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城市種樹也要講究科學規律

王鍾的 發布時間:2018-02-24 10:41:00來源: 科技日報

在現代文明高度集中的城市,公共綠化是人類與(yu) 自然接近的重要設施。然而,一些地方在綠化工作中熱衷於(yu) 貪大求靚,傾(qing) 向於(yu) 移栽一些不適宜本地生長的樹種,違背了城市綠化應遵循的自然規律。

據《半月談》雜誌報道,有的北方城市為(wei) 了種植常綠樹種,在過冬時,耗費巨資為(wei) 來自南方的樹種穿上“防寒服”、噴灑防凍液。即便如此,很多南方樹種仍然熬不過冬天。

應該承認,地方政府願意為(wei) 綠化投入更多資金,是一種理念上的進步。曾幾何時,在城市建設與(yu) 擴張過程中舍棄綠化,忽略市民居住環境,讓城市淪為(wei) 冷冰冰的鋼筋混凝土森林,是一些地方建設者所秉持的錯誤思路。但是,如今各地大興(xing) 綠化,也要遵循最基本的科學規律。

城市綠化是城市環境的一部分,綠化設施必須與(yu) 當地環境相協調。從(cong) 美學的角度看,不管是南方的樹木常綠常青,還是北方的樹木隨季節變化落葉和萌發新芽,都是美好自然的直觀體(ti) 現。把南方的常綠樹種到北方,就像把熱帶魚類放到恒溫魚缸裏,終究無法展現自然的奧義(yi) 。

某些地方在開展綠化時還熱衷於(yu) 種植珍貴樹種,這顯然是“四風”問題在城市建設領域的具體(ti) 體(ti) 現。城市綠化設施不是收納珍奇物種的植物園,沒有必要花巨資引入珍貴樹種。而且,作為(wei) 與(yu) 市民緊密接觸的自然景觀,綠化首先要解決(jue) 的是有無的問題、多少的問題,在整體(ti) 上城市綠化設施依然稀缺的情況下,消耗寶貴的綠化資源種植珍貴樹種無異於(yu) 打腫臉充胖子。

一味種大樹也是普遍存在的錯誤傾(qing) 向。很多地方忽視種植條件,大搞突擊綠化,花高價(jia) 購買(mai) 長成的大樹種植在新建道路兩(liang) 側(ce) ,不僅(jin) 維護成本高昂,而且忽視了大樹與(yu) 生長環境相互適應的過程。事實上,能夠提供大樹的苗圃並不多,一些地方“為(wei) 了挖大樹鏟平半座山”,以犧牲樹木原生環境為(wei) 代價(jia) 裝點城市。期待新建城區一夜之間長出一片森林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城市綠化要遵循“十年樹木”的常識。

實際上,無論在理念上,還是執行上,我國的城市在綠化方麵存在的缺失依然很多,很多問題存在於(yu) 整體(ti) 規劃層麵。在短時間內(nei) 疾風驟雨式地“補課”,非但於(yu) 事無補,還難免進退失據。

以著名的紐約中央公園為(wei) 例,紐約市在19世紀50年代就設計了這座美國第一個(ge) 城市公園,並且在此後多年裏抵製了將這塊土地用於(yu) 開發的壓力,從(cong) 而造就了城市中央擁有一片“森林”的奇跡。

反觀國內(nei) 城市,綠化麵積集中於(yu) 新建城區和郊區,在數據統計上固然可以做出一個(ge) 好看的成績單,然而越往中心城區,綠化設施往往越匱乏。地方政府開發房地產(chan) 的衝(chong) 動,使得中心城區的綠化空間被壓縮到極致。一些地方不妨利用舊城改造的契機,不以一時的得失為(wei) 決(jue) 策依據,在中心城區插入更多綠化帶,讓城市綠化均勻分布。

目前,行道樹是城市綠化的重點工作,園林部門更多地在道路兩(liang) 邊種什麽(me) 樹、怎麽(me) 種樹做文章,這其實也反映了我們(men) 綠化工作所做的仍然太少了。理想的城市綠化,應當是城市主動地融入綠化空間之中,而不是綠化帶被動地和城市捆綁在一起。搞好城市綠化,需要城市管理者站在更高層麵的思考,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綠色的生存空間。

城市綠化是一門科學,開展城市綠化工作需要割舍利益,放下功利心,以科學規律為(wei) 最高準則。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