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聶拉木邊檢站前往樟木口岸有8.7公裏的路程,在通往口岸的路上,戰士繆一凡和戰友正在給便攜式應急布控係統換電池。
“應急布控係統不需要架設電纜,靈活度比較高,可以在一個(ge) 點架設多個(ge) 應急布控係統。而且它具有夜視(熱成像)功能,能遠程控製、在可控範圍內(nei) 跟蹤偷渡人員,將監測到的圖像無線傳(chuan) 輸到指揮中心。”繆一凡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聶拉木邊檢站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科技產(chan) 品在巡邊控邊,打擊走私、偷渡等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自“4·25”地震後,許多監控設備和電纜受到損毀,地質結構也發生變化,很多巡邏區域人員無法徒步實地探查,應急布控係統、無人機、地麵便攜站、單邊電台等高科技產(chan) 品的優(you) 勢更加凸顯。
今年雨季,樟木鎮到口岸多處塌方,車輛無法通行,山上隨時都有碎石滾落,官兵在巡邏時生命麵臨(lin) 威脅,危難之時,無人機“帥氣登場”。
聶拉木邊檢站信息化科科長陳曉慶介紹:“目前,我們(men) 已經開始實用無人機進行巡邏,隻要設定好巡航路線,它可以獨自巡航並返航。”陳曉慶回憶起2009年,他剛到聶拉木邊檢站時的情境。那時,每個(ge) 辦公室裏隻有一台打印機、一台電腦,監控、攝像頭等非常少。自2009年以來,聶拉木邊檢站信息化建設投入資金不斷加大。如今,邊檢站經曆了科技產(chan) 品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高端的變化,這些變化毫無疑問正在使聶拉木邊檢站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
陳曉慶說:“希望以後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能更好地應用到管邊控邊工作中,通過機器設備、數據分析等配合人力投入,更加有效地打擊偷渡、走私等犯罪行為(wei) ,幫助我們(men) 守好祖國邊境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