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用科技讓人民生活更便捷

姚曉丹 發布時間:2018-03-05 10:26:00來源: 光明日報

記者見到劉知琪的時候,是在他的實驗室裏。此時,他正手把手教學生分析一塊非常小的芯片。劉知琪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芯片是他的研究方向與(yu) 重點。他希望能通過這小小的芯片改變原有的智能手機、電腦的存儲(chu) 方式,“讓人民生活更便捷”。

有自己獨立的實驗室,帶博士生,似乎應該是有資曆甚至有年紀的科學家。但是,劉知琪今年隻有28歲。他是2017年通過“青年千人計劃”引進回國而來到北航的。2013年,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cong) 事鐵電多鐵材料及存儲(chu) 器件博士後研究,繼而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擔任“主任博士後”從(cong) 事拓撲重費米子體(ti) 係磁性和超導研究。對科學家來說,這應該是一條可以預想的坦途。但在2017年,他沒有留在美國高校任教,而是毫不猶疑地回到國內(nei) ,“打算大幹一場”。

他向記者介紹了回國的原因:“除了家國情懷、文化認同外,國內(nei) 給予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條件優(you) 厚。像我們(men) 通過‘青年千人計劃’回國,可以有300萬(wan) 元啟動經費,學校也給予很多配套服務,提供實驗室場地、團隊等。這樣,一個(ge) 團隊一下子就建立起來了,對青年科技工作者來說,這是莫大的幫助和支持。在美國,不會(hui) 有類似這種國家層麵的幫助和扶持。”

在國外的研究生活,如閉關(guan) 清修一樣。此時,國內(nei) 的發展正一日千裏。“我走的時候還沒有高鐵,現在公共交通非常方便,移動支付快捷簡便,這也是國外無法比擬的。”劉知琪說,他更看中的,是北航把所有的青年教師,不分專(zhuan) 業(ye) 背景,全都集中在一層樓裏工作。“這簡直像一個(ge) 前沿科技的‘特區’,大家隨時碰撞交流出一些跨學科的新思路,開闊眼界。”

劉知琪說,他希望通過努力,讓“信息存儲(chu) 的能耗降低兩(liang) 到三個(ge) 數量級”。“我們(men) 傳(chuan) 統的存儲(chu) 方式是用鐵磁材料,比如鐵鈷鎳等,像磁盤、磁卡都是這種材料製成。但它有個(ge) 缺點,就是遇到磁鐵時會(hui) ‘消磁’,失效。如果我們(men) 使用反鐵磁材料,像南北極互斥這種方式,就不會(hui) 產(chan) 生這種副作用。傳(chuan) 統存儲(chu) 材料發生作用是電流助力,因此,手機、電腦用一段時間後就會(hui) 發熱、沒電。如果我們(men) 不用電流,而是用電場助力,就會(hui) 避免熱流損失,能耗也隨之降低。到時,手機、電腦可能比現在的存儲(chu) 量多成百上千倍。我們(men) 的研究目標就是降低能耗,提高計算運行速度,抵抗外磁場的幹擾。我想,這也是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作出自己的貢獻。”劉知琪最後說。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委員通道"傳遞科技自信

    3月3日下午2時,人民大會堂中廳。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前,首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在此舉行。專門開設通道,讓記者與委員麵對麵,這在政協會議中,尚屬首次。航天員楊利偉、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詳細]
  • 政府科技管理改革的四大關鍵詞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在全球期盼,全民熱望中終於公布。此項重大決定對中國黨和國家治理結構的影響將是全方位、持久的。從《決定》觀察政府科技管理變革,有四個關鍵詞尤其要注意。第一,“宏觀管理部門...[詳細]
  • 我國空間站2020年發射核心艙 兩年建成"兩室一廳"

    我國空間站2020年發射核心艙兩年建成“兩室一廳”代表委員帶來新消息科技日報北京3月4日電(記者付毅飛李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4日透露,我國空間站初期將由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組成,每個艙段重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