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近幾年青海省技術市場的統計年報,技術合同總成交額從(cong) “十二五”起始年2011年的16.89億(yi) 元到“十三五”起始年2016年的56.92億(yi) 元,增長率達到237.0%,全國排名上升一位,西部排名則從(cong) 第9名上升到第5名。
亮眼的數據,昭示著青海正在努力進入創新環境優(you) 、創新活力足、創新成果多、輻射帶動強的科技創新型省份行列。
技術合同成交額逐年遞增,技術市場發展帶動經濟發展的效應十分明顯。而支撐科學技術交易市場日趨活躍的根本則是青海省推動全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各方資源,做大做強網上技術市場,促進產(chan) 學研緊密融合,解決(jue) 從(cong) 技術到產(chan) 業(ye) 的“最後一公裏”問題。
技術交易力破難題
2017年11月3日,青海省首個(ge) 網上技術交易市場平台——青海科易網正式上線運行。該平台是在青海省科技廳支持下,由青海省生產(chan) 力促進中心承運、實施搭建的首個(ge) 青海省網上技術交易市場平台。此舉(ju) 將加快推動青海省技術市場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需要技術谘詢、交易平台等在內(nei) 的“貼身服務”,其目的是要讓科技成果的轉化更高效、更充分,從(cong) 而更有利於(yu) 形成科研工作良性發展的健康生態。
據青海省生產(chan) 力促進中心主任趙淑梅介紹,青海科易網平台主要由“一店、一區、六大中心”組成,即“專(zhuan) 利微店”“科技公共服務專(zhuan) 區”“科技資源中心、對接活動中心、技術評估中心、技術交易中心、數據統計中心、政策應用中心”。為(wei) 技術轉移供給方、需求方、中介方等各方主體(ti) 提供資源共享、在線對接、技術評估、在線交易等全流程交易服務。
據了解,該平台引入技術價(jia) 值評估係統,以目前公認的預期收益法、成本重置法評估技術價(jia) 值,讓技術交易雙方知道以多少價(jia) 格交易技術是合適的。平台的首頁還設有企業(ye) 專(zhuan) 項服務入口,可以快速進入全國技術合同登記係統、高新企業(ye) 認定平台、科技型企業(ye) 認定平台,科技企業(ye) 統計分析平台、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平台等,為(wei) 用戶提供了便利。
該平台除了擁有大量的科技資源,還擁有自己的核心知識產(chan) 權技術,科易通、科易寶、技術評估係統,為(wei) 平台的可持續運營提供了支撐保障。平******創的創新對接形式——在線展會(hui) ,通過引導和召集技術、人才、資金、政策等創新要素的供需雙方在約定的時間內(nei) ,實現企業(ye) 專(zhuan) 家不出辦公室便可同步在線對接。
“在青海,很多中小微企業(ye) 在發展中遇到的就是‘談不攏’、‘找不到’、‘難推廣’這樣的尷尬問題,這個(ge) 情況下就特別需要像技術谘詢服務平台來幫助他們(men) ,而且這種需求將越來越多。因此,科技谘詢服務平台就顯得至關(guan) 重要,利用平台,企業(ye) 和企業(ye) 之間也能實現雙贏。”青海之也科技谘詢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專(zhuan) 利代理人李樹誌表示。
而現在,可以依托青海省網上技術交易市場平台,通過線上平台獲取更多快捷的訊息,也能在線下大廳麵對麵交流。低成本、便利化、一站式、交互式的科技服務助力創新領航、創業(ye) 夢圓,青海省的科技成果轉化的便捷通道正在逐步形成。
科技成果變企業(ye) 生產(chan) 力
讓科技成果從(cong) 紙上落地,進而轉化為(wei) 企業(ye) 生產(chan) 力,技術交易是不可或缺的關(guan) 鍵環節。為(wei) 讓“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加速對接,青海省吸收國內(nei) 外技術轉移先進經驗,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政策,將“互聯網+”技術市場有效結合起來,正在打造一個(ge) 動能充足的技術交易市場。
青海省科技廳副廳長許淳表示,青海省技術市場緊密圍繞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深入貫徹落實“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製,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和各類創新資源配置的導向作用”,著力推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青海省技術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加強技術市場服務體(ti) 係建設,組建3家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獲批科技部第二批創新驛站區域站點,成立青海省技術轉移戰略聯盟,參與(yu) 西北技術轉移聯盟,搭建技術市場網絡服務平台—青海科易網,實現青海省技術市場線下線下服務相結合;政策製度不斷完善,青海省在加強技術市場製度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改革和完善青海省技術市場政策製度,從(cong) 而營造有利於(yu) 技術轉移的良好環境。
青海省技術交易市場通過打造“線上+線下+專(zhuan) 業(ye) 服務市場”的立體(ti) 化科技服務大市場,助推資源的跨區域整合和技術的跨區域轉移,實現成果轉化,將著力發揮“連兩(liang) 頭、促中間,小平台、大服務”的效能。“連兩(liang) 頭”,就是發揮青海省信息集散功能,運用大數據等最新技術,精準對接供需兩(liang) 端,重點解決(jue) “找不到”問題;“促中間”,就是發揮項目谘詢、對接服務功能,集聚優(you) 質中介服務機構和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提供高效的第三方中介服務,重點解決(jue) “談不攏”問題;“小平台”“大服務”,就是通過技術交易市場帶動並形成更大範圍的服務網絡和服務體(ti) 係,切實地發揮服務集成和市場對資源有效配置的功能,提供全過程、全要素、多元化、多層次的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服務,重點解決(jue) “難推廣”的問題。
青海電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部主任石徑表示,企業(ye) 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生產(chan) 技術難題在所難免,但能否及時、有效地解決(jue) ,就需要線上、線下服務平台的幫助,從(cong) 中找到符合企業(ye) 自己需求的科技成果,企業(ye) 需要“及時雨”。
創新運作市場交易平台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青海省技術市場工作大力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相關(guan) 政策,著力提升青海省技術轉移與(yu) 成果轉化規模與(yu) 效能,使得青海省技術合同成交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力爭(zheng) 到2020年達到100億(yi) 元,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達到5家,技術經紀人達到200名。
那麽(me) ,青海省技術交易市場自身,又應該如何運作?
許淳用“搭建、構建”來概括,而不斷創新則是貫穿其間的關(guan) 鍵。“搭平台”,即技術產(chan) 權交易線上服務平台,讓技術供需雙方便捷實時獲得信息查詢、發布供需信息、進行成果價(jia) 值評估、實現技術和交易等基本服務,並通過合作服務機構獲得委托研發、管理谘詢、投融資等增值服務。目前,青海科易網平台實現在線發布、在線評估、在線對接、在線交易、政策運用等技術交易全流程服務,平台現有注冊(ce) 會(hui) 員數143位,訪問量突破4萬(wan) 多次;聚集科技成果、專(zhuan) 利4200多項,技術專(zhuan) 家2700多位,高校和科研院所237家,服務提供總數1000多次。
“構建中心”,即技術產(chan) 權交易線下服務中心,作為(wei) 線上服務平台的“實體(ti) 店”,市場已能提供確權、掛牌、洽談、評估、簽約、鑒證等線下服務。“構建體(ti) 係”,即技術轉移與(yu) 產(chan) 權交易服務體(ti) 係,重點圍繞技術轉移服務業(ye) ,由青海省科技廳牽頭相關(guan) 部門參與(yu) 進行頂層設計,統籌安排青海省科技資源,整體(ti) 布局青海省技術市場,從(cong) 支持平台建設、健全服務機構、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麵,完善技術市場服務體(ti) 係;在西寧市、海東(dong) 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區設立青海技術交易大市場工作服務站,服務當地企業(ye) ,青海技術交易大市場網絡服務平台依托已建成的青海科易網開展線上科技服務。
同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站點工作人員的業(ye) 務培訓和技術經紀人培訓;建立技術市場人才隊伍的長效培養(yang) 機製,加強對技術轉移的業(ye) 務人員進行培訓和管理,加強與(yu) 外阜站點、省市的交流與(yu) 合作,學習(xi) 先進經驗,引進先進技術,不斷總結與(yu) 創新;有效利用第三方科技服務機構的資源和能力,提升站點總體(ti) 服務能力和水平,以此形成能提供全程化、專(zhuan) 業(ye) 化、個(ge) 性化服務的技術轉移與(yu) 交易服務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著力將科技創新聚焦民生改善
2017年以來,我省科技係統強化科技惠民,利用科技創新促進民生改善,在科技生態園建設、醫療健康、人居環境改善、精準扶貧等領域均取得突出成果,輻射帶動20個貧困縣實現了科技創收。一年來,我省聚焦改善民生,紮實推進高原現代...[詳細] -
青海省新增7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
近日,科技部公布2017年度國家備案眾創空間,青海省“創客青海”等7家眾創空間獲得國家備案,正式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體係。[詳細] -
西藏電網科研項目首獲國家級科技獎項
1月8日,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與中國河海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支撐大電網安全高效運行的負荷建模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詳細]
- 讓百姓記住鄉愁!山東生態河道增加社會服務功能標準
- 大連一4歲娃腳踝卡進兒童車 消防員破拆救援
- 20對臨客途經邢台火車站 提醒廣大旅客關注鐵路官網注意變化
- 邢台救助企業困難職工 標準為每戶1500元
- 一"網"情深為民服務,呂建江開創了多個河北警方第一!
- 江西一批領導幹部職務變動 黃濤任景德鎮駐北京聯絡處主任
- 代市長!河北1市最新任命來了
- 糟糕!山東男籃主帥凱撒遭遇禁賽 無法現場指揮客戰廣州
- 緊急擴散!河北10市應急響應解除時間確定!1市取消單雙號限行!
- 冬季受氣溫影響 大連市蔬菜價格普漲
- 環保部公布去年空氣質量相對較差10城:河北6城上榜
- 注意!滕州這兩家餐館的辣子雞和豬肉有問題
- 煙台市舉辦"唱響十九大 銀齡新時代"慰問演出
- 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示範項目申報工作開始 申請需具備五個條件
- 河北省交管局發布近期交通出行預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