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生命有時 科學不滅

齊芳 發布時間:2018-03-15 09:0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2018年3月14日,76歲的物理學家霍金在英國家中去世。霍金被認為(wei) 是20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有社會(hui) 影響力的物理學家。生命有時,科學不滅。這位科學家的傳(chuan) 奇人生雖然落幕,但他的故事和他留下的精神財富卻將長久流傳(chuan) 。

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霍金在學術上建樹頗多,特別是宇宙起源和黑洞研究。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安宇森、王少江介紹,霍金和彭羅斯共同提出了奇點理論。彭羅斯證明了黑洞內(nei) 部存在奇點,而霍金則將這一證明用在整個(ge) 宇宙的研究中。這是霍金博士論文的主要內(nei) 容,安宇森認為(wei) ,奇點定理的證明“是經典廣義(yi) 相對論的集大成者。”

此後,霍金的研究從(cong) 宇宙學轉向黑洞,他和同事們(men) 提出了黑洞熱力學、“霍金輻射”、黑洞信息佯謬、黑洞“軟毛定理”等概念和理論,將人類對黑洞的認識不斷向前推進。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苟利軍(jun) 研究員的主要工作是從(cong) 天文觀測角度尋找黑洞並確認它們(men) 的存在,他說:“說霍金是我們(men) 這個(ge) 星球上最了解黑洞的人,一點兒(er) 也不過分。”

這樣的霍金為(wei) 什麽(me) 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張雙南研究員說,霍金本人也曾被問到過這個(ge) 問題,他這樣回答記者:“因為(wei) 我的黑洞蒸發(即‘霍金輻射’理論——記者注)還沒有被觀測或者被實驗證實。”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蔡榮根院士解釋說,霍金在1974年提出了“霍金輻射”理論,即黑洞具有輻射,且輻射是一個(ge) 黑體(ti) 譜。通過輻射的黑體(ti) 譜,霍金給出了黑洞溫度的表達式。簡單地說,也就是“黑洞不黑”。這一理論將引力、量子力學、熱力學等聯係在一起,是理論物理的一次重大突破。

張雙南說,顯然霍金認為(wei) “霍金輻射”理論是自己最重要的學術成就。雖然這一理論基礎非常牢靠,也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學者的認可,但可惜的是,“霍金輻射”至今仍未被實驗觀測到,“未經實驗或者觀測驗證的理論模型就仍然有可能不正確,這或許就是霍金至今仍未得到諾貝爾獎的原因”。

最有社會(hui) 影響力的科學家

2006年6月19日,霍金應數學家丘成桐等人的邀請來中國參加國際弦理論大會(hui) ,並在開幕式上作了《宇宙的起源》主題演講。那是霍金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來中國。記者當時有幸參加了在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的開幕式。看著輪椅上的霍金,聽著電子合成的聲音講述最深奧的宇宙秘密,對聽眾(zhong) 而言,這本身就是一場科學的盛宴。

複旦大學教授施鬱曾在劍橋大學理論物理與(yu) 應用數學係工作過,是霍金的同事。“我和霍金教授沒有直接交往,但對他印象頗深。”施鬱說,霍金與(yu) 其他人一樣正常上班、出席報告會(hui) ,別人作報告結束後,他會(hui) 用語音合成器提問。“霍金的很多研究成果是在他身體(ti) 出現問題後取得的,黑洞‘軟毛定理’就是他和同事在2015年提出的。”施鬱說:“他對學術的執著令人欽佩,值得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學習(xi) 。”

時至今日,霍金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科技界,成為(wei) 公眾(zhong) 最為(wei) 熟知的科學家。

科研之餘(yu) ,霍金花了大量時間撰寫(xie) 科普書(shu) 籍,作科普報告。《時間簡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並多次再版,發行量超過數千萬(wan) 冊(ce) 。之後,他陸續出版過14本書(shu) 籍,還參與(yu) 了6部影視劇或係列片的拍攝。苟利軍(jun) 說:“霍金的口才非常好,他在英國廣播公司裏斯講座上的兩(liang) 次演講被整理成《黑洞不是黑的》一書(shu) 發表。他的演講如同宇宙探索和理論物理發展的曆史課,清晰易懂、深入淺出,許多天文‘梗’和比喻用得妙趣橫生。”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鄭永春說:“科學界要感謝霍金,因為(wei) 他,天文、物理和宇宙研究吸引了大眾(zhong) 的興(xing) 趣,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公眾(zhong) 要感謝他,因為(wei) 他,很多人對宇宙和科學前沿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從(cong) 而改變了他們(men) 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他們(men) 中的一些人甚至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成為(wei) 新一代科學家。我們(men) 太需要霍金這樣的公眾(zhong) 科學家了,他是科學的代言人,他向公眾(zhong) 介紹科學前沿,吸引公眾(zhong) 、決(jue) 策者關(guan) 心和支持科學的發展。隻有這樣,科學之光才能照亮人類社會(hui) 的各個(ge) 角落,照亮普通人的人生前行道路。”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全球首個藏文搜索引擎“雲藏”訪問量破3億人次

    read_image.jpg
    記者13日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語委辦獲悉,由該辦開發負責運行的全球首個藏文搜索引擎“雲藏”訪問量破3億人次,日平均訪問量達到300萬人次左右。[詳細]
  • 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來源:上海東方高清中新網3月14日電據外媒14日報道,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資料圖:霍金。多家媒體援引霍金家人的發言人報道了這一消息。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詳細]
  • 青海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

    為進一步完善科技獎勵製度,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深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又適應青海省情的科技獎勵體係,近日,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青海省深化科技獎勵製度改革實施方案》並於...[詳細]
  • 科技讓兩會更精彩

    rmrbhwb2018031410p26_b.jpg
    全國兩會向來是媒體的“戰場”,今年也是如此。隨著新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今年兩會上,各類“黑科技”得到空前應用,不僅讓媒體報道更智能化,也讓兩會安保、會務服務更精準、更高效。新聞生產更智能“全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