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中國4G用戶近10億 滲透率70%超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發布時間:2018-01-31 10: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30日表示,中國4G用戶近10億(yi) ,滲透率達70%,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資料圖:體(ti) 驗者在高鐵列車車廂內(nei) 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連接該技術發出的信號後享用超高速無線網絡通信。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國新辦30日上午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會(hui) 上,有記者問:近年來,我國圍繞信息基礎建設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4G發展、光纖網絡建設等方麵,請問過去一年我國寬帶網絡發展取得哪些新進展,對整個(ge) 國民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哪些帶動和促進作用?

張峰回應稱,信息通信業(ye) 不僅(jin) 是最具成長性的行業(ye) ,更是整個(ge) 國家的關(guan) 鍵性、戰略性的基礎產(chan) 業(ye) 。在當今社會(hui) ,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已經和水、電、氣一樣,成為(wei) 社會(hui) 生產(chan) 、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礎設施。2017年,信息通信業(ye) 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網絡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張峰稱,網絡能力方麵,固定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72.5%,提前實現國家“十三五”規劃目標。其中,光纖寬帶用戶達2.9億(yi) ,占固定寬帶用戶的比重超83%,50M以上高速率固定寬帶接入用戶占比達70%;4G用戶近10億(yi) ,滲透率達70%,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全國建成125個(ge) 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雲(yun) 計算關(guan) 鍵領域取得突破,部分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信息服務方麵,2017年全年,電信業(ye) 務總量同比增長76.4%,電信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6.4%,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ye) 務同比增長26.7%,全年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775MB,是上年的2.3倍,12月當月戶均接入流量高達2752MB。上市互聯網企業(ye) 營收連續6年增速都超過了40%,預計全年會(hui) 達到1.4萬(wan) 億(yi) 元,總市值突破9萬(wan) 億(yi) 元,估值過10億(yi) 美元的“獨角獸(shou) ”企業(ye) 達58家,數量居全球第二位。移動APP數量達216萬(wan) 款,分發規模超過7600億(yi) 次。

融合應用方麵,互聯網與(yu) 消費領域深度融合,培育內(nei) 生增長動力,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引領全球。截至去年10月底,我國網絡零售額超過5.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4%;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150萬(wan) 億(yi) 元,居全球首位;網約車日均訂單數超2500萬(wan) ,共享單車用戶規模超3億(yi) 。同時,互聯網與(yu) 生產(chan) 領域加快融合助力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目前我國數字化生產(chan) 設備聯網率近40%,實現網絡化協同的製造業(ye) 企業(ye) 超過30%,開展服務型製造的企業(ye) 超過20%。在家電、機械、航天等垂直領域,湧現出一批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製造業(ye) 骨幹企業(ye) 互聯網“雙創”平台普及率超過60%,大中小企業(ye) 從(cong) 淺層次協同協作,向深層次融合融通演進。

張峰表示,展望未來,我們(men) 將積極順應人民群眾(zhong) 的新期待和數字經濟的新浪潮,加快網絡強國建設步伐,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堅持高質量發展,為(wei)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不斷做出新貢獻。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慧眼"衛星進入科學成果產出新階段

    “慧眼”衛星效果圖(國家航天局供圖)人民網北京1月30日電(趙竹青)今天,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在北京正式宣布投入使用,標誌著其進入科學成果產出的新階段。“慧眼”衛星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首顆大型X射線天文衛星...[詳細]
  • 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截至2018年1月30日)

    1月3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截至2018年1月30日)。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截至2018年1月30日)2017年6月1日起,《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詳細]
  • 海洋六號 滿載而歸

    30日,中國科考船“海洋六號”完成深海地質調查第五航次和大洋41B航次科考任務,曆時219天、航程近53000公裏,取得了5項創新性成果。[詳細]
  • 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投入使用

    30日,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等在北京舉行“慧眼”衛星在軌投入使用儀式。“慧眼”衛星總師潘騰在儀式上說,“慧眼”遨遊太空,使我國高能天文研究進入空間觀測新階段,對提高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