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讓病毒變得更強,這樣的研究圖什麽

付麗麗 發布時間:2018-01-04 09:05:00來源: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流感、中東(dong) 呼吸綜合征(MERS)、非典型肺炎(SARS)……讓這些令人恐懼的病毒變得更強,這樣的研究該做嗎?新年伊始,美國聯邦政府解除了一項禁令,允許科學家們(men) 開展相關(guan) 工作。

“對那些美國相關(guan) 科研人員來講,這是一個(ge) 振奮人心的消息,也正是他們(men) 熱切期盼的。”3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三年前,美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的工作人員意外接觸炭疽病,也有消息披露,在處理危險的禽流感樣本時,科學家有意或無意地使用了基因技術,誘發了禽流感病毒的突變,加劇了公眾(zhong) 的不安。基於(yu) 此,美國開始實施暫停法令,凍結了所謂的“獲得功能型病毒”研究的資金。

彼時,在一次會(hui) 議間隙,施一和美國幾個(ge) 搞流感病毒研究的科學家交流,美國同行認為(wei) “這個(ge) 禁令不太合理”,因為(wei) 禁止資助,他們(men) 正在開展的一些課題無法繼續進行。

“美頒布禁令,我覺得主要是擔心生物安全問題,怕相關(guan) 病毒或者病毒的信息落入恐怖分子手中。”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學院院長林章凜說。

林章凜表示,在保證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這些“獲得功能型病毒”有助於(yu) 人們(men) 更加深刻認識病毒的作用傳(chuan) 播機製、特異性,從(cong) 而更好地預防未知病毒。“打個(ge) 比喻,先研製更強的矛,然後才能針對性地研製更好的盾。”林章凜說。

對此,施一認為(wei) ,即使沒有人為(wei) 幹預,病毒在自然界也會(hui) 發生變異,而對這些病毒進行研究,在實驗室了解哪些變異會(hui) 增強其致病性,從(cong) 而對其進行監測,如果它們(men) 在自然界出現這種變異,就可以及早進行預警和預測,將其捕殺在萌芽階段。

“如果恐怖組織也在利用病毒研究生物武器,若沒有前瞻性布局,會(hui) 陷入被動。”施一說。

然而,也有一些人擔憂,新的資金流入增加了致命的人造病毒從(cong) 實驗室意外擴散的潛在風險——在人群中傳(chuan) 播,或者落入到錯誤的人手中。

“這種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一定要采取措施,保證安全。”林章凜說。以現在的技術,在實驗室製造病毒是相對容易的。如果一些關(guan) 鍵信息落入恐怖分子的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的確,為(wei) 降低風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同時公布了一係列新的資金申請標準來規範病毒研究。審查人員將考慮研究項目的科學價(jia) 值和潛在收益,以及潛在的風險。

新的規範將嚴(yan) 格評估那些需要對病毒能力進行增強的研究項目,尤其是涉及到傳(chuan) 播性強,可能在人群中不可控製地擴散感染導致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強力病毒。

“任何事物都是雙刃劍,科學研究也是如此。”施一說,長遠來講,要資助這類病毒的研究,但一定要嚴(yan) 格把控,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限製。有些資料不易公開,公開後一旦被公眾(zhong) 獲取,就會(hui) 無法控製。

林章凜介紹,此前,針對禽流感病毒,國內(nei) 也有科學家做過類似功能增強型的工作,將禽流感病毒做到人傳(chuan) 人,也引起了一些風波。“但是,在保證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這項工作還是利大於(yu) 弊的。”林章凜強調。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