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載體(ti) ,也是國家科技競爭(zheng) 力與(yu) 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ti) 現。28日,由中國科協組織編寫(xie) 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shu) (2017)》(以下簡稱《藍皮書(shu) 》)在北京發布。《藍皮書(shu) 》首次全麵係統地分析了中國科技期刊麵臨(lin) 的問題和挑戰。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現狀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質量和國際影響力,《藍皮書(shu) 》也給出了建議。
總量已達5020種,英文期刊增速明顯
《藍皮書(shu) 》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在辦的科技期刊總量已達5020種,覆蓋理、工、農(nong) 、醫等各個(ge) 領域。其中我國英文科技期刊數量近年來呈加速發展態勢,目前的302種英文科技期刊中有99種為(wei) 2010至2016年之間創辦。
“我國科技期刊處於(yu) 重要發展機遇期。”《藍皮書(shu)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哥說,近年來,隨著我國科研經費投入持續大幅增加,中國的學術論文無論數量還是影響力都取得了快速的增長,給科技期刊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藍皮書(shu) 》還分析了5020種科技期刊的主管、主辦和出版情況。統計顯示,我國科技期刊的主管、主辦和出版單位較為(wei) 分散,共有1375個(ge) 主管單位,4381個(ge) 出版單位。平均每個(ge) 出版單位出版1.15本期刊,僅(jin) 出版1種期刊的出版單位有4205家,占期刊總數的83.75%。
在載文量和影響力方麵,《藍皮書(shu) 》基於(yu)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統計顯示:2011—2016年所收錄1200種期刊的刊均載文量總體(ti) 呈下降趨勢,由2011年的252.19篇降至2016年的215.72篇。但與(yu) 此同時,這些期刊的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總體(ti) 呈小幅上升態勢,年均增幅約為(wei) 5%。
《藍皮書(shu) 》還定量分析我國科技期刊發表論文情況。比如,通過對我國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國內(nei) 外發文情況研究發現:2007—2016年我國的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占同期全球論文總數的1.68%。同時,我國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的“引文影響力”為(wei) 5.86,是同期中國全部SCI論文“引文影響力”(12.80)的45.78%。由此可以看出,我國SCI收錄期刊的論文產(chan) 出規模和影響力還相對較低。
《藍皮書(shu) 》顯示,我國優(you) 勢學科的高水平論文大多發表在國外期刊上。數據顯示,2007—2016年中國機構在SCI收錄中國科技期刊發文數僅(jin) 占中國SCI論文總數的9%;此外,同期中國SCI期刊發表論文的總被引次數僅(jin) 占中國全部論文總被引次數的4%。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作者把大部分優(you) 秀論文發表在國外SCI收錄的期刊上了。
“近年來,我國科技期刊品種數量不斷增長,學術水平穩步提升,湧現出一批代表我國學科優(you) 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期刊。但與(yu) 此同時,由於(yu) 國際期刊出版機構對我國學術資源和市場的關(guan) 注程度不斷提高,我國本土科技期刊在學術影響力提升和自主發展方麵也麵臨(lin) 著比較大的壓力和挑戰。”王恩哥說。
大而不強、多而不優(you) ,難以滿足科研產(chan) 出的需要
“總體(ti) 而言,我國科技期刊大而不強、多而不優(you) ,刊物的學術質量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辦刊能力建設亟待加強。”“目前我國在數量上可稱為(wei) 科技期刊大國。但是,我國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數量和質量遠不能滿足科研成果產(chan) 出的需要,與(yu) 科研發展的整體(ti) 水平不相匹配。”……這是《藍皮書(shu) 》對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狀況的總結。
王恩哥說,科技期刊在國家創新體(ti) 係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與(yu) 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相比,當前我國科技期刊的總體(ti) 發展規模和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藍皮書(shu) 》顯示,我國的科技期刊總體(ti) 上還停留在“小、散、弱”的小作坊時代,集團化建設步伐緩慢,市場化程度低,難以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即使有些期刊與(yu) 國際出版商合作,也大多處於(yu) 依附地位,在期刊運作的研發、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難以得到提高。
這與(yu) 我國當前期刊管理體(ti) 製有一定關(guan) 係。王恩哥說,長期以來,我國科技期刊實行主管、主辦和出版的三級管理體(ti) 係。由於(yu) 主管主辦單位多元化,科技期刊多部門交叉管理,自身產(chan) 權、所有權等不甚明確,辦刊經費更多的是要依靠上級撥款,資助或者版麵費收入,跨主管、跨主辦、跨地區、跨行業(ye) 的出版資源整合較難推進。
“科技期刊質量還與(yu) 一國自身科研實力密切相關(guan) 。我國科技期刊要發展,需得到廣大科研人員的信任和支持,更要依靠自身科研實力的提升。”王恩哥說。
王恩哥同時表示,國際上一些知名的科技期刊已經有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曆史,而我國科技期刊正常發展是1978年開始的,中國科技期刊的繁榮與(yu) 飛躍僅(jin) 僅(jin) 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建立期刊影響力和信譽,形成成熟的運行管理、傳(chuan) 播的模式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
缺乏優(you) 質稿件一直以來是我國科技期刊麵臨(lin) 的重要挑戰,而現有的科研評價(jia) 導向是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因素之一。
《藍皮書(shu) 》分析指出,盡管我國已經有部分學術期刊進入到國際一流刊物的行列,然而大部分中文學術期刊在被認可度上仍然無法和國外期刊相提並論,科學家需要在更高聲譽的國際主流英文刊物上發表論文才會(hui) 被同行認可,因此國內(nei) 優(you) 秀的研究者很少會(hui) 將優(you) 秀的成果發表在國內(nei) 的中文學術期刊上。
有專(zhuan) 家表示,當前科研管理中過分看重SCI等國外數據庫收錄評價(jia) 導向,一些高校院所還對在國際知名的期刊發表論文的作者予以重獎的方法,這些考核機製,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優(you) 質的稿件外流,進一步擠壓國內(nei) 優(you) 質期刊的空間。
呼籲建立理性、科學和指標多元化的評價(jia) 體(ti) 係
目前,我國正加速從(cong) 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成為(wei) 世界重要的研發活動中心。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wei)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就必須要擁有一批能在全世界起到主導和引領作用的科技期刊。
專(zhuan) 家表示,高質量的期刊還能引領學術界的研究方向,利用全世界的科學資源,是科技話語權的重要體(ti) 現。“自2015年以來,上至國家部委,下到科研院所,出台了一係列支持國內(nei) 科技期刊發展的政策,國家財政對期刊的投入力度也大幅增加。”王恩哥說。
2013年中國科協啟動的“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著重加大對國內(nei) 英文期刊的支持,目前已卓有成效。針對優(you) 秀論文外流等問題,2015年11月,中國科協聯合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共同發布了《關(guan) 於(yu) 準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jia) 中作用的若幹意見》,明確要求“大力支持我國各類公共資金資助的優(you) 秀科研成果優(you) 先在我國中英文科技期刊上發表,便於(yu) 國內(nei) 學術界第一時間獲取和利用”。
有關(guan) 部委和部分科研機構已開始采取措施,支持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2016年5月,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由原來的“限填20篇,其中國內(nei) 期刊論文不少於(yu) 5篇”改為(wei) “限填30篇,其中國內(nei) 論文不少於(yu) 10 篇”。國內(nei) 期刊論文數量要求提高,且比例由1/4 增至1/3。與(yu) 此同時,第七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第二十次會(hui) 議決(jue) 定,從(cong) 2019 年起,要求院士候選人10篇代表性著作中,至少應有1篇在中國優(you) 秀期刊上發表。
《藍皮書(shu) 》還呼籲要建立理性、科學和指標多元化的科技期刊評價(jia) 體(ti) 係。
針對分散辦刊、同質化等問題,《藍皮書(shu) 》呼籲,在辦刊機製改革中,應注重加強學科、地域等方麵的聯合,努力實現同一主辦單位的科技期刊的集約化經營和規模化發展,以學科集群形式強化科技期刊的品牌影響力和學術競爭(zheng) 力。
《藍皮書(shu) 》還認為(wei) ,從(cong) “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是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之路。“充分了解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發展現狀,進而總結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發展的現有優(you) 勢及特點,有助於(yu) 科技期刊從(cong) ‘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王恩哥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3歲男童從車內蹊蹺失蹤被找到 如何走失仍是謎
- 《王者出擊》首季收官強勢領跑 獨創內容模式
- 首次見麵就這樣:男子嫌女網友不好看 帶著她的包駕車跑了
- 又陷新危機 《鳳囚凰》關曉彤宋威龍張逸傑遭追殺
- 陳數詮釋"正當時的美" 奇智若妖驚呆雷佳音
- 極重度肥胖患者肚皮厚 單孔腔鏡手術減少創傷
- 一批新規2月施行:8項惠民措施便利辦證出行
- 崇明牢記生態立島理念 守護禽鳥遷徙家園
- 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現場斷電 觀眾手機照亮賽場
- "生態崇明"課程發布2.0版本
- 用愛發電?台北體育館突然斷電 觀眾用手機照亮賽場
- 大雪中的崇明融融暖意
- 重磅!大陸破獲重大涉台軍事間諜案,兩人被訴!
- 崇明濕垃圾製成肥皂 源頭減量更潔淨
- 俄火災致人員傷亡 中領館人員:兩名中國遊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