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陽光產業助農增收

張斌 發布時間:2018-03-26 10:02:00來源: 西藏日報

索朗次仁是仁布縣切窪鄉(xiang) 普納村的一名科技特派員,長期從(cong) 事農(nong) 村科技服務工作,獲得2011——2015年仁布縣“十佳”科技特派員稱號。2013年,索朗次仁到四川、甘肅、廣州、綿陽、雲(yun) 南等地學習(xi) 蜜蜂養(yang) 殖技術, 2014年他帶頭成立了“仁布縣措拉嘎布蜜蜂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通過養(yang) 蜂致富,走科技興(xing) 農(nong) 富農(nong) 的道路,對這一點,索朗次仁有著深刻的體(ti) 會(hui) 。

“目前我們(men) 合作社主要成員共有52名,以‘合作社+科技特派員+建檔立卡貧困戶’經營模式,擁有蜂群320多群,每年生產(chan) 蜂蜜8噸左右,預計實現銷售額近50萬(wan) 元,年純收入25萬(wan) 元左右,合作社還帶動並潛在培養(yang) 養(yang) 蜂戶對象40戶。”

索朗次仁介紹,仁布縣切窪鄉(xiang) 普納村是一個(ge) 搬遷村,村裏幾乎沒有可以耕作的土地,群眾(zhong) 的主要收入來源靠外出務工。“在我們(men) 青藏高原幾乎處處種植油菜,這不是一個(ge) 很好的蜜源嗎?瞅準這個(ge) 市場前景,我們(men) 就要大膽地嚐試。”

由最初的摸索到經驗的積累,幾年間,索朗次仁的養(yang) 蜂規模越做越大。去年,當地政府撥款300萬(wan) 元讓索朗次仁從(cong) 內(nei) 地購買(mai) 生產(chan) 設備。“我們(men) 有了自己的原料倉(cang) 庫、洗瓶消毒車間、灌裝車間、外包裝間、成品倉(cang) 庫。”

“產(chan) 業(ye) 由小到大,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但總依賴政府的幫扶是萬(wan) 萬(wan) 不可的。”索朗次仁介紹,自己的產(chan) 品已經注冊(ce) 了商標,下一步,他要不斷帶領群眾(zhong) 將養(yang) 蜂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繼續帶動當地群眾(zhong) 脫貧致富。

通過不斷地努力,索朗次仁深刻體(ti) 會(hui) 到了,發展養(yang) 蜂業(ye) 是幫助廣大農(nong) 牧民脫貧致富的新途徑,不占耕地、無汙染、投資小、見效快,已逐漸成為(wei) 西藏保護生態環境和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的陽光產(chan) 業(ye) 。

“培育陽光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還是要不斷壯大基層的科技特派員隊伍,隻要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掌握了致富技術,肯吃苦,就能過上幸福的日子!”索朗次仁說。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日喀則市提高科技服務能力

    記者從日喀則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起,日喀則市將積極落實農牧領域科技相關製度,不斷提高科技服務能力。實施“三區”人才工作。[詳細]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曆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上,而發展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