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日喀則市2017年落實農作物播種麵積139.88萬畝

楚武幹 發布時間:2018-01-15 11:26: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問題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日喀則市堅持把“三農(nong) ”工作作為(wei) 重中之重,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提高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確保糧食安全,尤其是青稞安全。據悉,2017年日喀則市落實農(nong) 作物播種麵積139.88萬(wan) 畝(mu) ,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麵積94.66萬(wan) 畝(mu) (其中青稞85.10萬(wan) 畝(mu) ),經濟作物種植麵積32.15萬(wan) 畝(mu) (油菜15.07萬(wan) 畝(mu) 、蔬菜17.08萬(wan) 畝(mu) ),飼草作物13.07萬(wan) 畝(mu) 。同時,建設各類農(nong) 作物良種繁育基地10.13萬(wan) 畝(mu) ,高產(chan) 創建示範區70萬(wan) 畝(mu) ,測土配方肥田間示範75萬(wan) 畝(mu) 。

調整種植結構。適度壓縮經濟作物和飼草料作物種植麵積,增加青稞播種麵積,抓好高產(chan) 品種和重點區域的種植配套;鼓勵和支持以種植大戶、農(nong) 牧民合作社等形式發展青稞規模化連片種植,實現青稞規模化生產(chan) 、集約化經營。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全麵落實永久基本農(nong) 田特殊保護政策措施,大力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工程,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提標擴麵,持續開展中低產(chan) 田改造,改善農(nong) 田基礎地力和設施水平。積極推廣良種良法。有針對性地推廣“喜馬拉22號”“藏青2000”“藏青320”“喜馬拉19號”等青稞良種,使青稞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以青稞“千畝(mu) 千斤”“百畝(mu) 千斤”高產(chan) 栽培為(wei) 示範載體(ti) ,推廣青稞良種高產(chan) 栽培技術,全麵提高科技對青稞的增產(chan) 貢獻率。著力提高農(nong) 業(ye) 機械化作業(ye) 水平。引進推廣大中型農(nong) 機具,深入實施“深耕深鬆”機械化作業(ye) 示範與(yu) 推廣,全麵開展“小型農(nong) 機進山溝”活動,努力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