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盤點2017 感知青海科技新變化

宋翠茹 發布時間:2018-01-03 09:43:00來源: 青海日報

塔拉灘上的“藍色海洋”

太陽能組件

地質環境保護與(yu) 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單晶矽生產(chan) 車間

太陽能塔式熱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一起走過的2017,我們(men) 共同經曆了數不清的大事。

科技之光照亮“一帶一路”,科技投入持續加大力度,創新驅動的觸角向基層延伸……一係列政策紅包激發出創新熱情,科技助力精準扶貧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民眾(zhong) 。

這一年,青海省科技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x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以“四個(ge) 轉變”推動“四個(ge) 紮紮實實”重大要求的落地生根,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百日攻堅”“會(hui) 戰黃金季”“夏秋季攻勢”和“收好官開好局”專(zhuan) 項行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麵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積極推進以科技創新為(wei) 核心的全麵創新,創新環境進一步優(you) 化,科技創新工作得到全麵加強,對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增強。

這一年,青海首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啟動;青海省高效電池生產(chan) 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首套750千伏串補平台在青海海西成功安裝;青海新能源裝機突破800萬(wan) 千瓦;青海省率先在全國推廣微米金剛線切割工藝;青海省率先研製成功國際領先水平“光伏電站”設備;青海省3位科技工作者榮獲首屆全國創新爭(zheng) 先獎;青海省電子級多晶矽產(chan) 品亮相國際展會(hui) ;青海高原枸杞酒首次出口;格爾木市首家新能源企業(ye) 在“新三板”成功上市……一張張優(you) 秀的答卷,讓我們(men) 每一個(ge) 青海人都更加驕傲、更加自豪。

2018,我們(men) 還將一往無前!

關(guan) 鍵詞:科技創新投入力度

新聞事件:2017年,青海省進一步完善省級科研項目投入政策和相關(guan) 辦法,加大資金投入,有效發揮財政促進科技發展的作用。

省財政廳製定了全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明確“十三五”期間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幅不低於(yu) 20%;對科技型企業(ye) 由財政科技經費按照當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免稅額給予10%補貼,最高補貼200萬(wan) 元;落實企業(ye) 研發加計扣除、後補助、政府購買(mai) 服務、財政獎補、稅收優(you) 惠等普惠性財稅支持等政策。

感言:青海省完善了《青海省省級財政科技專(zhuan) 項資金管理辦法》,對科技計劃以事前資助、事後補助、股權投資、風險補償(chang) 、績效獎勵等方式進行支持。同時,規範了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突出了監督管理和績效評價(jia) ,建立起信息公開和黑名單製度,健全第三方評價(jia) 製度,加強了績效考評及結果的運用,加強了科技計劃的統籌管理。通過政策支持將有利於(yu) 促進青海省的科技創新工作得到穩步提高。

關(guan) 鍵詞:大規模集成應用

新聞事件:作為(wei) 交通運輸部2016年啟動的12項科技示範工程之一,“生態脆弱區公路路域環境保護科技示範工程”2017年開始首次大規模在青海省集成應用。

生態脆弱區指以青藏高原為(wei) 主的我國西部高寒、高海拔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決(jue) 定了這一地區公路建設的特殊性。“生態脆弱區公路路域環境保護科技示範工程”開展以下四個(ge) 方麵技術成果的應用與(yu) 示範:生態脆弱區敏感水體(ti) 的水環境保護技術,主要包括橋(路)麵徑流收集和處理技術等;生態脆弱區公路路域植被保護及恢複技術,主要包括路域植被移植及保護技術、基於(yu) 生態安全的路域植被恢複技術等;生態脆弱區野生動物保護關(guan) 鍵技術,主要包括沿線野生動物分布快速監測技術、野生動物通道建設技術等;基於(yu) 地域特色及環境融合的景觀設計技術,主要包括地域文化元素識別技術、公路景觀評價(jia) 和景觀融合性設計技術等。

感言:通過推廣以“生態環保、景觀融合”為(wei) 理念的新技術,可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保持生態脆弱區交通建設可持續發展。這是探索經濟發展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對促進青海省生態經濟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關(guan) 鍵詞:科技工作者、全國創新爭(zheng) 先獎

新聞事件:在2017年召開的首屆全國創新爭(zheng) 先獎頒獎大會(hui) 上,青海省科技工作者吳天一、格日力、艾措千榮獲全國創新爭(zheng) 先獎狀。

全國創新爭(zheng) 先獎是主要表彰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guan) 、轉化創業(ye) 、科普及社會(hui) 服務方麵做出卓越貢獻、在國內(nei) 外具有影響力的優(you) 秀科技工作者和優(you) 秀科研團隊。每3年評選表彰一次,每次表彰10個(ge) 科研團隊,授予獎牌;表彰不超過30個(ge) 科技工作者,授予獎章,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表彰不超過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獎狀。

感言:他們(men) 均在青藏高原長期從(cong) 事高原醫學研究,為(wei) 加強缺氧人群的適應力,做好高原各民族人民的衛生保健,以及防治各種高原疾病和促進高原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hui) 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對他們(men) 的表彰為(wei) 全省尊重科技工作者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關(guan) 鍵詞:750千伏串補平台

新聞事件:2017年9月22日,我國首套750千伏串補平台在青海海西750千伏變電站內(nei) 成功安裝。

作為(wei) 青海海西至青海主網輸電通道能力提升工程的關(guan) 鍵環節,此次安裝的串補平台長17米,寬10米,高10米,設備最高點至地麵19米,單個(ge) 平台總重量約95噸,而像這樣的串補平台在整個(ge) 工程中共有24個(ge) 。工程預計2018年10月竣工投運。

感言:串補技術是保證電網安全、穩定、優(you) 化運行的有效技術手段。2016年初,該院會(hui) 同國內(nei) 多家科研、谘詢機構研究確定,通過在現有遠距離聯網二通道上加裝40%串補裝置的方式,可以將二通道輸送能力從(cong) 260萬(wan) 千瓦提高至430萬(wan) 千瓦,從(cong) 而有效改善海西電網乃至西北地區的供電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青海新能源消納能力。

關(guan) 鍵詞:新能源裝機

新聞事件:2017年上半年,青海省新增並網新能源裝機超過100萬(wan) 千瓦。截至6月30日,青海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874.35萬(wan) 千瓦,占全省電源總裝機的35.42%。

感言:集中青海省有限科技資源,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企業(ye) 啟動了一批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實施了一批科技攻關(guan) 項目,在一些關(guan) 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由此,為(wei) 青海省的新能源發展駛入快車道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關(guan) 鍵詞:高原枸杞酒

新聞事件: 2017年4月1日,青海聖烽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chan) 的234箱、貨值38610美元的枸杞酒在香港順利通關(guan) ,實現了青海高原枸杞酒的首次出口。

感言:青海枸杞有機認證試點的成功,必將推動枸杞重回《中國有機產(chan) 品認證目錄》,直接帶動青海枸杞產(chan) 業(ye) 整體(ti) 提質增效升級,並助推更多高原枸杞產(chan) 品走向國際市場,為(wei) 國內(nei) 外消費市場提供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的高端枸杞產(chan) 品。

關(guan) 鍵詞:“光伏電站”設備

新聞事件:由青海省有關(guan) 科研單位主導、外國專(zhuan) 家參與(yu) 研製,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電站現場標準測試條件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移動測試平台”成功運行,代表青海省“光伏電站”科研項目取得巨大成果,同時也標誌著青海省“外專(zhuan) 引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青海省“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設形成海南藏族自治州黃河沿岸千萬(wan) 千瓦級水、光、風互補發電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千萬(wan) 千瓦級光伏、光熱發電基地。”通過共同開發,青海省率先研製出目前世界上標準測試狀態下3A級太陽能電池組件功率移動測試平台,並製定了檢測方法。這些設備和方法的應用,使青海省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大規模光伏電站核心設備快速、精確檢測。

感言:青海省將繼續圍繞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積極拓寬外專(zhuan) 引智渠道,大力支持科技研發型單位邀請高層次外國專(zhuan) 家來青交流指導,參與(yu) 解決(jue) 相關(guan) 技術瓶頸,促進青海省科技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

關(guan) 鍵詞:高效電池

新聞事件:2017年12月28日,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PERC新產(chan) 品正式下線,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由20.3%提升到21.5%以上,達到國內(nei) 先進水平,青海省在高效電池生產(chan) 技術方麵取得又一突破性進展,產(chan) 品技術水平邁入行業(ye) 第一方陣。

此次技術升級改造後,黃河上遊水電公司PERC電池產(chan) 能達到年產(chan) 400兆瓦;72片規格單麵組件功率達到355瓦/塊和360瓦/塊,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8.6%,組件功率每塊增加15至20瓦,超過國家光伏“領跑者”計劃的要求;72片規格雙麵組件正麵功率達到350瓦/塊和355瓦/塊,根據背麵光反射條件,可增加10%至30%發電量,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得到大幅提升。

感言:黃河上遊水電公司率先在國內(nei) 打造多晶矽—矽片—電池製造—組件製造—係統集成—光伏電站一體(ti) 化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協同優(you) 勢和技術創新優(you) 勢突出。此次PERC電池這一新產(chan) 品下線,是以創新謀發展新路,布發展新局,實現了技術提升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的良性循環。

關(guan) 鍵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新聞事件:2017年8月8日,總投資約268.3億(yi) 元的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啟動。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青海省首條特高壓外送通道,工程起於(yu)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內(nei) ,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湖北、河南5個(ge) 省,止於(yu) 河南駐馬店地區,輸電電壓等級為(wei) ±800千伏,輸送容量1000萬(wan) 千瓦,全線總長約1582公裏,計劃年內(nei) 完成工程可研設計,2018年開工建設,2020年建成投運。根據前期預可研,工程送端換流站將接入750千伏交流係統,受端換流站將分層接入1000千伏和500千伏交流係統。

感言:工程建設後,將有力促進青海能源資源優(you) 勢轉化,全麵提升海西、海南新能源基地發展水平,推動青海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而且可有效解決(jue) 中東(dong) 部地區環境汙染問題,推動能源資源在全國範圍內(nei) 優(you) 化配置,為(wei) 全國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革命提供典型示範。

關(guan) 鍵詞:多晶矽產(chan) 品

新聞事件:2017年3月中旬在上海舉(ju) 行的第29屆國際半導體(ti) 設備、材料、製造和服務展覽暨研討會(hui) 上,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攜電子級多晶矽成品及12英寸集成電路拋光片等產(chan) 品亮相。

感言:借助盛典,成功地為(wei) 該企業(ye) 2017年品牌營銷工作開創了新局麵,進一步提升了青海電子級多晶矽產(chan) 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在不斷獲取國內(nei) 外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信息的同時,力爭(zheng) 擴展銷售市場。同時通過和各參展商及專(zhuan) 業(ye) 觀眾(zhong) 交流並挖掘潛在客戶,進一步開拓大尺寸矽片市場。

關(guan) 鍵詞:新能源企業(ye) 、新三板

新聞事件:北控綠產(chan) (青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取得了《關(guan) 於(yu) 同意北控綠產(chan) (青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ye) 股份轉讓係統掛牌的函》,成為(wei) 格爾木市首家在“新三板”成功上市的新能源企業(ye) 。

北控綠產(chan) (青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cong) 事光伏發電項目的谘詢、投資、建設及運營;相關(guan) 光伏產(chan) 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致力於(yu) 大力發展大型地麵光伏電站、分布式並網光伏電站及光熱電站。在格爾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公司於(yu) 2016年10月19日完成了股改,提交了掛牌申請,為(wei) 建成光伏電站投融資平台做好了準備。

感言:該公司成功掛牌,不僅(jin) 可使企業(ye) 自身迅速實現規模產(chan) 業(ye) 化,同時對格爾木市其他新能源企業(ye) 將起到示範帶動作用,激發新能源企業(ye) 的發展活力。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