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古陶瓷鑒定不再完全依靠“眼學”

劉曉軍 發布時間:2018-04-02 10:29:00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yu) 香港皇朝遺珍古陶瓷實驗室在北京簽署“古陶瓷成分檢測評估合作協議”,雙方同時宣布,今後皇朝遺珍古陶瓷實驗室的陶瓷成分檢測報告,將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術實驗室與(yu) 之聯合出具。中科院高能所馮(feng) 向前教授表示,古陶瓷科技鑒定新時代的春天即將來臨(lin) 。

這也是雙方繼去年在無損檢測古陶瓷斷代技術方麵達成合作協議之後的再次合作。

陶瓷鑒定的方法有兩(liang) 種:一種是鑒定工作者憑實踐中獲得的鑒別能力,吸取前輩經驗,參考文獻與(yu) 圖像來進行鑒定的傳(chuan) 統方法;另一種是科技工作者運用分析、化驗、測示、手持式顯微鏡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行鑒定的方法。中科院高能所馮(feng) 鬆林教授認為(wei) ,古陶瓷鑒定完全依靠“眼學”會(hui) 受到很大限製,古陶瓷有它的特殊性。需要鑒定的古陶瓷如果是真的而且是珍貴的東(dong) 西,是不允許取樣的,中科院高能所有多種核分析技術,可以進行無損分析,解決(jue) 無損鑒定的問題。這也是當初建立考古實驗室的初衷。

中科院高能所考古實驗室從(cong) 1999年開始,對古陶瓷進行全麵係統的研究,並且建立一個(ge) 產(chan) 地和年代明確的古陶瓷標本數據庫,主要解決(jue) 古陶瓷研究方麵的疑難問題,後來逐漸介入到古陶瓷鑒定方麵。2008年數據庫基本成熟,典型的標本收集工作已經完成。

馮(feng) 鬆林說,數據庫有個(ge) 基本原則是,所有的標本必須是考古發現的,收集有明確溯源的標本,這樣數據才真正有參考價(jia) 值,現在高能所的數據庫和科學鑒定是相互促進的,皇朝遺珍科學鑒定將為(wei) 高能所今後更加完善的研究提供來自於(yu) 實踐的反饋。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科技成果評價:“運動員”不當“裁判員”

    “經評價,該項成果技術成熟度13級,潛在利潤較好;技術創新度5級,技術先進度4級,潛在經濟、社會效益顯著……”3月30日,拿著由甘肅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出具的科技成果評價報告,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副總經理付金華吃下了一...[詳細]
  • 為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畫像”

    頭發花白的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院士依舊清晰地記得,他參加工作之初在科研樓走廊裏看到的兩個標語:“三老”和“四嚴”。“‘三老’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四嚴’是‘嚴格、嚴肅、嚴謹、嚴密’。”寫在牆上...[詳細]
  • “科學新春天”裏弘揚科學家精神

    偉大的精神引領偉大的時代,偉大時代為偉大精神的傳承弘揚創造廣闊空間。新時代開啟科學新春天。在邁向科技強國的征途上,中國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階段,隨著“領跑”越來越多,中國科學家群體已昂首闊步在新時代偉...[詳細]
  • 氣候變化成生物多樣性“頭號殺手”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官網近日報道,全球領先的生態係統和生物多樣性組織(IPBES)一周內發布四份係列報告稱,到本世紀中葉,氣候變化將成為地區野生物種損失速度加快的最重要原因。這一係列報告顯示,氣候變化、土地退化、棲息...[詳細]