平安。
央宗的父親(qin) 拉巴接過話題,說一家人平安、健康最重要,房子塌了可以再建。
拉巴說,地震發生後救援很及時,最早是村民們(men) 和村幹部自救,然後地震當天鄉(xiang) 鎮幹部、解放軍(jun) 、消防員等都來幫忙,救援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震前四天大家住在帳篷裏,後來搭建板房,我們(men) 就都搬進板房裏。”
根據人數,拉巴一家分得3間板房。拉巴的孫輩中有一個(ge) 5個(ge) 月大的嬰兒(er) 和一個(ge) 3歲的幼兒(er) 。他說,孩子們(men) 的奶粉、尿不濕等都不曾短缺。
拉巴介紹,這幾天村裏在清理廢墟,各家各戶比較忙,要整理、清點能用的物品,還要照看牛羊。
當天傍晚時分,各家板房的煙囪徐徐冒起炊煙,拉巴的二女兒(er) 邊巴普尺和母親(qin) 曲珍一起切牛肉、和麵、燒開水、煮酥油茶等,隨後一家人開始吃“古突”。
1月28日晚,西藏日喀則農(nong) 事新年“古突夜”,拉巴(右一)一家人吃“古突”。 貢嘎來鬆 攝
拉巴家所在的曲洛鄉(xiang) 措昂村位於(yu) 一處平緩的河穀中,海拔4200多米,這裏擁有堪稱全球海拔最高的農(nong) 田。拉巴家有22畝(mu) 土地,主要種些青稞、小麥、土豆和蘿卜等農(nong) 作物,他家還有十多頭犛牛,五十多隻羊。
拉巴介紹,他和妻子還有幾個(ge) 兒(er) 女平常在家務農(nong) 、放牧。四兒(er) 子雲(yun) 旦在新疆和田務工,月薪有一萬(wan) 多元。五女兒(er) 、六女兒(er) 一個(ge) 在西藏大學讀書(shu) ,一個(ge) 在定日縣城讀初中。
這是一個(ge) 祥和的夜晚,星空下,大人們(men) 圍著爐子聊家常;安置區的孩子們(men) 在照明燈下相互追逐、打鬧,踢足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