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社交APP催生"一個人"經濟

李豔 發布時間:2018-02-27 11:16:00來源: 科技日報

技術讓人們(men) 更容易享受孤獨,傳(chuan) 統社交模式逐漸發生轉變。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報道稱,廣大青年群體(ti) 普遍存在的“孤獨寂寞”感正在催生新的經濟領域出現。比方最近一直占據蘋果AppStore免費遊戲排行榜首位的《旅行青蛙》。

2017年中國手遊行業(ye) 收入近180億(yi) 美元,手遊的前景和錢景都被大家看好。但是在《旅行青蛙》《戀與(yu) 製作人》等爆款出現之後,類似的養(yang) 成遊戲會(hui) 不會(hui) 成為(wei) 下一個(ge) 投資熱點是大家更加關(guan) 注的問題。

“佛係”青年喜歡任性獨處

說起來,《旅行青蛙》的遊戲方式十分簡單,僅(jin) 兩(liang) 個(ge) 遊戲畫麵。一個(ge) 場景是一隻住在樹洞裏、喜愛旅行的小青蛙,玩家可以看到它在樹洞裏的生活,在這裏,小青蛙吃飯、讀書(shu) 、發呆,這時候玩家可以幫它采購外出旅行的餐點便當等各種必需品。另一個(ge) 場景是樹洞外的庭院,裏頭有一小塊農(nong) 地會(hui) 長出三葉草,在這個(ge) 世界,三葉草是流通貨幣,玩家要隨時去收割以幫小青蛙買(mai) 旅行用品。總結起來,這隻小青蛙的生活異常簡單,吃飯、看書(shu) 與(yu) 外出旅行。它想走就走,玩家隻能靜靜等待小青蛙自拍後,郵寄回來的照片才曉得地點,而旅行長短視準備的食物而定。

當今天人們(men) 通過手機、社交網絡等方式更為(wei) 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時,傳(chuan) 統社交模式正悄悄發生變化。智能手機已經成為(wei) 年輕人必備的工具,而在微信平台上,他們(men) 無時不刻在與(yu) 不同領域的朋友們(men) 交談、工作與(yu) 娛樂(le) 的世界交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他們(men) 隨時隨地都在追隨的信息流。

而最近的另一個(ge) 爆款遊戲《戀與(yu) 製作人》與(yu) 《旅行青蛙》也有異曲同工之妙。2018年1月份它登上最受女性歡迎的手遊排行榜。《戀與(yu) 製作人》是一款超現實戀愛經營手遊。在這個(ge) 遊戲裏,玩家將經曆時空外的相遇,陷入一場超越現實的愛戀。也就是說遊戲裏不同時空的不同人等著與(yu) 你談戀愛,情節簡單玩法單一也難擋玩家熱情。

在遊戲裏養(yang) 孩子,在遊戲裏談戀愛,聽起來真“有個(ge) 性”。現實世界中的各種情感需求都可以從(cong) 遊戲APP中獲得。

由調研公司Packaged Facts進行的大型調研結果表明,獨居者更傾(qing) 向於(yu) 認為(wei) ,互聯網改變了他們(men) 休閑生活的方式,他們(men) 常常上網到深夜,或者因為(wei) 上網而減少睡眠的時間,而這並不是說他們(men) 就常年“宅”在家裏。根據《新技術與(yu) 社會(hui) 隔離》的研究,互聯網和社交媒體(ti) 的重度使用者,相比其他人群,擁有更為(wei) 多樣化和範圍廣大的交際圈。

APP遊戲滿足玩家社交需求

“這幾款遊戲之所以能火爆很重要的因素迎合了年輕人懶於(yu) 社交,孤獨生活的現狀”,蔣堅表示,“現在空巢青年已是一個(ge) 社會(hui) 現象,他們(men) 一方麵對現實社會(hui) 的社交活動存在抗拒心理,包括抗拒結婚生子,另一方麵他們(men) 也有一定的社交需求”。這種社交需求如何尋找出口?遊戲是個(ge) 好途徑。所以才有了不愛養(yang) 娃的人都來養(yang) 蛙,母愛爆棚了。懶得戀愛的人來玩戀愛養(yang) 成遊戲,少女心爆棚了。

值得一提的事,如今網絡上大部分流行的“火爆遊戲”或是“網紅XX”其用戶群體(ti) 是以年輕女性為(wei) 主的。蔣堅曾在幾大BAT公司擔任產(chan) 品經理,所以對用戶群體(ti) 的研究是他的重要工作之一。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女生對於(yu) 遊戲的需求在某些層麵甚至比男生還要強,並且具有極高的粘度。不少空巢青年女性的社交、情感需求比男性更加強烈,所以目前大熱的幾款養(yang) 成遊戲用戶群體(ti) 90%為(wei) 女性。比如“旅行的蛙兒(er) 子”最早由一群富有愛心、母性的年輕女性,常常喜歡曬朋友圈最終傳(chuan) 播開的。

其實,在這些爆款出現之前,市麵上的手遊並不少,也有不少男女皆宜的遊戲出現,但是都沒能“大熱”。行業(ye) 分析認為(wei) ,此前市場上的手遊大多是以熱血或戰略等男性遊戲為(wei) 主導,讓手遊從(cong) 最初的輕度休閑變成了重度遊戲,這造成輕度遊戲在遊戲市場上的稀缺,形成了一個(ge) 市場縫隙,從(cong) 而成為(wei) 風潮。蔣堅表示,這幾個(ge) 爆款勝在“夠簡單、夠直接”,滿足了現在“佛係青年”懶得麻煩的需求。

浙江大學研究創新和企業(ye) 家精神的副教授馬克格雷芬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我們(men) 也許會(hui) 看到由技術推動的一種現象:中國年輕人,尤其是千禧一代,比上一代人更追求個(ge) 人體(ti) 驗和個(ge) 性化服務,這與(yu) 其他國家的同齡人一樣。”

北京某重點高校的心理谘詢老師王芳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幾年在學生中抑鬱症時有發生,部分年輕人抗拒社交的情況確實有所加劇。所以在一些專(zhuan) 家看來,如果此類遊戲能成為(wei) 某種情感宣泄的出口,也不失為(wei) 一個(ge) 選擇。

盡管人們(men) 常常將獨居和與(yu) 世隔絕聯係在一起,但實際上對於(yu) 大多數成年人而言,情況恰恰相反。通常,獨自生活的人們(men) 的社交生活是過度擴張的,加上他們(men) 在數字媒體(ti) 上的高度活躍,他反而更為(wei) 忙碌。他們(men) 總是掙紮著避免因過度頻繁的社交活動而分心,例如晚上與(yu) 朋友的聚會(hui) 、網上從(cong) 不離線的對話,而從(cong) 不擔心與(yu) 外界缺乏聯係。

山寨產(chan) 品已出風口要來了嗎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手遊行業(ye) 收入近180億(yi) 美元,是2015年的兩(liang) 倍多,如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手遊市場,收入占全球總收入約三分之一。毋庸置疑的,手遊的前景和錢景都被大家看好。但是在《旅行青蛙》《戀與(yu) 製作人》等爆款出現之後,類似的養(yang) 成遊戲會(hui) 不會(hui) 成為(wei) 下一個(ge) 投資熱點是大家更加關(guan) 注的問題。

對此,上海職業(ye) 投資人餘(yu) 群的看法是不會(hui) ,至少暫時看不出風口的跡象。一方麵是這類遊戲的盈利模式不夠清晰,比如讓玩家看看廣告,或者是購置行頭增加自身能力,但跟現在最賺錢的遊戲還是差距比較大。

另一個(ge) 讓投資人擔心的問題是用戶的持續性。盡管養(yang) 蛙、談戀愛現在很火,但這個(ge) 火能持續多久,大家心裏都沒底。這些遊戲因“夠簡單、夠直接”而大熱,但同時也因為(wei) 過於(yu) 簡單、直接,大家未必能保持最初的熱情。

但是,不管怎麽(me) 樣,行業(ye) 的火熱和產(chan) 品的豐(feng) 富已是定局。蔣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旅行青蛙》等這些遊戲火了之後,市麵上馬上出現了很多類似的遊戲,這些遊戲有山寨版,也有仿品,有些已經做到了真假莫辨的程度。此前他在專(zhuan) 業(ye) 網站上查詢《旅行青蛙》的用戶分析數據,看到的是另一款山寨品的數據,從(cong) 名字到內(nei) 容都幾乎要“以假亂(luan) 真”。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