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期間,在海拔4700多米的青藏鐵路安多火車站,西藏那曲信號車間安多信號工區的工人們(men) 正頂風冒雪,爭(zheng) 分奪秒,確保鐵路信號設備的正常運行,為(wei) 旅客的平安出行保駕護航。
“春運開始時的風雪天氣對信號設備的維護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工長楊建青說,狂風裹著雪花,如刀子般打在臉上,他們(men) 帶出的設備和工具幾分鍾內(nei) 就會(hui) 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在這樣的環境下,班組成員們(men) 必須穿著防滑鞋、羽絨工作服和防風帽,才能在風雪中艱難前行。”
那曲信號車間安多信號工區信號工人劉舉(ju) (左一)在和隊友更換信號機燈盤。新華社發(史超攝)
在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低溫下,道岔轉換裝置常常結冰、覆霜,轉換變得異常困難。即使安裝了融雪設備,有時也來不及融化厚厚的積雪,隻能人工掃雪、鏟雪、除冰,每個(ge) 站點的清理工作至少需要一個(ge) 小時。楊建青告訴記者,最近幾天天氣晴朗,路麵情況好了許多,但工作不能有絲(si) 毫鬆懈。
那曲信號車間由71名信號工人組成,他們(men) 不僅(jin) 要麵對低溫、大風等惡劣環境的考驗,還要時刻保持高度專(zhuan) 注,確保操作符合標準。
工人劉舉(ju) 在青藏鐵路上有十年的信號專(zhuan) 業(ye) 工作經驗。他說,春運開始時,室外風雪大,他們(men) 不得不通過手勢、喊話進行交流。
“大多數時候大家配合默契,工作進行得很順利,但有的時候風雪太大,淹沒了對講機的聲音。”劉舉(ju) 回憶,當時進站信號機的燈盤已更換完畢,他通過對講機溝通聯鎖試驗,可風聲實在太大,室內(nei) 的人員根本聽不清,劉舉(ju) 把對講機緊緊裹進棉衣裏,盡管作業(ye) 點距離信號樓僅(jin) 600多米,他隻能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呼喊直到聯鎖試驗開始。
那曲信號車間安多信號工區工人們(men) 正在核對下道工機具。新華社發(拉巴次仁攝)
安多站是青藏鐵路進入西藏的第一個(ge) 客運火車站,春運期間,安多信號工區的班組成員們(men) 對設備進行了全麵的檢查和維護。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自1月14日春運開始至2月9日,安多火車站發送、到達旅客超6500人次。
“有了鐵路,身邊的人不管去拉薩還是去青海,都方便多了。”“90後”工人貢旦是那曲本地人,他說,“雖然工作辛苦,但看到旅客們(men) 出行順利,我們(men) 就放心了。”
在海拔4700米的安多火車站,工區所有信號工守護著青藏鐵路的暢通無阻,他們(men) 的身影成為(wei) 這條“天路”上溫暖的風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