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5日從(cong) 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科學家在西藏喜馬拉雅成礦帶東(dong) 段紮西康礦集區南部的錯那洞一帶,識別出大型片麻岩穹隆構造,穹隆內(nei) 高分異淡色花崗岩具有多期侵入特征,在穹隆邊部發現厚大的矽卡岩型鈹-錫-鎢稀有金屬礦體(ti) 。通過稀疏地表工程控製,提交新發現鈹-錫-鎢稀有金屬礦產(chan) 地1處,達超大型規模,揭示出西藏喜馬拉雅成礦帶除鉛鋅、金、銻等礦種外,鈹、錫、鎢等稀有金屬礦產(chan) 也具有巨大潛力。該發現對重新認識喜馬拉雅成礦帶成礦作用,指導區域找礦具有重要意義(yi) 。
據介紹,在紮西康礦集區南部錯那洞地區新發現的礦床以鈹為(wei) 主,共生錫鎢,伴生有銫-銣-铌-鉭、鉛鋅-銅、金-銀等有益組分。初步的調查評價(jia) 與(yu) 研究成果揭示,錯那洞鈹多金屬礦床屬矽卡岩型,礦體(ti) 主要產(chan) 於(yu) 外接觸帶中矽卡岩或矽卡岩化大理岩中,鈹多金屬礦體(ti) 呈層狀或似層狀產(chan) 出,層位穩定,厚度變化均勻,含鈹礦物主要為(wei) 為(wei) 矽鈹石、羥矽鈹石,其次為(wei) 香花石,金屬礦物主要為(wei) 錫石、白鎢礦,次有黃銅礦、方鉛礦、黃鐵礦等。
我國鈹資源雖較豐(feng) 富,但大型獨立鈹礦少,資源稟賦較差,主要與(yu) 鋰、铌、鉭等礦共伴生,礦床平均品位遠低於(yu) 其他國家水平。西藏紮西康礦集區南部錯那洞超大型鈹稀有金屬礦床的首次發現,具有重要的理論與(yu) 實際意義(yi) 。一是屬在西藏喜馬拉雅成礦帶新發現的礦種及類型,規模與(yu) 潛力巨大,揭露出喜馬拉雅成礦帶中新世淡色花崗岩大規模稀有金屬成礦的冰山一角,促進重新認識喜馬拉雅帶成礦帶成礦作用與(yu) 找礦潛力。二是打開了新的找礦窗口,拓展新的找礦領域與(yu) 找礦空間,證實喜馬拉雅成礦帶可能成為(wei) 我國新的鈹-鎢-錫資源富集區,對帶動區域找礦,加快我國西部新的稀有金屬基地建設有重要意義(yi) 。三是建立西藏整裝勘查區成礦理論指導找礦突破的新的成功範例,深入認識喜馬拉雅碰撞造山作用與(yu) 成礦,對推動青藏高原成礦理論創新有重要意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東部填補雪豹監測空白
18日,記者從西藏丁青縣政府獲悉,該縣今年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開展以雪豹為旗艦物種的生態係統研究和保護工作。[詳細] -
西藏怒江河穀發現雪豹群
西藏怒江河穀發現雪豹群。[詳細] -
冷湖有了高原“氧吧”
走進中石油青海油田投資建設的冷湖設施農業種植園,實地感受冷湖居民的人工“氧吧”。[詳細] -
2017,中國物理有了質的飛躍
2017年物理界的頭版,被引力波的消息完美占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