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為有創新活水來

鄭煥斌 發布時間:2018-03-22 10:51:00來源: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牛津大學國際發展係技術與(yu) 管理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技術銀行理事會(hui) 理事傅曉嵐教授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書(shu) 麵采訪時指出:“中國政府製定的創新驅動戰略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模式的轉型;把創新驅動戰略作為(wei) 國家發展重要戰略是一項富有遠見的正確部署。”

傅曉嵐教授說,當今世界經濟正處在由技術革命驅動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浪潮初期,各國都高度關(guan) 注技術在經濟與(yu) 社會(hui) 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向可持續的、具有包容性的、智慧/數字經濟轉型。中國製定的創新驅動戰略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模式的轉型,從(cong) 投入驅動的粗放型增長向高質量發展模式的轉變。完成這一轉變的決(jue) 定力量是創新和科技進步,因此,中國政府把創新驅動戰略作為(wei) 國家發展重要戰略是正確和有遠見的一個(ge) 部署。

在傅曉嵐教授看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肯定中國整體(ti) 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的背景下,特別強調了與(yu) 第四次工業(ye) 革命密切相關(guan) 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建設製造強國。在這一革命過程當中,人工智能是被普遍認為(wei) 將帶來革命性變革的新技術,大數據也被認為(wei) 是另一個(ge) 比黃金、石油更富有價(jia) 值的重要資源。政府工作報告抓住了革命性重要技術的脈絡,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中國具有豐(feng) 富大數據資源的優(you) 勢。在數字時代要充分享受數字技術革命帶來的收益,數字基礎設施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條件。網絡提速降費是向改善數字基礎設施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國因為(wei) 後發優(you) 勢在數字通訊網絡硬件的建設上,已走到了世界前列。

她認為(wei) ,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措施,同時也抓住了目前製約中國創新能力實現飛躍的兩(liang) 大重要因素:缺乏原創性創新,以及企業(ye) 創新動力不足與(yu) 創新效率不高。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強化基礎研究和完善創新激勵,正是針對這兩(liang) 個(ge) 主要製約因素提出的措施。如果能夠有效地實施,將對中國創新質量和效率實現大的飛躍起到重要作用。

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如何更好地推動創新驅動,除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的重要技術基礎設施改進,以及基礎研究的提升和創新激勵的完善之外,另一個(ge) 重要因素是要建設高水平的、開放的國家創新體(ti) 係。這需要積極融入國際全球創新體(ti) 係,通過合作和開放引領或者共同引領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實現更多的並跑和領跑。

傅曉嵐說,新任科技部部長王誌剛在答記者問中特別提到科技體(ti) 製和政策的改革,應該激發科研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有關(guan) 法律政策服務平台要保證科技人員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創新中。這些政策措施都圍繞創新的一個(ge) 重要源泉——創新人才,給他們(men) 提高動力,為(wei) 他們(men) 提供保障、服務和環境。這抓住了創新的根源。有了科研人員創造力的活水,就會(hui) 有源源不斷的創新河流和大海。

她還強調,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戰略,還需要通過政策和法規引領技術創新朝著建設更加可持續的、具有包容性的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也就是通過政策手段和法律法規,引領創新資金和人力,朝著造福社會(hui) 、造福人類的方向發展。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