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有效應對大數據技術的倫理問題

楊維東 發布時間:2018-03-23 14:42:00來源: 人民日報

運用大數據技術,能夠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jia) 值、提升新能力。大數據具有的強大張力,給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和思維方式帶來革命性改變。但在大數據熱中也需要冷思考,特別是正確認識和應對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倫(lun) 理問題,以更好地趨利避害。

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倫(lun) 理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一是隱私泄露問題。大數據技術具有隨時隨地保真性記錄、永久性保存、還原性畫像等強大功能。個(ge) 人的身份信息、行為(wei) 信息、位置信息甚至信仰、觀念、情感與(yu) 社交關(guan) 係等隱私信息,都可能被記錄、保存、呈現。在現代社會(hui) ,人們(men) 幾乎無時無刻不暴露在智能設備麵前,時時刻刻在產(chan) 生數據並被記錄。如果任由網絡平台運營商收集、存儲(chu) 、兜售用戶數據,個(ge) 人隱私將無從(cong) 談起。二是信息安全問題。個(ge) 人所產(chan) 生的數據包括主動產(chan) 生的數據和被動留下的數據,其刪除權、存儲(chu) 權、使用權、知情權等本屬於(yu) 個(ge) 人可以自主的權利,但在很多情況下難以保障安全。一些信息技術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導致數據泄露、偽(wei) 造、失真等問題,影響信息安全。此外,大數據使用的失範與(yu) 誤導,如大數據使用的權責問題、相關(guan) 信息產(chan) 品的社會(hui) 責任問題以及高科技犯罪活動等,也是信息安全問題衍生的倫(lun) 理問題。三是數據鴻溝問題。一部分人能夠較好占有並利用大數據資源,而另一部分人則難以占有和利用大數據資源,造成數據鴻溝。數據鴻溝會(hui) 產(chan) 生信息紅利分配不公問題,加劇群體(ti) 差異和社會(hui) 矛盾。

學術界普遍認為(wei) ,應針對大數據技術引發的倫(lun) 理問題,確立相應的倫(lun) 理原則。一是無害性原則,即大數據技術發展應堅持以人為(wei) 本,服務於(yu) 人類社會(hui) 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二是權責統一原則,即誰搜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三是尊重自主原則,即數據的存儲(chu) 、刪除、使用、知情等權利應充分賦予數據產(chan) 生者。現實生活中,除了遵循這些倫(lun) 理原則,還應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大數據異化引起的倫(lun) 理風險。

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控製。解鈴還須係鈴人。對於(yu) 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倫(lun) 理問題,最有效的解決(jue) 之道就是推動技術進步。解決(jue) 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問題,需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但從(cong) 根本上看要靠技術事前保護。應鼓勵以技術進步消除大數據技術的負麵效應,從(cong) 技術層麵提高數據安全管理水平。例如,對個(ge) 人身份信息、敏感信息等采取數據加密升級和認證保護技術;將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納入技術開發程序,作為(wei) 技術原則和標準。

建立健全監管機製。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大數據發展戰略,明確規定大數據產(chan) 業(ye) 生態環境建設、大數據技術發展目標以及大數據核心技術突破等內(nei) 容。同時,逐步完善數據信息分類保護的法律規範,明確數據挖掘、存儲(chu) 、傳(chuan) 輸、發布以及二次利用等環節的權責關(guan) 係,特別是強化個(ge) 人隱私保護。加強行業(ye) 自律,注重對從(cong) 業(ye) 人員數據倫(lun) 理準則和道德責任的教育培訓,規範大數據技術應用的標準、流程和方法。

培育開放共享理念。進入大數據時代,人們(men) 的隱私觀念正悄然發生變化,如通過各種“曬”將自己的數據信息置於(yu) 公共空間,一些方麵的隱私意識逐漸淡化。這種淡化就是基於(yu) 對大數據開放共享價(jia) 值的認同。應適時調整傳(chuan) 統隱私觀念和隱私領域認知,培育開放共享的大數據時代精神,使人們(men) 的價(jia) 值理念更契合大數據技術發展的文化環境,實現更加有效的隱私保護。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網絡素養(yang) ,逐步消弭數據鴻溝。(作者為(wei) 重慶市高校網絡輿情與(yu) 思想動態研究谘政中心執行主任)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邁向網絡強國建設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繪製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藍圖,其中提出建設網絡強國,並對事關網絡強國建設的一係列重大問題作出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互聯網認識的深化,彰顯了新時代加快網絡強國建設的深遠意義和迫切要求。新時...[詳細]
  • 在網絡化世界強起來

    去年11月,一條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刷屏:在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已架設的25台根服務器中,有4台部署在中國,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服務器的困境。人們倍感振奮,是因為根服務器相當於全球互聯網的總站,可以為全球提供網絡服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